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入门:秦印中的隶意

 三个小布丁 2021-06-03
秦印的第十七方,让我们把目光从秦官印转向秦私印,介绍这方“王驚”:

(王驚)
早在秦代,隶书已经是通行书体,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云梦睡虎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青川木牍》里找到秦代隶书样本,但秦隶不同于汉隶,我们一般称秦隶为古隶。

(国家宝藏:云梦睡虎地秦简)
古隶的笔法与汉隶有区别:秦古隶与汉隶的区别:秦古隶仍然保存了一部分小篆的形体,改篆书的一些偏旁为隶书写法,用笔上的波磔挑笔已初具形态,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相对偏方,字体厚重;汉隶则总体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之美。秦古隶靠篆书更近,它总体的演变也贴近篆书,如图:

(《中国书法史》中的隶变)
秦隶的产生和小篆书写缓慢,不方便有关,在秦代立国之初,因此有大量的公文事务和书信往来,因为书写文字量大,圆转笔画多的小篆非常不利于快捷书写。在长期的快捷书写中,秦人渐渐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字体,这种书体,到了汉代,被定名为隶书。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卫恒《四体书势》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既然秦隶通行于民间,那么,在秦私印中,就大量存在隶意明显的印章,特别是用于殉葬的私印,比如这方“王驚”,就是其中较为典型者。

(明显的隶意)
我们看,印中的横线,呈现出明显的波形,在横线末笔处,也有明显的雁尾收笔。这正是隶书的特征。
秦印的隶化都呈现高古的特征,甚至它在很多笔画线条的处理上更加朴拙,它不事雕拙,呈现出极简约,极朴实的审美特征。因为,入印的隶书是“古隶”,而古隶保留有较多的篆书结构。简单点说,就是秦印的隶书入印所用的篆法有两种:1篆书的文字结构,隶书的笔画特征。2、部分隶书的文字结构,部分隶书的笔画特征。
秦印中包含隶意的印例很多,既有隶意突出者,从结构到笔画都有隶意,比如这一方;也有隶意不明显者,或者只是局部结构隶化,或者只是局部笔画隶化,比如:

(隶化明显的“女”部)
这里的“女”部,简直就是隶书直接入印了。
当然,我们过去临习的汉印,其中也有大量的隶书入印印例,但那是汉隶发展成熟并风格化的隶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隶书印”了,这里入秦印的“古隶”,它更符合“朴拙”的现代人审美,因此在创作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学习秦印隶化的创作,可以从理解“秦古隶”开始:

(没有隶化的秦凿印:王襄)
秦古隶,其实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秦古隶开始,隶书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实际上,秦古隶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秦古隶是篆书的潦草写法,甚至可以这样说,它像是诏版篆带了隶书的笔画。秦代古隶,结体和用笔都带有浓重的篆书意味,字形长扁不一,笔画波磔也并不明显。
从秦隶开始,中国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征,由复杂走向简单,在造字原则上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