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神秘面纱

 北方的白桦林 2021-06-27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是财务工作者经常运用的工具,比如可行性研究,比如项目决策等。但不是所有人对其本质有深刻的了解,当然有的人会说,只要按照系数表查询计算就行了,但实际上有时会碰到复杂或特殊的情况,因对其理解不够,导致无法判断其正确性。

  比如,有的人在运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计算时,发现每期收付的等额金额会小于计算的利息,这时候就会犯嘀咕,这样计算对不对;还有的混淆了预付年金或递延年金的计算,导致错误等等。总之,笔者认为,还是应将其概念和应用理顺一下,明白其原理掌握其实质,万变不离其宗,遇到什么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一、普通年金的概念

  普通年金(说明,本文中笔者对概念做白话解释,便于理解),每期末收取或支付相同金额,比如,每年末存入银行1元,存3年,这就是普通年金。有的朋友可能问,为什么一定要在期末?在期初那叫预付年金,给予期末“正宗”地位,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年金在期末支付。比如,买债券,每年末或季度末给付利息,一般没有在期初就给利息的;银行存款,一般是在季度末结算利息,不太可能一存入银行就结算。掌握了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都可以以普通年金为基础计算。

  普通年金的终值比较好理解,这里不做阐述,我们主要理解普通年金现值。

  一般的现值的概念是这样的,年初存入银行一大笔钱,年利率10%,2年后得到1.21元,其现值就是1.21÷(1+10%)2 =1元。 这个大家都好理解,因为复利计算是“利滚利”,每一期生成的利息都作为下一期利息的计算依据。

  普通年金现值的概念有所区别,其也是复利“利滚利”的计算方式,但重要的区别在于,由于存在每期等额收付的情况,其对于以后本金的影响有所不同,详见下文。

  二、普通年金计算方式及其原理

  假设我们现在往银行里存一笔钱,保证以后每年得到1元,共3年,年利率10%,那么我应该现在银行里存多少钱?这是求普通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有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查询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查询期间3年,利率10%,对应的系数为2.4869,所以,普通年金现值=1×2.4869=2.4869元。

  第二,根据公式,现值PA =1÷(1+10%)1+1÷(1+10%)2+1÷(1+10%)3 =0.9091+0.8264+0.7513=2.4869(小数差暂不考虑)

  这种计算方式的优点是不用查表,如果期数比较少,可以直接计算。

  第三,根据公式,现值PA =A[1-(1+i) -n]/i=[1-(1+10%) -3]/10%=2.4869

  这种计算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计算在系数表中查不到的数据,比如利率不是整数,比如期间不是整数等等。

  我们根据现值2.4869,以及年利率10%,期间为3年,每年末从银行取走1元,来看以下计算过程,观察普通年金是如何计算的:

  年初存入2.4869元

  第一年末本利和变为=2.4869+2.4869×10%=2.7355

  取走1元,则剩余金额变为2.4869+2.4869×10%-1=2.4869-(1-2.4869×10%)=2.4869-0.7513=1.7355元。

  注意,以下是重点:从银行取走的1元中,取走的利息是2.4869×10%,取走的本金是1-2.4869×10%=0.7513,因此,取走的本金0.7513,不能再参与以后利息的计算。也就是说,初始本金2.4869,减少了0.7513的本金,剩余本金为2.4869-0.7513=1.7355,这是第二年计息的基数。

  普通年金每年等额收付的年金中,包括利息与本金,而每年收付的本金,则不能参与以后的计息计算,上面例子完整的计算过程如下:(有些小数差异,暂不考虑)

Image

  年初存入2.4869元,每年末从银行取款1元,3年共取走3元,赚取的利息为3-2.4869=0.5131元。

  掌握好上述原理,以及理解透彻计算过程,其益处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您会发现,只要涉及到等额收付复利计算的问题,基本上全部是按照上述原理及过程进行的,正所谓一通百通。

  三、普通年金公式的讲解

  之所以把这部分放在计算方式之后,是因为之前有例子,便于直观的理解。

  经常有人会疑惑:

  普通年金的公式中:假设年金为1,期数为3,利率为10%

  PA =1÷(1+10%)1+1÷(1+10%)2+1÷(1+10%)3 ,为什么这是现值?笔者经常碰到有人这样问,为什么把每年年金折现到期初,就是年金的现值?感觉很不好理解。讲解如下:

  我们倒推:第三年末计息前的本金应该为:

