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原《离骚》讲稿摘录

 丘山居士馆 2021-06-28

     肖旭/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一共有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多个字。从篇幅的宏阔看,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少有的。这篇诗的诗题称作“离骚”,关于“离骚”这两个字,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曾经这样解释过:“《离骚》者,犹离忧也。”意思是说,“离骚”的意思是“离忧”的意思。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上也解释“离骚”说:“离,别也;骚,愁也。”就是说,“离骚”是“别愁”的意思。这个解释与司马迁应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从《离骚》原文中看,它有这样的句子,“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上一句是说屈原他离开了朝廷被放逐,下句说他失去了楚王的信任而非常忧伤。“余既不难乎离别”,我对离别并不感到为难。“伤灵修之数化”,可悲的是楚王反复无常,屡屡地变化他的主意(“灵修”指楚王;“数化”,指屡次的变化,反复无常)。这大约正是司马迁和王逸等人解释“离骚”这个题目的含义的根据。不过根据近人的考证,“离骚”是“劳商”两个字的不同的写法。“劳商”是古代楚地的一种歌曲的名称。持这种解释意见的是去世不久的楚辞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游国恩先生。后来游先生的意见也受到郭沫若先生的同意。《楚辞》中本来是有用古歌的歌曲作为篇名的,像《九歌》、《九辩》等都是用楚地的原来的古代歌曲作为诗题的,所以把“离骚”看成是古代楚地的一种歌曲的名称,这种意见也可供参考。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过去有两种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离骚》这篇作品是屈原前期的作品,在楚怀王当朝的时候写的;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屈原在顷襄王的时候,也就是再放江南时写的。我们前面介绍过,屈原曾两次流放,后一次流放是在顷襄王的时候,当时流放在江南。我们从《离骚》这篇作品本身来考察,这篇诗里提到一些地名,像“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济”是渡过的意思,“沅”指沅水,“湘”指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大河。“南征”,是往南走的意思。“就重华而陈词”,“就”,到那里去。“重华”,指虞舜,就是传说中的舜。“而陈词”,向他诉说自己心里的话。沅水、湘水都是在江南,屈原在第二次放逐的时候才到过这里,因为他第一次放逐是在汉北。而重华(帝舜)相传死在苍梧,葬在九疑(九嶷山),因此屈原就写他到“重华”(帝舜)那里去陈词,也就是到九嶷山去。这一些地方也都在江南,距离屈原当时流放地点不远。《离骚》在下文又说到“朝发轫于苍梧”和“九疑缤其并迎”。所谓“朝发轫于苍梧”,是说早晨从苍梧这个地方出发。“轫”,车子要停的时候用木头板把它挡住,这木头板就叫“轫”。“发轫”,是启程的意思。“九疑缤其并迎”,“九疑”,九嶷山,这里指九嶷山上的神灵。“缤”,是纷纷的意思。“并迎”,一块儿来欢迎他。这是屈原《离骚》中用想象之辞写他到处漫游的情况。虽然是想象之辞,但是牵涉到的地点和地名,都是在江南,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联想。这一连串的地名、联想,可以证明《离骚》是屈原再放江南时所作的。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点找到证据,诗中有些是属于叹老的心情描写,哀叹自己老年已经到来。如《离骚》本文中“老冉冉其将至”,“老”,指老年,“冉冉”,指渐渐的意思,老年渐渐地降落到我身上来了。可见应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另外,《离骚》诗中随时流露出一种屡屡受到挫折的绝望的心情和决死之词,像《离骚》中写到“九死未悔”、“伏清白以死直”、“阽余身而危死”等,这和屈原再放时的心情也是相吻合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离骚》是写在屈原的晚年。

    诗人写作《离骚》的时候应当说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殚精竭力,奋斗了大半生。但是,他却一再遭到腐朽贵族集团的排斥,遭到他们的打击和陷害,这时他已经是再次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了。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弄到了朝不保夕、濒于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义愤填膺,感慨万千,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尽情地发泄了出来,结果就熔铸成这样一篇激动人心的诗篇。

