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导读(二)

 凤凰山居士 2021-06-25

第二部分(2-11)道不远人,难行唯中:

第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

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它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3)时中:随时而处中。

4)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

5)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能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解说】

此为理论主体部分,分别论“中”之为体和“中”之为用即“庸”也。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行天下之大事。[中庸(中和)体用论]

本章提出了“时中”的概念。《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对“中”解释的根据之一。但“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和“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和未发之别罢了。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体现中庸。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行,自然会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和中庸相反。

本章论“中和”之为体:标举“中”为君子与小人之分别,以立德行之标准、之度量也。由此可见,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就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此文章纲领也。

第三章

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1)至:极致,顶点。

(2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但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

【解说】

正因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难以把持,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达到这一要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合度,在动静云为中做到恰到好处,当然是很难的事。孔子感叹“道之不知不行”。

第四章

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即智慧。

(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4)味:滋味。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彰显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解说】

论道之可知必知、可行必行也。

行是实践,明是认知。贤与不肖是对立的两种现象,智者做得过头,愚者做得不足,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其根本在于认识,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五章

此道非常道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注释】

1)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助词。

2)夫:语尾词,表示感叹。

【译文】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在世上实行了吧!”

【读解】

朱熹说:“由不明,故不行。”前面一章说了中庸无法弘扬的原因,就像日常的吃饭喝水一样,很多人对道的内容和重要性不了解,道德沦丧了,所以不能实行;引发孔子深深感叹。

第六章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ěr)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不宣扬别人的恶言恶行,只表彰别人的嘉言善行。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

【读解】

以舜为例,正论隐恶扬善,执两用中,道以行也。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第七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zhì)知’,驱而纳诸(gǔ)罟(huò)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释】

(1)予:我。

(2)罟擭:“罟”,捕兽的网。“擭”,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3)辟:同“避”。

(4)期月: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读解】

反论中道不行,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或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或者不知当进即进,萎缩不前,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那些选择中庸为立身之道的人,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欲壑难填,好胜、攀比心切,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无法做到坚守,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因此,知晓了道理,还要坚持,“守”字可非同一般,要牢记,守得住,要百折不回,要用大定力。

第八章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

2)善:好。

3)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处事就是这样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获得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记在心里,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以颜回为例,正论择乎中庸,行善保德,道以行也。

作为孔子最好的弟子,颜回好学,“三月不违仁”,仁便是德,仁便是善。而且在毅力方面有过人之处,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择乎中庸,不为贫贱所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第九章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1)天下:指古代天子管辖下的所有地区。国家: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均”,平定,治理。

(2)均:即平,指治理。

(3)爵禄,可辞:“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

(4)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的,官爵傣禄是可以放弃的,锋利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反论中道不易行。治理好国家天下并非很容易,历史上很多诸侯国家失去国家就是例证。权力和俸禄是美事,很多人常常趋之若鹜,而有的人却能够辞让。面对锋利的刀刃,不退缩,敢于践踏而过。这些都需要大智大勇。而做到中庸那更是难上加难了。可见做到中庸是需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毅力和勇气的。

此语有两义可供理解、选择。一者,为人者,天下国家可以平均,爵禄可以辞掉不受,甚至白刃也有勇气去践踏,三者皆难为者也,而人能为之。但是中庸却不能为,中庸,其难也。叹人之不能知行中庸也。其二,言中庸之可贵也,其贵贵于国家爵禄等,与中庸相比,国家可均,爵禄可弃,白刃可踏于脚下,唯中庸之道,不能如此也。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来自: 叶落无痕73 > 《《中庸》导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