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用中医经方,必须重视这几点理论

 正安答摩 2021-06-24

本 期 导 读

谈一点学习中医经方理论的体会。

对经方理论认识不足

何谓经方?有关经方的概念、定义,说到底是对经方理论的认识。

近几年来出现经方热,认为「有病找经方」,许多人认识到辨方证是经方治病的一大特点,但对经方的理论却未有进一步认识。许多医家对经方的概念和理论认识不足,认为「经方是经典之方」或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才为经方」,甚至还有人认为「医经有理论,经方无理论,是张仲景用医经的理论指导用经方,经方才有了理论。」

史书中的经方理论

章太炎曾说:「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

是说大约在上古神农时代,中医就形成了医经和经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原创思维理论的不同。

汉代史书《汉书·艺文志》中做了精当的说明:「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医经主要理论是阴阳脏腑经络,其代表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经方主要理论是八纲,其代表著作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经方主以药物治病,做到方药适应病证,即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经方的起源初用单味药、单方证治病,渐渐发展用复方药、复方证治病,理论皆用八纲。这一原创思维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完善于汉代。《汉书·艺文志》中有明确记载,在《汤液经法》32卷中。

误读传统使经方理论模糊

千百年来,一代代习医者问道《伤寒论》,尊张仲景为医圣,称《伤寒论》为圣典,但却未能读懂,原因何在?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误读传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王叔和以《黄帝内经》解释仲景书,把经方的六经解释为《黄帝内经》中的六经,模糊了经方理论,误认为《伤寒论》的理论皆来自《黄帝内经》,使后世读不懂《伤寒论》。

章太炎说:「中国医药,来自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中医是人体实验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其正确与否由实践检验。

经方理论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经方的疗效好,不仅只是方药好,更重要的是理论好。对此,胡希恕先生深有体会,他在讲授《伤寒论》时,不是先讲《伤寒论》原文,而是先讲《辨证论治概要》,先让后学首先明了经方的基本理论,引导他们读懂《伤寒论》。

胡希恕先生在1982年的讲课录音中说:「辨证在这个书是这样子,先辨六经……他知道用哪一种法则来治疗这个病。应该用什么方药,他还要进一步追,那就是辨方证了。

太阳病的治疗,有汗之中风证用桂枝汤,无汗之伤寒证用麻黄汤,其中随着证候千差万别,又衍化出众多的加减方:如桂枝汤证项背强甚,则加葛根;桂枝汤证里虚有寒而脉沉迟,则加芍药、生姜、人参为新加汤……

可见仲景辨证是由'六经’至'方证’范围逐渐缩小,最终使方证相对,使方药恰好适合症状,故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强调了辨方证,辨六经,重视经方的整体理论。

还通过病案,指出仲景书的六经理论是临床经验教训的规律总结,并警示后人辨六经的重要性。而且再三强调:「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里因作结胸。」指明病由表入里而危及生命。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当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关于六经的重要性,胡希恕先生1982年在讲课时说道:「《伤寒论》辨证,是以六经来分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六经辨证。研究《伤寒论》,首先要把六经、八纲搞明白。

六经是规律,即六个病型:表、里、半表半里,这是疾病反映的病位;阳性、阴性,这是疾病反映的病情。病证的形成,必须有病位,同时有病情。中医辨证,不外乎八纲,就是病位上反应病情。虽然疾病万变,但中医八纲和六经可以概括所有,一切疾病都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辨证,才能什么病都能辨的。」这段话指出六经是治病规律的科学总结,凡病离不开六经。

如果「只泥守其方」,即只注重辨方证,不先辨六经,不但临床疗效多有失误,而且还会贻误后人。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shfdjs.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