    《离骚》是一篇才气纵横、感情起伏的长诗,整个诗倾吐了诗人亦诚的爱国信念和救国无门的极端痛苦和忧伤。在长诗中,诗人对自己的理想作了明确的表述。诗人的理想就是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急的关头,要求对楚国的政治进行革新,通过革新从而挽救祖国危亡,并且进一·步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诗中表达了他的具体政治主张,那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选拔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修明法度,一切要照法度办事,其中也就要限制旧贵族的特权。当时,楚国政治上的昏暗,国势的衰落,正是由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把持朝政而造成的,屈原的这一政治主张应该说是完全切中时弊的。总之,祖国的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就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进行政治革新,贯彻适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则是他达到这——目标的手段,就是要通过政治革新来使祖国富强,能使当时天下分裂的局面统一于楚国。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与他政治上的进步思想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这说明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和历史进步性。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观诗人对实行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以及在这一斗争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和苦闷。《离骚》这首长诗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以往大半生斗争历史的一种回溯,后一部分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一种探索。《离骚》这首诗很长,我们没有时间全部逐字逐句来讲。现在我们结合全诗的思想来扼要地讲一讲。全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是开首的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指传说中的颛顼帝的年号。“苗裔”,说后代的子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传说中的古帝王颛顼就是我的祖先,我就是他的后代。在历史上相传楚国的国君也是颛顼的后代,这里实际上表明他和楚王共祖。“朕皇考日伯庸”,“朕”,我,后世一般认为“朕”是皇帝称自我专用,可是在秦始皇以前,“朕”是通用的,不是非要皇帝称自我时才用“朕”字。“皇考”的“皇”,是光大的意思,是一种美称。“考”,古人称死去的父亲叫“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死去的父亲,名字叫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是诗人说自己的生年。“摄提”,指摄提格,古代记年用的一种术语;古代认为“摄提格”这一年是寅年。“孟陬”的“陬”是正月,  “孟”是开始的意思。“贞”是正当的意思。正当是寅年,又是“孟陬”这一个月(正月,古代也称作寅月),就是他生于寅年寅月。“惟庚寅吾以降”,“惟”是发语词,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庚寅”,指日子,古代用天干地支来记年记日,“庚寅”这一天属于寅日。“降”,诞生。从这两句话看来,一般认为,屈原之所以对自己的生年这样乐道,因为他生的一年很巧,生在寅年寅月和寅日。“皇览揆余于初度兮”,“皇”,指上面的“皇考”,他父亲。“览”,观察。“揆”,估量,揣摩。“初度”,初生的样子。就是说,我的父亲观察了和揣度了我初生的情况(巧合)。“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锡”,赐的意思。开始赐给我一个“嘉名”(美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和“字”作动词用,于是给我起了一个名字,名叫“正则”(公平的法则的意思,我们在介绍屈原生平的时候说,屈原名字叫平,字叫原,“正则”暗含“平”的意思)。“灵均”,是美好的平原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暗含着“原”的意思。在一开始,首先叙述了自己的世系,祖考,以及生年、美名等等。他说自己与楚王本是同宗之亲,他之所以这样说,意思是他对于楚国的存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清朝人张德纯在《离骚节解》中曾对屈原——开始为什么这样写作了一点解释,他说:“首溯与楚同源共本,世为宗臣,便有不能传舍其国、行路其君之意。”屈原一开始说他与楚王有同宗之亲,“同源共本”是指同一个祖先,同宗共祖的意思。“世为宗臣”,就是世代都是宗室之臣,因为是贵族,与楚王同宗,在朝廷里作掌权的大臣。正是因为如此,就不能够“传舍其国”(把祖国当作暂住的旅舍),“行路其君”(把国君等同路人),不能抱这种态度。实际上是说,他与君国存亡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不能等闲视之的,强调自己的责任。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爱国和忠君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屈原强调他与楚王同宗,实际上是要表示他必须对君国负起自己的职责。当然在开始的几句话中,他也说到自己的生年,美名等等,因为这首诗本身带有自传性质,而且他对自己的生年,美名作了夸耀性的介绍,这是为了表现自己生来有美好的素质。