  (1/1.1)=0.9091.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满足(1/1.1)×1.1-1=0的结果。不好理解看上表的第3年的期初本金0.9091。

  第二年末计息前的本金应该为:

  (1/1.1+1/1.12)=1.7355元,,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满足(1/1.1+1/1.12)×1.1-1=1/1.1的结果。看上表的第2年的期初本金1.7355

  同理,第一年计息前的本金应该为:

  (1/1.1+1/1.12 +1/1.13 )=2.4869,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满足(1/1.1+1/1.12 +1/1.13)×1.1-1=1/1.1+1/1.12 的结果。

  第一年计息前的本金,也就是期初的本金2.4869。

  所以,期初的本金=(1/1.1+1/1.12 +1/1.13 )=2.4869元。

  四、普通年金小于利息的情况

  上例中每一次取钱都大于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有时可能会反过来,我们来看其计算及其理解。

  举一个简单例子:

  投资人购买3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年年末支付利息,本金到期一次支付,市场年利率10%,计算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就是买了债券后,每年收回的利息,与到期后一起收回的本金,两者之和折现到期初的价值。

  债券价值=1000×8%×(P/A,10%,3)+1000×(P/F,10%,3)=80×2.4869+1000×0.7513=950.25元。

  也就是说,投资人在期初支出950.25元,与3年每年末收取80元,以及第三年末收取1000元的经济效益是等价的。此时,如果此债券的发行价高于950.25,则投资人应放弃该投资。

  这个例子,特殊的地方在于每年等额收取的利息,小于实际计算的利息,详见下表:

Image

  从上表,第1年每期收取利息为80元,但小于实际利息95.03元,差额-15.03元,如何理解?实际的意思是,支付的80元,还不够支付利息的,因此未对付的利息金额作为本金的增加继续参与计算。所以在表中,可以看出实际上每期的本金都在增加。

  从另一方面理解,本次发行债券,实际上是折价发行,所以每期支付的利息也比市场利率的少。

  五、预付年金与递延年金

  普通年金是在每期期末时等额收付,但日常经济业务中不可能总是满足这些条件,比如在期初支付,比如不是从第一年开始等额收付,这就牵扯到预付年金与递延年金。

  先说预付年金,举例如下:

  每年年初在银行里存入1元钱,共3年,年利率10%,求其现值。

  这个肯定不能用普通年金现值来计算,因为不是期末发生。

  年初存入的1元现值为1元,第二年年初存入的1元,现值为1/(1+10%);第三年年初存入的1元,现值为1/(1+10%)2 ,所以其现值为=1+1/(1+10%)+1/(1+10%)2 =1+0.9091+0.8264=1+1.7355=2.7355

  式中的1.7355是什么?查表可知,是期数为2,利率为10%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即P/A,10%,2).所以,3年,利率10%的预付年金现值系数=1+(P/A,10%,2)。

  通用的公式为:预付年金现值系数=(P/A,I,(n-1))+1

  预付年金还有一种算法:

  =【1+1/(1+10%)+1/(1+10%)2 】=【1/(1+10%)+1/(1+10%)2+1/(1+10%)3 】/(1+10%)= (P/A,10%,3)/(1+10%)

  即,预付年金现值系数=(P/A,10%,3)/(1+10%)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折现率)

  所以,相应的,年金为1,期数为3,利率为10%的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有三种计算方式:

  1、1+1/(1+10%)+1/(1+10%)2

  2、1+(P/A,10%,2)

  3、(P/A,10%,3)/(1+10%)

  再说递延年金,还是以银行存款为例。第一年末存入2元,第二年末存入3元,第三年末存入1元,第4年与第5年末均存入1元,利率10%,求现值。

  从第三年末开始等额存入1元,这属于递延年金。其现值=(P/A,10%,3)×(P/F,10%,2)=2.4869×0.8264=2.055元。

  验算,从第三年末开始每年存入1元,其现值为=1/(1+10%)3+1/(1+10%)4+1/(1+10%)5 =0.7513+0.6830+0.6209=2.055元。与上相等。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后三年开始按照普通年金计算,为什么折现时要按照2期?这里一定要注意概念,从第三年年末开始按照普通年金计算,计算得到的是第二年年末的现值,第二年年末折现到年初,折现两期即可。

  所以,递延年金现值= (P/A,I,N)*(P/F,I,M),其中,M是递延期,上例中,从第三年年末开始等额收付,因此递延期M=3-1=2.

  其实这些式子看着复杂,但只要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基本无需记忆,只要按照原理计算即可。

  来源:中国税务报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