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新消费时代的人口红利结束了!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06-17

为什么中国汽车市场能在21世纪的前15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你也许会从人均GDP、城镇化率、市场供应、汽车价格等方面去讨论这个问题,但很多时候一个最根本的要素会被忽视——人口。事实上,人口周期是所有经济周期中最基本的周期,而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同样离不开人口红利。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但加深,由新生人口拉动首购消费需求的红利,正在不断消失。

这是否与舆论宣扬的品牌年轻化相悖?又是否意味着品牌在拼命争夺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潜在消费者?

从人口的角度审视汽车市场,也许我们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汽车市场消失殆尽的人口红利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第一次发生在刚建国后,第二次是1962-1972年,共有近3亿人出生,第三次则出现在1986-1990年,出生人口约1.2亿。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时,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正值财富高峰,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则处于职业生涯中坚期。此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两波进入购车适龄的人口,发生了消费需求的叠加。

而2015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总量下滑,也与上一轮消费需求释放殆尽、第三波婴儿潮出生人口并未完成消费接力不无联系。

自1990年之后,我国新生儿数量一直处于衰退。如果按照25岁左右购买人生第一辆车计算,2025年相比2015年的首购潜在人口基数将会缩减超过600万人。更为严峻的是,这种由人口因素导致的需求减少,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本该在2010年后出现的第四波婴儿潮,可能永远不会再出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正在发生高年龄层人口占比提升、家庭人口数减少、高文化程度人口占比提升、城镇人口占比提升等一系列变化,而传统意义上适龄的汽车首购人群基数,进一步减少。

也就是说,促成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结束了。

近年来,中国车市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买车的新增年轻人变少了,而十年前的首购人群,已经进入了新的年龄层,汽车增购与换购的比例不断提升。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最有消费能力的中坚力量,仍然是介于第二波与第三波婴儿潮的出生人口。

而这一人群,通常具有以下几种消费特征:

1.消费理性;

2.有明显且稳定的品牌与产品偏好;

3.消费能力增强后的补偿性消费心理;

4.看重性价比;

5.追求便利和高质量服务;

6.对安全、健康的需求较强。

从人口的角度,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看起来中庸乏味的车辆能够长久不衰,为什么某几个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为什么日系车这些年越卖越好,为什么豪华品牌占比越来越高,为什么蔚来、理想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用户支持度。

这些都是因为背后的人群们。

品牌年轻化≠向年轻人卖车

此时,一件看起来矛盾的事情出现了。

既然年轻人变少了,为什么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强调年轻化,强调要与年轻人沟通?为什么Z世代人群,会成为市场营销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

因为,所谓的品牌年轻化,并不是说品牌面向的人群立刻变成了年轻人——这只会让品牌失去理智——而是指品牌有足够的时代感,以进取精神完成品牌生命周期的跃迁。

所以,迎合年轻人,是对品牌年轻化的误读。品牌年轻化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能更好地将车子卖给“大叔们”,不管这个大叔是今天的大叔,还是未来会变成有消费能力的大叔的年轻人。

市场营销人的眼中,没有具体的消费者,有的只是“用户画像”。而在今天的社会思潮下,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局限在特定的年龄去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什么年龄结婚、买房、买车。所以,汽车品牌在锁定目标人群时,年龄也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选项。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出现品味与喜好一致的人群。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品牌和产品的传播,永远是以具有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为主体,真正进店买车的人,却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但这并不妨碍,大叔们也有一颗年轻的心,与年轻人同样的喜好,也想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层面后唤回曾经的青春梦想。

事实上,近段时间的“网红车型”,大多是这样的情况。坦克300、丰田Supra、宝马M4,看起来都是激情四射的车型,而真正买单的大多是大哥大叔们。其实,这并不矛盾。

至于那些真正的年轻人们,也许他们同样很喜欢这些车型,但是消费能力的限制,让他们当下还无法触及。不过,品牌年轻化的营销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根,一切只需要等到他们努力奋斗之后的财富积累。

抓住当下能掏出真金白银的大叔们,吸引未来可能会掏出真金白银的年轻人们,这才是品牌年轻化的潜台词。

写在最后

人口是消费市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而以超低生育率、快速老龄化、总人口行将达峰为特征的人口形势变化,对汽车市场的消费走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从强调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规模赶超型向创新导向型转变。

人口老龄化,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汽车品牌并不能因此而“老化”。相反,品牌的发展是动态的、超前的,所谓的品牌年轻化不是战术上的创意,而是战略层面的革新。

因为不与时俱进的品牌,不仅90后、00后看不上,60后、70后同样也不会买。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