    诗歌中接着又写了屈原对自己品德、才能和理想的表白,而且在这一段(第二段)中还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献身君国的强烈的愿望,我们看这一段: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段主要是表白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众多,繁多的意思。按照《楚辞》的句例,常常把状语放在一句之首。“内美”,指内在的美好的品质。这句话意思是说,我既有这样多的内在的好品质。“又重之以修能”,“重”,加上的意思。又加上我还有非常优秀的才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扈”,楚国的方言,就是披带的意思,披在身上。“江离”,是一种香草。“芷”是一种香草,“辟芷”,是长在幽僻之处的香草。“纫秋兰以为佩”,“纫”,编织的意思。“秋兰”,也是一种香草。“佩”,身上的一种佩饰,装饰的东西,花环一类的东西。就是说我采集了江离,采集了香草白芷,然后又和秋兰编在一起作我的佩饰(装饰品)。这两句是用佩带香草来比喻诗人对于德和才的进修。“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汨”,水流的样子,楚国方言把水流很快称为“汨”。“将不及”,来不及的意思。光阴就象流水一样,很快地流过去了,好象很快地就抛弃我,使我来不及做多少事情了。“恐”,担心的意思,我担心的是“年岁之不吾与”。“与”,指和某种东西在一起,引申为“等待”,担心年岁先我而走,不等待我。“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早晨。“搴”,用手采摘。“阰”,土坡。“木兰”,一种香木,木兰树,据说这种树去皮而不死。“揽”,也是用手采的意思。“洲”,水中的小块陆地。“宿莽”,也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据说这种草是经冬不死。这句就是早晨采木兰,晚上又采宿莽。这也是一种比喻,比喻诗人不断地修行自己的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日月”,指光阴、时光。“忽”,很快的样子。“淹”,淹留、久留的意思。就是日月、时光很快地就流逝过去了,不能久留。“代序”,交替的意思。过了春天不久又到了秋,过了秋以后不久又回到春天来,就是一年一年地轮环代替,这里说光阴过去得很快。“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思、想的意思。“零落”,凋落。想到草木都不能久葆自己的青春,很快地就要零落,因此我心中就很担忧。“美人”,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指楚王,一种说是自喻,指诗人自己。“迟暮”,到了老年。我们在这里就把它当作指楚王吧,·担忧楚王很快地就会到了老年。我们看,在这样——些诗句当中,他一方面担心时光飞驰,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说“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他同时也担心楚王太守旧因循,使政治革新的事业不能够很快地顺利进行,因而耽误了楚国的前途。这里用了两个“恐”字(“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充分地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前途而焦虑,为祖国前途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于是他在诗中就劝告楚王珍惜好年华,要丢弃那种秽恶的行为,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态度,希望楚王在他和其他贤臣的辅佐帮助之下,能象骑上骏马一样,使楚国得到迅速的振兴。所以诗里有这样的句子: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不抚壮而弃秽兮”,“不”,何不的意思。“抚”,仰仗,仗恃。“壮”,壮年,还没有到老年。“弃秽”,放弃一些不好的行为。这是说的楚王,说你何不趁着自己还年轻而趁早放弃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何不改乎此度”,你何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呢?“度”,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指楚王的态度,让他改变过去那种因循守旧的态度;一种说是指法度,要革新政治,把过去那种旧法改换成新的法度。