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既健康又长寿呢?

 人老颠东 2021-06-24

活的健康并且长久,这是我们的追求。为此,我们要自律,要懂得养生,本文详解养生的几个细则。

人人都想活的更久一些,当然是在无病无痛的基础上活的更久一些。有研究认为,长寿是有基因的。有研究发现,在百岁老人中,ABO、CDKN2B、APOE和SH2B3基因的变异可能比普通人更常见。这些变异或许有助于降低某些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风险,例如心脏病和阿尔茨海默症。

我的观点是,即使先天优势我们没有,但后天努力也一样可以达到既健康又长寿的效果。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再如何优秀,若缺乏后天努力,还是不够的。因为后天努力属于内求,凡是内求的,才是最有效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目标,至少要活过国民寿命的平均水平,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同时,要活着有质量,不能有太重的疾病。最好能无疾而终,活到自己的天寿。正所谓寿终正寝,这样的人生才是最让人向往的。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一则,坚持运动

有研究表明,保持定期运动习惯的人,寿命要高于地区平均寿命。经常运动的人与久坐的人相比,相对死亡率风险要低30%-60%。这种关联在老年群体中年也有发现,即使是轻微活动,死亡风险也比久坐者低。

从中医来分析,生命以阳气为本,阳气不衰,则生命之火不熄。我们要想维持长寿且健康,就要有充足的阳气。而运动有助于生发阳气,并且宣畅阳气。运动还能促进气化,让五脏六腑的功能趋向于平衡。简单来说,运动是最廉价的养阳方式。人人都可以运动,人人都能借运动来调养阳气。

运动的好处极多。今时我们普遍久坐而少动,这是导致今时慢性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之所以会患慢性疾病,原因在于正气不足,因为久坐会伤脾,进而伤损五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为了健康,为了长寿,一定要积极运动起来,并且尽量避免久坐。

二则,健康饮食

尽管关于延长寿命的最佳饮食的争论不休,但几乎每种饮食方式都同意:多吃蔬菜。此外,不要吸烟或喝过量的酒精。有学者认为,从饮食上来说,平衡膳食是清淡饮食、荤素搭配。

从中医来分析,清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五味皆少些,即是淡味。淡味入脾胃,由此说,清淡饮食可以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一方面,淡味入脾胃,能让气血化生更足;另一方面,淡味不伤五脏,能让五脏更和谐。

有人认为全素未必健康,肉食未必会发胖。我自己吃素,我的体会是,素食足以维持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濡养。吃素并不会导致营养不良,相反,素食能让相火安和,让心更定更静,更有益于身心和谐。

当然,健康的饮食应该符合以下几条原则:其一,少吃油腻、煎炸、烧烤类食物;其二,少肉多素;其三,不要过度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更需要注重食物的四气和五味;其四,粗茶淡饭胜过膏粱厚味;其五,吃本季本地的食物;其六,不吃转基因食物;其七,按时用餐,饮食规律,好吃也要少吃,在不饿的情况下,尽量少吃一口。

三则,保持乐观心态

压力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导致不良饮食习惯,例如暴饮暴食或吸烟酗酒。一些研究表明,乐观是长寿的良好预测指标,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能抵抗压力,寿命更长,更健康。有学者表示,进化论之所以选择乐观主义,恰恰是因为总的来说,积极的期望提高了生存的几率。

从中医来分析,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乐观同于喜,为心之志。喜能养心安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安则五脏六腑皆安。况且,喜乐的心态让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生命是一团阳气,阳气宣畅,则生命永不停滞。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其实是养这团阳气,使之明亮温暖。事实上,乐观的人往往没有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由此说,乐观的人不但活的质量好,而且,避免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进一步说,为什么我要选择素食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说明两点:一方面,素食让人更身体健康,疾病更少;另一方面,素食让人精神更愉悦,情绪更乐观。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长期素食的人,其精神和情绪都更积极,更有进取心。由此说,为了乐观,不妨坚持素食。

其四,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关爱家人,关爱他人。良好的社交,有质量的人际关系,会帮助人减轻压力。对关系感到满意的人的寿命可能比对社会关系不满意或丧失的人的寿命更长。

有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炎性标记升高和血液凝结增加。在暴露于感冒病毒的人群中,与社交联系较少的人相比,与社交联系更多的人实际患病的可能性较小。

我从临床中发现,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容易出现肝脾(肝胃)失调。肝属木,脾胃属土,木郁则克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且木主生,木郁则生机不能畅达,阳气升发不足。结果就是,人际关系越紧张的人,其脾胃越虚,气血化源越是不足,人也就精神越差,精力越差,饮食越差,体力越差。

人际关系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生活中我观察到:那些乐观、豁达、积极、开朗之人,往往人生际遇顺利,其身体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每天都沉浸在悲观、忧愁、焦虑、抱怨等负面情绪之中的人,多见人际关系紧张,诸事不顺,其往往多病多灾。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调畅好自己的情绪与心理,尽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但有益于自己的事业,更有益于自己的健康与寿命。

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呢?我的建议是,不妨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正能量,可以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更顺意,同时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协调。

五则,睡眠充足

大多数人每晚睡7-9个小时后会感觉睡眠质量较高。比较长寿的人通常睡眠质量保持较高状态,这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很多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健康受损,睡眠质量差、失眠等是其中症状之一。

从中医来分析,睡眠是阳气大归根。睡眠好,阳气归根彻底,人体的阳气圆运动就大而圆,阳气越能得到休息,白天的精力也就越旺盛,血脉越和畅,君火越明亮,人就会更健康。睡眠的至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当符合以下几点:其一,应该是秒睡。闭上眼睛,瞬间就能入睡;其二,应该睡的特别深特别沉,雷打不动,百呼不醒。我有一位病人,针灸后睡的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令人羡慕嫉妒;其三,睡后神清气爽,精神旺盛,充满活力。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若某晚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体力和脑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有研究发现,若长时间睡眠剥夺可导致迷失方向、偏执和幻觉,甚至导致死亡。因为生命以阳为本,若长期睡眠不足,阳气不能归根,由此导致阳气妄耗。阳气消耗则体质必然变差。

小结

我相信,若能重视养生,以《内经》的原则来自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那么,我们一定能避免生病,并且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如果,我们能排除疾病的困扰;如果人人都能得享天年,那么,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将大幅提高。我主张积极养生,并且用中医理念指导养生,因为中医内涵天地之道,中医重视治未病,中医以正为本、以人为本,中医强调形神兼顾。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