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读写教学应回归课本,但不能止于课本

 木香草堂 2021-06-19

祝芷卉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大难题。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很多老师倾向于走套路传授的捷径,学生也成了生产千篇一律作文的机器。“高考作文阅卷组长公然贩卖打分标准”“高考满分作文被指晦涩难懂”等问题,反映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主义和唯分数主义倾向。作文教学过度注重规范表达和形式学习,可能会导致一千个学生心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基础读写教学当回归课本,重视课本阅读,走文学素养培养的传统路径。

基础读写教学应回归课本,但不能止于课本

传统读写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识文断字能力的培养,通过反复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对文句的运用熟练度和匹配敏感度。文字是社会性交流的产物,除去课堂的阅读技巧提点学习,还需要课外习作训练。从“能说便会吟,能吟便会写”及“六岁能文,七步成诗”的故事可以看出,写作往往是个人内心和意志的表达,并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课堂教学是学生写作技能培养的主要路径。中小学生熟读经典文章、背诵古诗词、遣词造句,初高中生学习深度阅读理解、分析中心思想,看似循规蹈矩,实则走向了歧途。过度注重规范的培养,偏重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把学生的读写体验限制在以教科书为直径的读写活动,甚至试图通过片段背诵和分析文章中心思想掌握经典范本,脱离了语言学习的表意性本质。

这与考核标准一元化不无关系,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应试技巧、纯知识点讲解和范文模板教学。殊不知,文章的灵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文与质的平衡搭配。《论语·雍也》提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无论文风质朴或华美,文质相济才是经典文章的学习要义。就当下的教学实际来看,语文教学过多关注规范学习,忽视了学生课外非正式自主学习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当前,相关部门、学校及教师已意识到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读写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推行过程中过于注重交互性,读写课成了“才艺展示课”“影视欣赏课”等,忽视了读写训练应当以文本为中心这一原则,不能正确区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

读写训练要回归课本,但不能止于课本。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教师不仅要带动课堂气氛,还要善于运用教材。语文教材选文一直要求“文质兼美”,且风格各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领悟语言表达的灵动。同时,教师还要设置交流环节,让读写课成为学生分享生活体验的场合。课堂外,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体验作业,让学生认识世界、游历自然、感受四季,随时随地记录经历的事件和思想生长的轨迹;还可以让学生多渠道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者祝芷卉,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