“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指骏马,好的马。“驰骋”,奔驰。“来,吾导夫先路”,“来”是一种招呼的语气。“吾导夫先路”,我在前面引路的意思。“先路”,指作先驱,说如果你想使楚国振兴,想改变旧的行为、旧的措施,而使楚国得到振兴的话,那么我就来帮助你前面开路。接着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历代兴亡的事例,并表示出他决不怕艰难险阻,要帮助楚王做一位楚国的中兴之主: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岂余身之惮殃兮”,难道我害怕自己的身子遭殃吗?  “惮”,怕。“殃”,遭殃的意思。我怕的并不是这个。怕什么呢?  “恐皇舆之败绩”,我担心害怕的是“皇舆之败绩”。“舆”,车子。“皇舆”,国君乘坐的高大的车子,在这里也是比喻,比喻楚国这个国家。我担心的是楚国这个国家“败绩”,遭受到毁灭。“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忽”,急急忙忙的样子。“先后”,跑前跑后的意思。我急急忙忙地跑前跑后,为了什么呢?  “及前王之踵武”,是想赶上前王的脚印。我之所以对国家跑前跑后地效劳,就是为了想让楚王你能继承前王的事业,随着前王的脚步来走。“踵”,是脚后跟的意思。“武”,足迹、脚印的意思。  “前王”,过去旧注上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说“前王”是指“三王”,历史上所说的“三王五帝”,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他们分别是夏、商、周三国的开国之君。还有—种说法是指楚国本身历史上的三个英明的君主。不管“前王”是指哪一类,总的意思是说,他要竭尽全力辅佐楚王,要使日益衰败的楚国能重新得到振兴,能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但是,诗人的这一片为国的赤忠之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相反的却因为触犯了守旧的贵族的利益,而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们就妒嫉他,围攻他,所以他在诗中就曾打比喻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比喻腐朽的贵族、群小们。“蛾眉”:本来是说美女的意思,古代形容女子的眉毛长得美,像蚕蛾眉一样,又细又弯的样子。这里是比喻才德美好的意思。腐朽贵族们却对他的才德美好的品质非常嫉恨。“谣诼”,造谣,诽谤。“谓余以善淫”,就是造谣诽谤我“善淫”,善于迷乱。这是一种诬蔑:说他遭到旧贵族的诬蔑诽谤。诗中又写楚王听信谗言,最后也不信任他了,说: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裔怒”。“荃”,本是香草的名字:这里指楚王。“中情”!本心的意思。连楚王也不察我的本心,反而信群小的“谗言”而“斋怒”(大怒)。屈原写他为了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起来的一些人才也变质了。诗中曾用培植香草来比喻他为楚国培植人才,他说:“翼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他说本来希望我所培植的香草能够枝叶长得高大茂盛,愿意等到一定的时候我来进行收获(“俟”,等待,“刈”,割取收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群众之芜秽”,虽然我种的芳草,它们凋落了也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但最使我悲哀的是“众芳之芜秽”,我所培植的香草后来都变质了,变了节操,本来是芳草,而变成芜秽了。当诗人回顾到他的这样一些挫折的时候,便抑制不住自己满腔愤怒的感情,于是就向朝廷中的反动的腐朽的贵族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离骚》是一篇表达诗人宏伟理想和炽烈爱国感情的长诗,是屈原被放逐在江南的时候忧国忧民的悲愤之作。这首长诗的内容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自己大半生斗争历史的回顾,在这一部分里,诗人首先叙述了自己的家世,生年、美名以及进德修能的情况,特别是叙述了自己曾经以急迫的心情想帮助楚王刷新政治,以便使祖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他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意思是说,他劝楚王放弃一切污秽的行为,何不改变自己的旧态呢?他希望楚王能够振作起来,象乘上骏马一样飞奔前进。如果这样的话,他愿意在前引导楚王,给楚王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诗的前半部分还有这样的诗句,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意思是说,难道我只是怕自己遭殃吗?我担心的是君国的败亡。我急匆匆地跑前跑后地为楚王效力,是一心想让楚王继承先王的功业,作一个中兴的有作为的君主。但他又说,他的一片为国为君的忠心,以至于他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却遭到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腐朽贵族们的嫉恨。