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庙】河南新蔡文庙:建廊于外,四配失比(下)

 真友书屋 2021-06-18

走入院落后,杨凤英先向我介绍棂星门内侧的情形,她说这里原本盖着几间房,前些年整修文庙时才把那些房屋拆掉。当年建房时已经把棂星门内侧的一些构件拆掉了,按其所指,果然看到里外不对称。

Image

文保牌后的简介

新蔡文庙院落呈窄长形,杨凤英介绍说原来左侧是学校,后来学校搬走了,那块地并没有归还文庙。我从《新蔡县教育体育志》中查得:“新蔡县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址在县城内东南隅黉学(文庙)旧址,实习工厂设在原国民党县党部旧址,共有房屋百余间。”

Image

高拱的状元桥

Image

石构件

看来这里曾做过技工学校,但刚才我在文庙文保牌背面看到的简介中看到该文庙原本位于古吕镇古吕一完小东南侧。看来技工学校并不是一完小的延续。另外王灵轩所撰《新蔡县解放前的教育概况(一九○五—一九四七)》一文中却称:“一九二一年,赵协九调为劝学所长,后改为教育局长,改高等小学堂为第一完全小学,高、初两级,四、二制,以信阳师范毕业生马卫黄为校长。另在孔庙(旧称赞学)开办第二完全小学,以任春果为校长。”

Image

开门

Image

状元桥

Image

古井

按此说法,在孔庙内开办的是二完小而非一完小,王灵轩说一完小是开办在县城内的大吕书院内。那么为什么文庙归一完小管理?杨凤英向我讲述了历史变迁,可惜当时我仅记着拍照,忘了记下她的所言。

棂星门之后乃是泮池和状元桥,泮池占地面积约二十余平方米,里面干涸无水,长出了一些杂草,但状元桥却高拱其上,看起来颇不成比例。杨凤英解释说,泮池早就填平了,此后有一位海外乡贤捐款得以复建,但在挖泮池时却在下面挖出一口古井。池中套井以前没有见过。

Image

院落

泮池后方二十米即为修复后的大成殿,从中轴线走过去,看到月台仅高三级,那块丹墀石雕刻得很精美。杨凤英说本来这个院内有很多古树,但在特殊的年代被砍掉了,其他的配房也被拆掉了,现在院内的树大多是后来移栽的。

Image

大成殿

关于新蔡文庙创建的历史,乾隆版《新蔡县志》载:“儒学旧在东城外东南隅,元大德八年,知县李演建。明洪武十一年,知县应宗毅重修。天顺丁丑年,训导汪正言奏准迁建东城外大街北。嘉靖乙卯,知县朱茹迁建于城内东南隅。自明末兵燹之后,宫墙颓敝。国朝顺治五年,知县钟谔重修文庙,甫完以行取去。至顺治十年,知县谭宏宪修葺,知县于述绪踵修,稍复旧□。至康熙二十七年,知县吕民服捐俸增修,焕然一新焉。”

Image

丹墀石

按此说法,新蔡文庙再建于元大德八年,始创于何时未见文献记载,此后又一路重修,到吕民服任县令时,得到完整修复。关于该文庙早期的情况,《新蔡县志》中收录了光州学正张琯所撰《重修儒学记》,此文中有如下描绘:

新蔡,古邑也,废革日久。大德八年,朝廷以民物繁伙,复立庙学。前官贺镇,粗立正殿,圣像仍阙。十一年,安阳李演仲远来知县事,下车未久,纲目毕张,政淸事简,乃询县尉刘永贤文可、典史常泽润甫,以修复庙学为己任,二君协赞,捐俸鸠工而经营,民翕然而乐助之。运甓于陶,伐木于林,楚石于山,不劳而办,不扰而成。其正殿崇严,两庑深邃,神门耸峙于前,讲堂俨立于右,哙哙其正,殖殖其庭。约而计之:凡十九间,涂之以丹垩,缭之以坚墉,经始于至大元年十月,改岁三月卒功。既又妆塑宣圣十哲七十二贤像,香案斯完,规模略备,春秋朔望,有释奠讲肄之所。

Image

大成殿简介

由此得知,该文庙当年有十九间建筑,而今日院中却仅余一座大成殿。对于新蔡文庙其他的建筑情况,《可爱的家乡——河南》一书中收录有侯立功、韩丽娟所撰《新蔡文庙与黉学》一文,该文中描绘说:

大成殿东西两厢,各有廊庑7间。廊庑正中门楣上有题字,东曰“金声”,西曰“玉振”,取其“以金钟发声,以玉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之义。大殿东北角建启圣祠,为孔子孝亲、尊兄、报本祭祀之处。西北角建敬一亭,内藏五经、四书、箴言、论著、名人传记等。儒学,位于和文庙相连的西院,前有大门3间,称谓庠门,童生在这里考中了秀才,称入庠,又叫黉门秀才。庠门与文庙戟门东西并列,门前蹲踞石雕雄狮一对,分列左右。庠门后面,有仪门3间,仪门两厢,各建3间房,门楣有题字,东曰“兴贤”,西曰“育才”,为儒生寝宿之所。俨立在仪门后面的,是5间宽敞明亮的明伦堂。

