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gs老张 2021-06-14

公元756年,中唐落魄才子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横空出世,在群星灿烂的唐诗文化中宛如一颗耀眼明星熠熠生辉,世人知道了张继,也让一直深爱中国文化的日本人知道了《枫桥夜泊》这首诗,更是让日本人把这首诗写进了中小学教科书里,清代大学问家俞樾曾说:“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者。”。为何日本人对这首诗如此疯狂的热爱?这不得不说这首诗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寒山和尚。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日本寒山寺

寒山和尚,字、号不详,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后隐居浙东天台山寒岩,自称寒山子。喜与儿童嬉,且常常语无伦次,使人琢磨不透,圈内人称“疯僧”。在国清寺隐居期间认识了寺内僧侣拾得,这拾得也是一位古怪的人物,其曾爬到法座上对着佛像进食。两人经常在山水间吟诗赋对,畅谈佛法。两人曾经有段精彩的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便道破了佛法之中修身养性的真谛。被后世做为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秘诀标杆。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寒山子和拾得

寒山和尚的诗歌比较平民化,口语甚重。被称为“白话诗”,这在唐朝那个诗词讲究格律的时代其才华注定会被淹没。用寒山子自己的话说是:“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关于寒山子的生卒年代,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太平广记》中有关寒山子的记载说:“寒山子者,不知其姓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后世学者大多数认为寒山子生活在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之间。根据寒山子自己的诗说:“老病残年百有岁,面黄头白好山居”可以判定其至少活了100岁。后人整理了其一生所写诗词300余首,编成《寒山集》。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日本仿寒山寺碑文

《寒山集》大约在元代时期流传入日本国内,其通俗易懂,口语话的诗歌立刻受到人们的喜爱,一时之间,人人传诵,风光无两,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在日本寒山子的名声不逊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声。

爱屋及乌,日本人喜爱寒山子,更是喜爱和寒山子有关的事物。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描写的寒山寺里的钟声,寒山寺又是因寒山子而得名,顺理成章的日本人便把对寒山子的喜爱转嫁到了对《枫桥夜泊》和寒山寺的喜爱。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日本文学一直遵循凄苦空灵的文化境界,其民族也喜欢这种凄凉幽悲的基调。《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描写的景、情也恰好迎合了日本人的文学审美。“月落乌啼”、“霜”、“钟声”种种景象勾勒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凉、空灵、幽寂的苦涩美。恰如日本的茶文化宗旨“和敬清寂”,“清寂”是指日本茶道对美的审美观。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这首诗的喜爱是源自其自身的对人生态度的领悟,是其民族审美观的集中体现。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因这首诗和寒山子的名声,日本人也把寒山寺当做崇拜的圣地,千百年来慕名而来的日本人络绎不绝。那口在明朝流入日本的寒山寺钟虽经中日民间组织多放找寻未果,但日本民间友好人士扔募捐集资铸造了一口大钟送来寒山寺内,成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佳话。

一首带有千古诅咒的唐诗,日本为何那么钟爱

日本寒山寺钟

公元1885年,日本书法家田口美肪慕名参观寒山寺获寺院赠送一尊佛像,归国后便仿造了一座寒山寺安放佛像,并仿造“枫桥”景致供游客参观膜拜。

时至今日,每年的除夕之夜苏州寒山寺都要撞钟108下,大量的日本游客来到寒山寺聆听那响彻了千年之久的夜班钟声。

文末,一首《涛声依旧》送给大家:

  •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 今天的你我
  •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 这一张旧船票
  •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

注:因本文需要只搜集了日本寒山寺图片,实无别意,勿扣帽子,敬请谅解。祝各位端午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