楚王相信了他们的谗言,不再信任他了。他苦心培养的人才也都变节了,因此他有这样的诗句:“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当诗人回顾到这些的时候,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的感情,向腐朽的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痛斥贵族群小们,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是指当时上层社会的腐朽贵族说的。“竞进”,争着追逐私利。“贪焚”,贪爱财货,贪图享受。就是说,当前那些腐朽的贵族们都是争着来追逐自己的私利,充满了贪心。“凭不厌乎求素”,“凭”,楚国的方言,满的意思。“求索”,指对权势、对财货的追求、索取。意思是说,他们从不满足,对名利财货的追求从不感到厌足。“羌内恕己以量人兮”,“羌”,发语词。“恕己”,对自己宽容。“量人”,用尺度去要求别人。意思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非常宽容的,但却用很严格的尺度去要求别人。“各兴心而嫉妒”,“兴心”,生心,他们心里生出很多嫉恨人的念头。在诗中,他还大胆地指责了楚王的反复无常、不可依靠,他说:“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初”,当初。“成言”,有所约定。就是当初你楚王曾跟我约定,要进行政治改革的活动。“后悔遁而有他”,“悔”,翻悔。“遁”,逃走,这里是说心意有所改变。就是说,后来你就翻悔,有了其他的打算了。“余既不难夫离别兮”,我并不以为离开你觉得很为难。但使我伤心的是什么呢?是“灵修之数化”。“灵修”,指楚王。使我感到非常伤心的,是你楚王反复无常,屡屡变化。最后,诗人就以坚持理想、绝不妥协的誓言,结束了对自己早年这一段政治生活的回忆,诗中写道: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朱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民生各有所乐兮”,人在生活当中,都是各有各的爱好。“余独好修以为常”,但是我却唯独好修炼自己的德操。“以为常”、习以为常、恒久不变的意思。“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体解”,古代的一种酷刑,肢解的刑罚,所谓“五马分尸”。就是说我即使遭到酷刑,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主张。“岂余心之可惩”,“惩”,惩戒。意思是,我的心难道是受到惩戒就可以改变的吗?这是表达自己一种非常坚决的信念,表示他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自己的理想,虽惨遭不幸,也绝不改变。以上我们所讲的就是《离骚》这篇长诗的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离骚》这首长诗的后半部分,是描写诗人在被排挤出现实政治生活以后,对自己出路的一种探索。诗人在遭遇到政治上的失败和极不公正的待遇以后,他并没有掩饰自己彷徨矛盾的心情,而是忠实地一一地摆出了许多对自己前途的设想,从对自己前途的选择中,进一步表白了自己坚持理想、忠于祖国的心迹,表白了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首先,诗人假设有一个“女媭”对他进行劝诫。“女媭”,旧注认为是屈原的姐姐,另外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他的侍妾,还有一种注释认为楚人称老太婆叫“女媭”。总之,假设一个妇女对他进行劝导、劝诫,说他不应该太过分地刚直,如果太过分地刚直,就会自取祸患,还是放弃理想,一切能够从俗才好。诗中这样写:

“女媭之蝉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赛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说女媭来进行劝告。“婵媛”,喘息很急促的样子,在感情非常激动的情况之下,说话时表现出喘息的样子。“申申",反复的意思。“詈”,责骂。就是说不断地反复地责骂我。说什么呢?  “鲧婞直以亡身兮”,“鲧”,大禹的父亲。在神话里,鲧因为同情人民遭到洪水的祸患,曾偷天帝的息壤来解救下方的人民,但他却得罪了天帝而被杀了,被害在羽之野(羽山的郊野)。女媭就用鲧的故事来劝告屈原,说是鲧就因为过分地刚直,所以遭到杀身之祸。“终然天乎羽之野”,最后终于被杀在羽山之下。“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女媭对屈原说,你(“汝”)为什么“博謇而好修”?  “博”,指学识很广博。“謇”,很忠贞、正直。“好修”,爱好节操、高洁。“纷独有此姱节”,“纷”,众多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为什么你非要有这么多美好的节操不可呢?这是女婴劝告屈原的话。按照女耍的意思是说,不要让屈原再向腐朽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了,凡事只要随大流,明哲保身就可以了。应当说这种思想是很有代表性的,所以诗人屈原假设了女媭的这样一段话以后,就说自己的心情实在是难以被人理解。但他终于不以女媭的意见为对,为了证实自己是正确的,于是他就幻想渡过湘水,向葬在九嶷山的古代的帝王大舜去陈词。