对于新蔡文庙后来的情况,此文中又写道:“新蔡县的文庙在民国初期和解放前夕,频遭破坏、洗劫,庙中文书、乐器、祭器等尽散失,院中建筑多数仅存遗迹。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重新办起新蔡县完全小学,在现一完小校园内。文庙当初的庭院虽面貌全非,但仍有大成殿尚存。”可见此文撰写之时,这里仍然是一完小的校园。

Image

打开大成殿

杨凤英打开了大成殿的门,该殿内已无太多陈设,正前方供着一尊孔子铜像,铜像体量不大,高不过一米。杨凤英介绍说这原本是国宝,因为这是唯一的一尊明代孔子青铜像。我在网上查得如下介绍之文:

新蔡文庙的孔子铜像是我国唯一的一尊明代孔子青铜像。它是由青铜(铜、锡、铅合金)经铸造出陶范,再经精细加工、雕刻花纹,最后描金而成的。像高1.3米,座宽0.9米,肩宽0.45米,重200公斤,头戴云纹莲花冠,足蹬朝靴,身着朝服,衣襟滚锦边理纹与莲花纹,胸系飘带,漆平端坐,手捧朝笏,面如满月,二目俯视,显得温文尔雅端庄肃穆,俨然一种诲人不倦,学而无厌的学者风度。该像左下铭文:“大明赦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戊年长至日恭造”(公元1550年铸造);像右下铭文:“先师孔子司寇像颜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孰宫钦于万世”,该铜像是我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一尊孔子青铜像,堪称国宝。

Image

孔子青铜像

但是这尊青铜像虽然身披红斗篷,但细看锈色只是覆在面上。杨凤英介绍说这的确是复制品,因为原物被文物部门收走了,她同时强调即使是复制品也很珍贵。然我在孔喆所著《孔子庙祀典研究》中看到如下说法:

云南大姚的石羊文庙原是白盐井盐课提举司司学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提举郑山修复时铸造了孔子铜像一尊。铜像全身贴金,高2.3米,孔子头戴冕旒,手执镇圭,正襟端坐,神志肃然,是目前已知现存的两尊大型孔子铜像之一。另一尊孔子铜像保存在河南新蔡县文庙内,据说是明嘉靖年间在曲阜铸造的,但孔子戴司寇冠,不合乎文庙孔子冕旒像的礼制。

可是网上有文说该像原物的左下有铭文:“大明敕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戌年长至日恭造” 像右下还有铭文:“先师孔子司寇像颜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孰宫钦于万世”。我在现场未曾留意铭文问题,但以理来推测,哪怕是翻模也说明原物有明代的铭文,应该是明代所造之像。

Image

矮小的四配

孔子铜像前方立有四配像,但这些像没有借在龛内,而是直接立在地面,但每一尊像的高度不超过一米,走到近前时更觉其矮小。我好奇于为何把四配像制作得如此之小,是否是因为孔子像体量小,为了与之相匹配。杨凤英笑称并非如此,她说这是本校的一位学生捐献的。如此爱校的学生令人感佩。

Image

维修后的梁架

从大成殿的格局看,感觉是新旧木材搭配使用,对于此大成殿的维修,鲍玮在文中介绍说:“大成殿明间东缝五架梁在民国时期出现断裂,当时为了安全考虑,时任校长韩守炳,更换了部分屋面瓦件,还在五架梁下皮加了一根250mm×250mm随梁枋以承托断裂五架梁,立了四根临时支柱用以稳固随梁枋,缓解当时结构上出现的危险。然而事过数百年,目前,大成殿西次间及西稍间已坍塌,其余几缝梁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损坏。”

Image

乐器

相关部门做了抢险式维修,文中明确地称其维修方式乃是“依据遗留榫卯结构复原”。并且对大成殿内的原木构件做了防虫防腐处理。站在殿内探看一番,未能看出修补的痕迹,可见那次维修工程质量很高。

Image

功德碑

Image

几十年前的槐树

参观完大成殿,在院落内探看一番,看到墙角有《重修文庙功德碑》,上面刻着“新蔡县修建文庙旅台同乡捐款者芳名及金额”,列在前几位的捐款额都是10万元,可见这些人有多么的桑梓情结。

Image

讲解建造过程

Image

指认盖房痕迹

我边看边听杨凤英向我讲解着这里的变迁,她讲到父辈就在这个学校读书,而她本人也出自该校,所以他们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每拍照一物时,她都会告诉我与之相关的故事,如此熟知文庙历史的管理者,实属难得。

Image

入眠

当我们走出棂星门时,天色渐暗,我郑重地向她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但杨凤英说此时是晚饭时间,邀我到其家共同用餐,我婉拒了她的美意,当我转身离去时,看到那位老人身盖棉被头靠赑屃已安然入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