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学拳架的目的

 秋之风雨 2021-06-11

记得在郑太三功线下培训班结训时,杨竣雄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你只是为了养生、只是为了身体健康,只要坚持练习三功班所学的功法就已经足够,不用再来学拳架!想要一探太极武学之究竟的人才有必要继续学习拳架。”我自问算不上是武痴,也没有做过武侠梦,当初学练太极拳也只是为了身体恢复健康。练习心炁门免费广传的养生三功就已经改善了我的健康状况,又学习了心炁门郑太三功线下班的N种功法,养生已经卓卓有余。我为什么还要接着学拳架呢?现在就让我对自己的养生之路来一个复盘吧。

一、健康出问题,开始关注养生

回首来时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还不到40岁的我,身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亚健康状态,头发大量脱落,整天无精打采,体检发现了泥沙状胆结石、轻度脂肪肝。2006年单位组织蓝球赛前训练,由于自己擅自加大训练运动量,导致右脚膑骨软骨层脱落,关节镜手术后,医生交代不能进行跑、跳等剧烈运动。一到天气变化,右膝盖就会出现疼痛。

“饭后百步走,活到99”。为了改善身体健康,从2007年元旦开始,每天晚饭后都要沿着龙川江边徒步4公里多,到达彝人古镇后原路返回,来回8公里多;每个周末都要徒步紫溪山一次(20公里左右)。坚持锻炼几年下来,健康状况仍然在走“下坡路”,只不过让“坡”变得稍微平缓了一点。

二、锻炼无效,求助太极

2011年,刚满40岁的我身体状态已经非常差,连上楼梯都已经出现困难,回6楼的家都要在3楼喘息一下。2012年初,泥沙状的胆结石已经装满了整个胆囊,不得不切除了胆囊,紧接着出现了常年便溏;2013年,脂肪肝已经发展到中度;肩周炎、颈椎病开始折磨我,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右臂抬起不能超过10度,无法自己穿衣服,无法驾驶手动档汽车;血压已经到了临界点140/90。

我开始重新寻找有效的养生方式,听说太极拳有很好的养生效果,在新华书店里买了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光盘,跟着教学视频学练24式简化太极拳。2015年接触到练习传统杨氏85式的朋友,才知道24式简化太极被称为“太极操”,传统的太极拳才是正宗的太极拳,于是改练杨式85式传统太极拳。每天早起先练一遍“杨家太极十三功”作为热身,然后打一遍85式;晚饭后到广场上跟着老师练一遍“杨家太极十三功”,打两遍85式。由于练得很认真,每次练拳我都是满身大汗。一年下来,精神和体力得到一定改善,但其他亚健康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三、广场太极效果差,继续寻寻觅觅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2016年开始通过QQ和微信的各种太极拳群寻找太极拳的基本功,先后找到了“蹲墙功”和“太极步”,结果“蹲墙功”由于自己身体僵硬,不用对着墙壁都无法蹲下而无法练习;“太极步”则因无人指点而不得要领。太极拳经、拳论到是在网上看了很多遍,但看来看去只是觉得太极拳非常牛,却不知道怎样练习。

四、三生有幸,终遇郑子太极

老天有眼,终于让我在“太极拳学群”遇到了诸逻遁叟先生(杨竣雄老师),听他用大白话讲解了“太极用意不用力”、“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其中的“完整训练体系”几个字深深吸引了我。2016年8月,我开始按照杨竣雄老师分享的要领练习虎背靠山功。当时的虎背靠山功只有文字,没有教学视频,只能边练边摸索,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动作非常不标准。每天练习半小时,练过后身体非常舒服,精神越来越好,30多天后,多年的便溏不治而愈。我非常兴奋,知道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明师,遇到了真正的太极武学。继续练习,肩周炎、颈椎病不知不觉中离我而去,精力充沛,回家上楼梯可以一鼓作气上到6楼,感觉自己像年轻了10多岁。仅仅是一个基本功中的基本功就有这么宏大的功效,那么一个完整训练体系的功效有多宏大,简直无法想像。从此认准郑子太极,认准了杨竣雄老师,日夜盼望他能够回来开班教学。唯一担心的是怕自己悟性不够,怕学不懂。