当他向帝舜(重华)陈述了历代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后,他觉得自己的理想、主张得到了重华的肯定,是对的。有一段诗里写到诗人向重华陈述了古代传说和古代历史中的一些治乱的故事,说明古代的国君,凡是昏乱、残暴、贪图享乐的都没有好下场,只有那些兢兢业业、能做到举贤授能、遵守法度的才能长久地享有天下。屈原对历史的这样一种看法,实际上也是他对楚国当时如何才能摆脱败亡危机的一种看法。当他向重华陈词以后,他就更加充满了自信。于是他就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强烈愿望所鼓舞,幻想仍能找到一条通向“哲王”的道路(所谓“哲王”是指楚王说的)。于是诗中描写他去上叩帝阍(天门),但是阍者(守门人)却闭门不纳,不接待他。于是他又下求“佚女”(美女)去为他通个消息,但是最终也没有成功。这天上实际上是人间的象征,在天上所遇到的冷遇,实际上也是诗人在现实社会当中所遇到的冷遇的一种象征的写法。这就说明他再度得到楚王的信任是不可能的了。在一再遭到挫折,一再遭到冷遇之下,他的感慨是如此之深。诗中写:“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世溷浊而嫉贤兮”,“溷浊”,污秽、黑暗,意思说当时社会上是善恶不分的,非常溷浊黑暗的。“嫉贤”,嫉贤害能,上层统治阶级是如此地嫉贤害能。“好蔽美而称恶”,“好蔽美”,他们总是爱好掩盖别人的长处,抹煞别人的美德,“而称恶”,在他们这种嫉妒心的驱使之下,总是奸去说别人的坏话。“闺中既以邃远兮”,“闺”,本指美女住的房子(闺房)。上一段曾写到去求美女,美女也是不那么容易接近的,是不可求的。“邃”,深的意思。她住的地方是那样的远,人是难以追求到的。“哲王又不寤”;“哲王”,贤哲之王,这里指的是楚王。“寤”,指醒悟,“不寤”,是叫也叫不醒,想唤配他也醒不了。“怀朕情而不发兮”,“情”,我怀着一片忠贞之情。“而不发”,没有法子加以倾诉。“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我这样下去怎么能够永久忍受得了呢?诗中写他在极度的苦闷彷徨之中,又假设去找灵氛占卜,去找巫咸降神,要向他们请教出路。灵氛,传说中古代一个善于占卜的人;巫咸,传说中的一个神巫,所谓神巫,他可以使神灵附在他的身体上,于是他可以代神说话了。当然这是一种迷信。诗中找灵氛也好,找巫咸也好,都是一种假托,一种比喻。诗中写灵氛告诉他的是什么呢?是说: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什么:地方没有香草呢?你何必总记挂你的祖国、故乡呢?意思是要劝他离国出走,另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巫咸也叫他趁着年华还没有晚,急去寻求合于自己主张的人。诗中写:“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矱之所同。”意思是说,你要努力上天下地去寻找,你要寻找那个和你主张相同的人。“榘”,和“矩”是一个字,古代用以画方的工具,“矱”,是量长度的一种工具。按字面上说,你要去找和你的尺度一样的人,和你的观点、和你的主张相同的人。巫咸也劝他走。于是他决心想去国远游,下决心离开楚国了。可是正当他驾着飞龙,乘着瑶车,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却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于是,替他赶车的仆夫悲伤地落下汨来,为他驾车的马也踏足扭头不肯前进。因此,没有办法,他也终于留下来了。这几句诗是这样写的:“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陟”,登,往上攀登的意思。“升”,指上升。“皇”,指皇天。“赫戏”,指天空中一片光明的样子。就是说,他驾着飞龙上天了,在天空一片光明当中,“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  “睨”,旁视的意思,用眼睛一瞥的意思。“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仆从也感到悲哀了,马也有怀恋之意,就驻足曲身不愿意再往前走了。

    诗的最后有一段“乱辞”,叫“乱曰”。“乱辞”是说乐章的尾声的意思。是写他热爱祖国,但祖国的君王却误解了他,不能用他,楚国的群小又凶狠地迫害他,那么他就想离开楚国。可是他想到离开楚国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是不能相容的,这样,最后只能用死来殉他的理想了。在全诗的结尾,诗人非常痛楚的哀叹说: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已矣哉!”意思是算了吧,是一种很深的感叹。“国无人莫我知兮”,楚国是没有贤人能了解我的。“又何怀乎故都”,那我何必还留恋我的故国呢!“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既然与他们这些人不可能在一起合作,来实现我的美好的政治理想,那么我就要追随彭咸所要到的地方去。彭咸,是传说中殷朝的大夫,后来投水而死。这句是说,我也将要投水而死。这是《离骚》这首长诗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离骚》这篇长诗,篇幅是很长的。我们上面只是就其主要内容,把诗中的意思串了一诗的思想性。《离骚》是一首规模宏大的政治抒情诗。根据我们上面所讲到的,《离骚》的思想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点:

