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瓶颈】差距

 言简意赅 2021-06-12

压力无处不在,个人、团队组织、公司都有各自的压力,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前者貌似舒适安逸,但却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后者看似困难重重,但却不断提升,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到后来,便出现了逆转,前者困难重重,后者舒适安逸,而且这种状态,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分水岭就出现在面对压力的态度上面,谁都知道,上坡的路比下坡的路难走,费力气、需时又长,但为什么总有些人会选择上坡?因为Ta们清晰地知道,要趁着自己年轻,在有精力、有能力、有时间的情况下,选择上坡,才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后来者居上,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空间。

到了Ta没能力再向上或主动选择放慢速度的时候,Ta比那些早早就选择下坡的人更显悠然自得。因为越向上,人越少,相对竞争也越少。

而在坡下,那些下坡的人发现前面有不断增加的上坡人,后面又有不少下坡人,越往下,发现压力并不比当初上坡时碰到的少,还要被更多的人排剂,原来打算过上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变成一种奢望,有限的资源被更多的人去哄抢,后来者年轻力壮,自己却逐渐老去,有心无力。

心理学家证实,与站立相比,人更喜欢坐着,为什么?因为人的本质是喜静不喜动,这是由人内心寻求安逸的天性决定的,有人曾经这样说:“安逸、舒适的生活足以毁灭一个天才。”的确,无数的例子证明,过于安逸的生活能消磨掉人的斗志,并在日常琐事中将个人的才华、潜力消耗殆尽。

一个优秀企业的员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20%的骨干型人才,60%的勤勉型人才,以及20%资质平平的普通员工。但是,公司或组织不可能将那20%的普通员工一下子裁掉,因为那样做管理成本太大,也不现实,而且,这20%的员工也未必是真的“蠢材”,他们只是缺乏进取心、甘于平庸而已。

人都是“激”出来的,因为人皆有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或震荡,许多人都会选择四平八稳、舒舒服服、得过且过地走完人生的道路,那些优秀的人才固然能力出众,但是,许多算不上优秀的人却未必真的平庸,很可能只是缺乏有效激励和找到合适的舞台,没能把自己真正的潜力发挥出来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