分享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虎加人参汤证之第26

 仕仕霖霖 2021-06-01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虎加人参汤证之第26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3、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服桂枝场,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而大汗出,其变不一。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二十一条)。脉但洪大,无他证者,仍与桂枝汤(二十六条)。脉浮数而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七十三条)。脉洪大而大烦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之证,皆属阳明病。

本论中用白虎汤者三条(一百八十三条、二百二十七条、三百五十三条),证候殊不完具。用人参白虎者四条(本条及一百七十五至百七十七条)。《脉经》、《千金》、《千金翼》、《外台秘要》,俱以为白虎汤。然则本论中之人参白虎证,实为白虎证,而人参白虎证乃不具也。

凡白虎证,其人壮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滑数,唇舌干燥,烦渴欲引冷者,是也。或有手足冷,背微恶寒者,则为例外,然按其胸腹,仍必灼热。若白虎证而心下痞硬者,人参白虎所主也。

毒害性物质重者,虽服药不误,太阳病犹不能即愈,况服药不如法而大汗出乎。然桂枝汤若不误用,则大汗出后,病势必受顿挫,而桂枝证为之罢除,旋复发热,热更高,且烦渴,是为转属阳明。凡治太阳而转属阳明者,非施治之误,尤非桂枝热性所引起,须知太阳、少阳传变多,阳明无传变,传变多即危机多,无传变即危机少。

流行性热病之发热,因欲产生抗毒力,体内代谢机能亢进之故。毒害性物质重,则抗毒力盛,而发热高。反之,热高者亦能使代谢机能亢进。二者互为因果,是成阳明之壮热。

此时皮肤虽尽量出汗,而体温之去路,仍不能放散过高之体温。病阳明者,所放散之体温,有比健康人多一倍半,乃至二倍,而温度之产生,有比健康人多至三倍者,故汗出虽多,身热反壮。热壮,则心脏之张缩强而速,故脉洪而数。浅层动脉扩张,使热血充分输于肌表,以放散体温,故脉大而滑。脏腑受高热熏灼,故烦。汗出不已,且新陈代谢亢进,则津液之消耗多,胃肠得高热,反阻碍消化而不能食,则津液之来源少,是即津伤而阳不亡之病。因其津伤,唾腺黏膜不能如常分泌,故唇舌干燥而渴。

夫太阳发热,为体力抗病之表现,不宜寒药逆折,前己言之久矣:然热至某种限度,体力所不能堪,将不死于毒而先死于热,故阳明高热,须白虎汤清而减之。若问热至若干度始须清,则因病人之体质、年龄、环境,而颇有上下。在治疗上,则以壮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候,亦即太阳己罢而转属阳明之候,非体温计所能刻定也。

白虎及人参白虎,为寒凉淸热之主剂,其力彻于表里上下,故白虎证之热,亦彻于表里上下,异乎太阳证之热偏于表。承气证、芩连证之热偏于里,惟白虎之淸热,辛散苦泄,仍寓宣通之意,故热减而无流弊。若易以地黄、石斛诸药,则滋腻之性,意近冷罨,病可以日久无进退,病人则有因此致劳损,以至不救者。

以上所论白虎证,为阳明病之一种,其别一种,有燥屎结于大肠者,须用承气汤下之。医家或称白虎证为阳明经病,承气证为阳明腑病。盖经病之主证为壮热,是全身症状。腑病之主证为腹满痛,不大便,偏重局部症状,故以经、腑分之。经病不愈,往往进而为腑病,故阳明之经病、腑病,是先后二级,非若太阳之中风、伤寒,是平列两种。腑病详阳明篇中。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煮服法似有脱文。《外台》云: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纳诸药,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活人辨疑》云:化斑汤(即本方),治赤斑、口燥、烦渴,中暍。

《徐同知方》云:人参白虎汤,治伏暑发渴,呕吐身热,脉虚自汗,如伏暑作寒热未解,宜与五苓散同煎服。

《保赤全书》云:人参白虎汤,治盛暑烦渴,痘出不快,又解麻痘、斑疱等热毒。

《方极》云:白虎加人参汤,治白虎汤证而心下痞硬者。

龟井鲁道载《病因备考》云:消渴经年,虽五十以上,间有得治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世医多以此病为难治,畏石膏故也。