    一、表达了屈原对进步政治理想的追求。

    在《离骚》“乱辞”的结语中,诗人点明了他一生所要追求的,就是要实行所谓“美政”。刚才讲“既莫足与为美政兮”,“美政”是他一生所要追求的。屈原所谓的“美政”

具体说来,是包括了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这样两个主要内容。在战国时代,提倡所谓“举贤授能”,就意味着反对旧贵族的世卿世禄,限制他们对权位的垄断,而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因此,诗篇当中曾经热情地称颂了所谓“三王”时代,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三后”,按旧的注解是指夏后、商汤和文王,就是“三王五帝”的“三王”,另外有的注解认为“三后”是指楚先王,指楚国前代的三个王。“纯粹”,指德行完美。从前的三王,他们的德行是如此的完美。“固众芳之所在’,众芳草都会聚在他们那里,就是在他们周围汇集了如此众多的芳草。“众芳”是比喻贤臣,有才能之臣。就是在三王当权的时候,有许多人才聚集在他们周围。“杂申椒与菌桂兮”,“杂”,当动词用,就是杂用,兼有。“申”,按旧注是地名。“椒”,指花椒树,是一种香木。“菌桂”,指肉桂,也是一种香木的名字。还是用香木芳草来比喻人才,就是他们可以兼用各种人才。“椒”,“菌桂”都是比喻德行美好、有才能的人。“岂维纫夫蕙苗”,难道他们只是编织蕙草和白芷草吗?“蕙”“苗”这种香草也是指人才。“纫”,编织的意思。难道他们只是用蕙草、白芷这些香草,只是爱惜这些香草,而不爱惜别的了吗?就是他们在当朝的时候是大才也用,小才也用,极能延揽人才,那时正是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因此“纯粹”,政治清明,而且当时国家强盛。诗人还特意地举出历史上不拘身份提拔和重用人才的一些例子,如诗中举出筑城的奴隶传说曾受到殷王武丁的重用。曾经做屠夫的吕望(姜太公)被周文王所提拔,还有商贩宁戚做了齐桓公的贵卿,等等。他写这样一些历史上能够不拘身份来选拔人才的例子,表明他反对世卿世禄的不合理制度,赞成从社会下层来拔举人才。在当时这是一种进步的,开明的政治主张,是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这种举贤授能是“美政”的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屈原“美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修明法度,就是要求包括君主在内的上层贵族统治者都要遵循法度、遵循规则来办事,反对他们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如在诗中屈原曾揭露说:固时俗之工巧兮,佰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固时俗之工巧兮”,“时俗”,指当时弥漫在楚国上层社会的风俗。“工巧”,善于投机取巧的意思。“俪规矩而改错”,“佃”,违背的意思。“规”,圆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这里是表示原则、法度。他们这些人总是违背法度。“改错”,“错”,同“措”,改变一些正当的措施。这句话是说,他们总是违背原则,违背法度,另搞一套。“背绳墨以追曲兮”,“绳墨”,古代匠人画直线的一种工具。他们总是背离正道,而“追曲”,而走邪门歪道。“竞周容以为度”,“竞”,争着。“周容”,苟合求容,就是互相包庇,互相吹捧。“度”,常规。“以为度”,以互相包庇、互相吹捧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常规。诗人对于他们那种争权夺利,贪婪嫉妒,倚仗权势,蔑视法度规矩的行为是非常愤恨的,因而他主张修明法度,要他们“循绳墨而不颇”,按照法度办事而不要偏离(“颇”,偏离)法度,这样来改造楚国的黑暗现实。对于楚王,诗人也同样地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要遵守法度。诗人曾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告诫楚王说,历史上许多王朝的破败都是由于君王“康娱以自纵”(寻欢作乐,放纵自己),“纵欲而不忍”(放纵自己的情欲而不能克制),而立国长久的君王都是“俨而祗敬”(对国家的事业谨慎、不敢懈怠),这样的人才能享有长久的统治。他认为这样一些历史事实就证明了一条真理:“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意思是说,上天公正无私,要看谁有德行才给他帮助;只有那种德行美好的圣君,才配管理天下,享有天下。这些诗句虽然假借天意来说话,但他强调的是君王必须谨慎行事,要求他们必须遵守法度,不能胡作非为,否则的话就会天怨人怒,要丢失天下。屈原的这些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都反映了他与当时楚国腐朽旧贵族势力的对立,表达了他革新政治的要求。应当说,他的“美政”的两个内容,在当时都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

