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散文)什么是好?

 姚国友图书馆 2021-06-19

什么是好?这个问题应该有很多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各自知识水平、社会阅历、世界观、价值观、欣赏水平以及理想、信念、视野、抱负、胸怀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好的标准应该不大一样,甚至,有很大反差,直至相反。  另外,还有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目的不同等原因,有时会违背自己意愿初衷,临时改变好的标准或者为了某种面子附合他人好的标准,将好的标准,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目的扭曲、自圆其说。这就是“一叶障目而不识泰山”的缘故。

          其实,这个“好”字,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时时刻刻都在装着呢,包括不懂事的小孩。我们每天起床后都会想:“今天的工作怎样安排更合适?这些工作怎么干效率会更高?这一件事情如何处理会更妥善?那个小纠纷怎么沟通协调效果会更好......”上层领导会想:如何安排这些工作更科学、合理?职工会想:手下这工作怎么做效果会更高?中层领导会想:领导交给自己这些工作怎么做执行力会更强?让领导、大家都满意?其实,这一切一切就是那个“好”字的思索。所以,这个“好”字,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不停地追求着、向往着、关注着、期盼着、祈祷着......不管哪一种人都喜欢“它”。到头来真正得到它的只是一少部分人,世界上不管哪一种真“好”都是受限制的、少数的、不可轻易得来的,甚至,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不然的话它就不是真好。

        “好”的范围很大,涵盖面很广。视觉的,听觉的,感觉的,信仰的,传统的,新生的,道德的,心灵的,言行的,应用的......不管哪一类的,所谓“好”不外乎以下七个评判标准:

        一,在大众百姓心里那杆秤星的刻度上,决定着“好”的本身重度。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圣贤、伟人、学者、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作家、诗人、医生、艺人等等,他们的研究领域和课题,普通百姓根本不了解,怎么能放到百姓心里那杆秤星的刻度上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不管多么高深艺术和尖端科学都是为社会发展、社会活动、社会实践服务的,都是为大众百姓生活、生产、工作、娱乐等服务的。任何一种艺术和科学脱离了社会这个实践大舞台,脱离了广大百姓这个基层大舞台,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存在价值的。例如:哪个影片、哪个电视剧好?要看收视率哪个高;哪本书、哪个刊物好?要看阅读人数哪个多;哪个明星、哪个演员、哪个主持人好?要看哪个粉丝多;哪个医生好?要看他的学术成就、治疗效果哪个高?治疗患者人数哪个多?社会影响力哪个大?哪个书画家字画好?要看书画家哪个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社会知名度高,社会认同度、推崇度高等。这些"高""多"的数量,就是百姓心中那杆秤星的刻度。

       二,在社会、群体、单位的影响力和口碑上,决定着“好”的实际广度和深度。  

      古今中外的圣人、贤达、伟人、名人、明星、科学家、发明家、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教授、医师、学者等等,他们的历史地位、社会地位、社会声誉从何而来?首先,是他们的功绩、贡献、成果、成绩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政治影响和正能量积极效能,其次,是他们的事迹、口碑在社会团体、基层、个人所产生的爱戴、认同、赞美一致共鸣,这些影响力决定着他们在全社会、广大群体、单位以及百姓心中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大家对他们这些人的评价“好”的广度和深度。同样的道理,一件事情,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品牌,一首歌,一个节目,一个影视剧,一幅书画作品等,大家对这些好与不好的评价,也同样来源于社会、群体、单位以及大众百姓的口碑。其实,这个口碑跟大家喜欢使用、乐意接受、主动选择它的数量是成正比的,这个比值数,就是好的实际广度和深度。

      三,在使用、实用、应用、利用的价值、效益上,决定着“好”的真正比重值。

      在一个单位、机构、群体不管人员使用、产品应用,还是欣赏一个作品都是如此。如果说这个人工作做得不错很出色。首先,是这个人在单位里利用的价值比较高,他的长处、优势、技能、能力正是单位所需要的。那么,利用程度、利用价值和效益的比重值,是我们说这个人工作出色真正颜色的浓度。同样的道理,欣赏一个作品也是这样:例如:这首歌唱得很好!因为,是爱国题材,内容好,适合在欢度国庆节大型庆典时唱,这就是价值和效益好的比重值。另外,歌的曲谱曲调声音好,演员的颜值好,这就是欣赏者喜好的价值和效益的比重值。还例如:书法作品,作者是自己风格原创作品,且有一定社会知名度,使用本单位自己作品当然能够提升自我品牌。如此这样的好,都是价值效益的比重值高。