汤本氏云:糖尿病,多宜石膏剂者,然不必本方之主治也。

《类聚方广义》云:白虎加人参汤,治霍乱吐泻之后,大热烦躁,大渴引饮,心下痞硬,脉洪大者。

又云:治消渴,脉洪数,昼夜引饮不歇,心下痞硬,夜间肢体烦热更甚,肌肉日消铄者。

又云:治疟病,大热如煅,谵语烦躁,汗出淋漓,心下痞硬,渴饮无度者。

渊雷案:

观以上诸家之说,则白虎加人参汤,可以治斑疹,可以治日射病,可以治天花麻疹,可以治糖尿病、尿崩症,可以治霍乱,可以治疟。所治之病至不一,然其证候,则皆是大热烦渴,脉洪汗出,心下痞硬也。抑人参白虎所治,岂特以上数病而己,凡有大热烦渴,脉洪汗出,心下痞硬之证者,不问何病,人参白虎悉治之。

学者须知病之与证,实不相蒙。

研究病理当从病,或从其病灶,或从其病菌,或从其所中之毒,西医所论详矣。商量治疗当从证,有自觉证,有他觉证,望闻问切,及按腹所得,仲景所论是矣。中医多以证候为病名,其病名既不当,故古医书之以病分类者,其说愈烦,则其失愈远,以其不知病灶、病菌,而谈病理故也。西医近日之趋势,似欲每病得一特效药。然药之特效于病者,至今绝少,以其轻视审证,而必欲治疗原因故也。余以为理论当从西医之病名,治疗当宗仲景之审证为宜也。

白虎汤之主药,为石膏、知母。知母解热生津,治阳明病阳盛津伤,最为适当。石膏系硫酸钙之含水结晶体,有碱性反应,其治效当与西药之诸钙盐类似。约而言之,胃肠内发生过剩之酸液时,用钙盐为制酸剂,或慢性胃肠炎,黏液分泌过多,沉淀而蔽其黏膜,阻碍其消化、吸收时,用钙盐类溶解之,此皆作用于胃肠,古人以石膏为清胃药,有以也。新陈代谢疾患,如糖尿病等,血液有酸性反应时,用钙盐类中和之。劳动过度,亚砒酸及磷之中毒,或热性传染病之经过中,体内发生乳酸时,亦为钙盐类之适应证。此外又有止血、消炎、镇静、强心、强壮诸作用。惟碱性上类,内服后最难吸收,西医尝以此疑石膏之无用,今则试用而得效,已不持此论矣。

中医用石膏,则以唇舌干燥,小便赤浊,烦渴引饮为标准。若病属阴证,腹中觉冷,或下利者,忌之。

用粳米者,殆因伤津之故,盖以知母、石膏清其热,恢复其胃肠之机能,而以粳米滋养之也。合知母、石膏、粳米、甘草,治大热、汗出、脉洪、烦渴,是为白虎汤。

若因胃机能衰弱,致心下痞硬者,则加人参。人参主胃机能衰弱,其证候为心下痞硬,亦能兴奋新陈代谢机能,然宜于急性病,不宜于慢性病。若以为人参大补元气者,谬也。余之经验,凡常用诸方有人参者,如小柴胡、泻心、理中等,代以太子参甚效,用党参则不效,或反致胀满。

《病因备考》云:一男子,年六十余,鼻不闻香臭者四年,来请治。余曰,病已积年,药无益也。翁曰,某自少壮,即苦气易上逆,幸得治逆气,足矣。余乃漫然作参连白虎汤(即人参白虎加黄连)与之。六十余日,忽闻香臭,即而平复。

汤本氏云:鼻疾患多石膏剂之证,宜注意焉。

《生生堂治验》云:草庐先生,年七旬,病消渴,引饮无度,小便白浊,周殚百治,疲瘁日加,举家以为莫愈,病人亦嘱后事于乃弟矣。会先生(中神琴溪也,后仿此)诊之,脉浮滑,舌燥裂,心下硬,曰,可治也,乃与白虎加人参汤,百余帖而痊愈。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