五、管中窥豹,完整训练体系激发雄心壮志

2018年 月,历时3天的郑太三功线下培训班高密度培训,虽然只是接触到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的冰山一角,却让我看见了完整训练体系的卓越。好的完整训练体系,是把每一个学习难点,拆解成很多个模块,每个单操功法有针对性地负责解决一个模块。这样一来,再难学的东西,只要有了完整训练体系,对症下药,努力坚持,就能一步一步地学成。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就像一把登天的梯子,不管太极有多难学,你只要沿着这把梯子一步一步攀登,总能到达。既然有幸遇到这么宝贵的、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瑰宝,又有幸遇到明师指引登天路径,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攀登、不去撷取呢?另外,我还有一点“野心”-------想要成为一个传承者。这饱含着老祖宗几千年文化智慧结晶、凝结着当代和现代几代人心血的瑰宝,不但自己要撷取,还要把这瑰宝传递下去。

想要一探太极武学之究竟、想要成为传承者就是我学习心炁门郑子太极37式拳架的目的。

后记

学完拳架,亲自验证并理解了杨竣雄老师所说的“拳架是以形带炁”、“拳架是一个容器,要把前面学到的基本功拿到拳架这个容器里不断打磨”。

郑子太极37式拳架一个预备式就充分地体验到了双臂双手发胀的炁感,更不用说后面的招式。当然,如果你的基本功没练好,功体有所欠缺,打拳架的过程中的炁感就会时断时续。这就让我们找到了自己功体欠缺的地方,“对症下药”,带着目标去练习基本功,既有了努力方向,又提高了效率。通过这样反复打磨,把炁感断掉的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就能够体会到拳经、拳论中所描述的境界。

学完拳架,我每天练习的虎背靠山功已经融入了拳架中的很多要领,与学拳架之前相比已经多出来好几个倍的内涵,这些多出来的内涵很难从外形上看出来,也无法单独提出来传授,只有学练了心炁门郑子太极37式拳架后才能自己体悟到。

学完拳架,进一步的理解了什么是完整训练体系,对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这把登天的梯子看得更清晰。

2021年6月11日于鹿城

【诸罗遁叟注】:

等会我就要开车出发去三功17期的训练场地,等待明天跟17期同学们展开训练了。从2019年8月份至今,诸罗遁叟只开了两期针对新学员的班次,明天开始的17期是今年的最后一期,接下来我会继续停课至少8个月到一年,目前不确定何时会想开。可能明年三四月,也可能明年七八月,不确定。

彭鹏先生这篇文章刚好可以给三功班17期在上课前有个参考,所以出门前先将其发布出来,让17期同学可以提前阅读与思考。

我的学生们在认识诸罗遁叟之前,大部分人都已经学过太极拳,其中九成九、甚至百分之百的人都学过至少2种套路以上,有些学过数十种。

前不久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为什么要学拳架?】、【学拳架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用意是让大家思考过去所学,让大家想想以前自己学过的那么多拳架套路,到底在每个人原来的体系中是怎样的地位?是为了怎样的目的而学?是老师教套路就学套路?还是拥有完整训练体系?

结果大家都把题目写成:我为什么要学拳架?

我也不知道是出题有问题,还是让大家思考以前为什么学那么多种拳架想不明白?写不出来?但没关系,有思考总比没有好。

彭先生这篇文章也误解我出题的用意,但他写的内容是很可以给学友们参考的,所以发布出来。

前几天我发布了【征稿】为什么要学拳架?学拳架的目的是什么?,向外部学友们邀稿,不过时至今日,只有两位将文字邮件给我,等17期结训再发布出来让更多人参考学习。

诸罗遁叟经常会在私信中收到很多学友对于武学认知的表达,这次邀稿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共同讨论的平台与机会,不过很可惜,没什么人投稿。估计这个题目对于传统武学习练者而言,不太容易写吧。

PS:

三功17期同学们:

我现在准备出发去跟大家会合了,请保持空杯心态,把握一期一会的时光,我们明天见。请记得穿平底鞋,不要穿球鞋,也请务必带上笔记本,诸罗遁叟上课所传递的巨大信息量,人脑是很难记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