       四,在外表、外形的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力上,决定着“好”的本质美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中,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影视剧、一个商品等好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也包括它的外形容貌。尤其是演员、歌星、模特等,欣赏一幅书画作品更要看它的线条美、色彩美、创意美、造型美、笔触美等。尤其是笔法、墨法在手法运用上,用笔洒脱活泼,挥洒自如,龙腾虎跃,行云流水,矫健遒劲、奔放有力,给人以豪迈十足的韵味和雄姿柔美的神采,让人心怡神旷,感叹不已。在当今社会里,任何一个品牌,都讲究包装设计和视觉效益;做电视机节目,特别重视化妆、服饰、服装、形象;表演节目,除了上述之外,还要讲究灯光设计、舞台效果、造型化妆等;就是老师天天登台讲课,也要讲究教态、教姿、教容、教貌、肢体语言、以姿势助说话;如此等等,这些就是视觉效果和视觉的冲击力,这个效果和冲击力决定着“好”的本质美的程度。

      五,在比较、对比、反衬、鉴别这条轴线上,决定着“好”的真正长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好”,任何一个不“好”,都是在比较之下得来的。不管是人还是事,是商品还是作品都是如此。单单看一个人和一件事,一个商品和一件作品,没有好坏之分。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高山,就没有平地。”什么是好?好是坏的反面。具体地讲,“真、善、美”是好的。“假、丑、恶”是不好的。广义地讲,善良的、诚实的、信用的、正直的、正派的、正义的、公正的、公道的、厚道的、随和的、和谐的、光明的、阳光的、正能量的都是好的。在比较之下,同一类这个好,两三个人中有一个;一个班级有一个;一个县市有一个;一个地区有一个;一个省府有一个,一个国家有一个。这就是在比较之下“好”的真正长度。

       六,在实践检验这把大尺子的刻度上,决定着“好”的真实硬度。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一个检验丈量它硬度的尺子,那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和丈量好与坏硬度的唯一尺子。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说好,必然有的人就会说不好。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人的信仰、理想不同,导致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必然不同。那么,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一定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两个阵营,他们的审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和反差。所以,在这个时候,要使用实践这把尺子来检验和丈量同一个人和事,用事实和实践来说话,也就是通过实践检验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作品好与坏,在实践这个大尺子的刻度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好”的硬度真正的容颜。

       七,在发明创造、出新创作、出奇脱俗的标杆上,决定着“好”的创新高度。

        这个高度,是各行各业有心人对“好”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希望。它永远没有尽止,上不封顶。这个“好”一般来自专家、学者和奋斗在一线上一生不懈努力的成功者。创造、创新、创作不是随意可以做来的,有两句俗语说得很好:“少壮努力老大成。”“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这俩句俗语道出了人间”成“的规律,自然界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以书画作品为例,不是原创作品,再好再精美还是临摹,就是古人名帖名画,在当今社会天下人都可以购买或打印。挂在自己墙上的效益:一,张扬字画名人风采;二,表明主人喜爱风格;三,弘扬书画艺术。如果是自身原创书画作品意义就大不一样,但是,自身原创书画作品好了是好的活广告;不好,则是坏广告,”好事不出门,坏事扬千里。“原创作品不光靠技能、技巧的娴熟,更重要的是自身家庭教养、素日涵养、文学修养、文化底蕴、学识学能、社会阅历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原创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意境、精神内涵、艺术风格的高度与广度很重要。创新,不仅是艺术,它是人类各行各业永恒的课题。任何一个创新都源于民族先哲、前贤、圣君的艰辛探索、百折不挠、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勇往直前的心血与精神,即使突破时代微渺的一页,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我们要向默默无闻不断发明、创新、创作的古今贤师,虔诚地崇敬地深深地鞠躬!

       时代崭新文明、社会和谐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幸福、民族兴旺崛起,靠什么呢?是靠一大批“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创新、创作、发明、创造的专家英才的推动。

       一言以蔽之,我们说一个人或一件事好与不好,要有事实依据和科学根据,要符合以上这七个评判标准。决不可以信口开河随意公开否定与肯定一个人或一件事,没有科学事实根据主观的偏见的强加所谓的”好“,只能在狭隘私营里自娱自乐,如果,壮着胆子公开宣扬、大力提倡,只能玷污自己的身份、名誉和人格,只能让众多的行家里手们暗自好笑......当自己一时间难以判断一个事物好与坏的时候,请不要急于做出最终的判断,先将判断对象放到实践这个检验的尺子上丈量一下,或者,放到百姓心里那杆秤上称一称实际重量,之后再作结论,这是聪明高明之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