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 | 痞证辨证(五)

 中医药方便 2021-06-17
图片
图片

以下为李赛美教授外出授课的现场翻录讲稿

现做节选、分享

上期分享了痞证与条文149、155、164条,点击#专辑#可快速回顾。

全文字数:1591字

阅读时长约5分钟

       我们接着前面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段条文讲述了一个较复杂的病历过程,我们不妨将它分解一下。首先讲外感病,病程五六天,“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应该予柴胡汤。我觉得《伤寒论》里边的有一些证候的组合,是有特异性的,“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只要抓住临床上有呕吐,有发烧,一定可以用小柴胡汤。仲景在厥阴病专门有条文,讲到呕哕下利的时候,讲到“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是讲厥阴病出现小柴胡汤证,我们认为脏病还腑,阴证转阳,病情向愈,是一个好的趋势。我的小孩每年大概要发几次高热,有一年有次发热超过40°C,一发热就在病房住院,打完吊针就回来,用抗生素退热,各种方法都试了,但往往是吊针一拔烧的更高,我们教研室的林安中教授,也是我们副主任,听说小孩生病了来看我,我特别感激,请他开方,把症状一说,他说你还记《伤寒论》里面说的么?“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他就开了小柴胡汤,加了葛根、青蒿,小孩不吃东西,还呕吐,高热,他开了三剂药,吃一剂药就退热了,病真的好了。以后我上课一讲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大家就记得了。我先生是西医为主,他后来就照着这个方开,他们单位上很多小朋友,只要西药没有效你就用这个方,90%的疗效,只要是病毒性的感染绝对有效。所以我讲课讲这样的案例,同学就永远记住了。我说如果当时老师讲个这样的案例,我也就记住了,所以有时候要经历。

这个印象特别深刻,大家觉得这个呕不是胃么,怎么跟柴胡汤挂钩呢?讲柴胡汤的时候也是讲到这个“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因为木旺克土,克土的两种形式,一个是胆胃不和,一个是肝脾不调,肝胆脾胃相关,胆胃不和,胃气上逆就吐,所以它的标在胃腑,而本在肝胆,所以要疏肝。仲景经常用呕来代表少阳证,其实不呕不渴无表证,不呕就代表少阳证,往往用呕来代表少阳,也说明少阳证呕是它的特点,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症状,小柴胡汤。但是医生“以汤药下之”,我估计这个病人肯定是大便不通,我也觉得那些医生没有这么差劲,经常莫名奇妙用到下法,用下法有下法的道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大便不通,不一定要用攻下,也不一定代表阳明病,有太阳病就经常有大便的问题,有消化道的症状,桂枝汤也有鼻鸣干呕,太阳中风证,我们常问患者有没有想吐,病人回答有点想吐,和原文描述一样的,只是我们没有关注而已。
所以这个呕是少阳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呕而发热,就是非柴胡证,非小柴胡汤莫属,百分之百的疗效。他要“下之”,误治了,少阳病要和解,你用下法,其实汗法、下法都不合适,这个应该是用调和的方法,当然调和可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汗出而解,上下表里都可以通。但是这个时候病人的体质还算不错,虽然误下并没有成为一个误证、变证,寒证还在。怎么治疗?“复与柴胡汤”,柴胡剂,“虽已下之,不为逆”,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证,但是你要付出代价,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也可以是看成是喝了小柴胡汤的必然反应或者副反应。但是反过来看也是个自然的过程,“蒸蒸而振”,我们讲的寒战、战汗,却发热,“发热汗出而解”,这个寒战的过程是一个蓄积能量的过程。寒战发热代表正能抗邪,很多人不发热,正气不能抗邪,寒战以后出现高热,发热,正邪交争,最后汗出而解,正能抗邪,正能够胜邪,把邪排挤出去,这个病就好了。当然我们说喝了小柴胡汤可能会出现战汗的话,要分析,可能部分是输液反应。

责编 | 隋画橙

审核 | 李赛美 袁颢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

感谢您的支持与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