    二,从《离骚》中可以看到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屈原的《离骚》,表现了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篇长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诗一开始就表现了诗人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表现了他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意思是说,他并不计较个人的荣辱祸福,他所担心的只是国家的存亡,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刻的关怀。他又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意思是说,他愿意一马当先,为祖国开辟一条走向富强的道路。当他受到旧贵族的谗言而被楚王疏远以至于被流放以后,他仍然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他总结历史上成败兴亡的教训,以古论今,以古代的事情来论述当时楚国的现实,希望楚王能幡然悔悟,希望楚王能够奋发图强,能够做一个中兴之主,使国家能兴盛富强起来。而且诗中还表现出,他明明知道所谓“鲧婞直以亡身”(鲧就是因为过分的刚直,所以惨遭不幸),“謇謇之为患”(说忠言是要遭殃的),可是他坚决地拒绝要他明哲保身的劝告,始终是“忍而不能舍也”(一再地克制但也仍然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我们知道,在“楚材晋用”的战国时代(所谓“楚材晋用”,就是一个士人在本国,比如楚国,呆不下去,他可以到晋国去做官,在当时这种现象还是习以为常的),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在本国实现自己的抱负,尽可以到别的国家去找寻自己的出路:但诗人屈原却始终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一步。因此,他在《离骚》结束的时候就奏出了热爱祖国的最强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绝对不愿意,也不能够离开自己的祖国,虽然他知道祖国的现实是那么黑暗,对他可以说是存在着许多危险,而实际上他也吃尽了苦头,他已经是被放逐,但他还是不能离开他的灾难深重的祖国。而且从诗中看,那怕是在幻想中离开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真是感人至深。所以,我们从《离骚》中可以感受到屈原的那种非常深沉、非常热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表现了伟大诗人屈原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离骚》中最使我们感动的,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两点以外,还有诗人坚持理想、坚持操守的伟大精神。诗人曾经揭露当时楚国上层社会的现实说:“凭不厌乎求索”,腐朽贵族总是不厌其烦地追求名利;又揭露他们“各兴心而嫉妒”,说他们在心中充满了嫉恨之心,嫉贤害能之心;说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溷浊”的,是“幽昧以险隘”(“险隘”,指是非不分,令人迷惑,眼花缭乱;“幽昧”,指昏暗),而且当时社会上到处是贪得无厌,结党营私,苟合求荣,一片溷浊,一片黑暗。但诗人却突出地表现出他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始终保持着他的坚贞高洁以及正直光明的德行。诗中写他始终严格地约束自己,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在生活当中是各有各的爱好的,但是修养德行却是我习以为常的,是恒守不变的。可以说,诗人屈原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虽然屡遭挫折,但愈是挫折,他的这种品质愈要发扬。诗中写:“芳菲菲其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菲菲”,形容香气,如现在所说“香喷喷”的意思。“亏”,亏损的意思。就是充满了香气而难以亏损,比喻他高洁的德行。“芬至今犹未沫”,“沫”,指散失。香味到如今仍然没有散失,是说品质、德行虽然受到群小们的嫉妒,很多谗言诬蔑他,但他仍然坚持操守,保持自己的高洁。他曾经指斥那些中途变节的人说:“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这样一些诗句都是对当时变节的人的一种斥责。“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我原来以为兰这种香草是可以倚仗的,可是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羌”,发语词。“无实而容长”,只是外表好看,实质上都是靠不住的。“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本来都是香草,但它们却在黑暗社会的影响之下,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本质,把自己原来的德行变成秽臭的,不芳的。“荃蕙”,本来也是香草,但最后化为很普通的茅草,也是失去了自己的香味。这些都是比喻变节了。“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是说他曾经培养了许多人才,希望他们将来能够为国所用,可是这些人:于中途都起了变化,变质了。他觉得这些人即使“萎绝”掉也没有什么可伤的,我觉得最使人悲哀的是,本来是香草但化为芜秽。面对着这种种的黑暗势力,诗人却表现出决不妥协、决不调和的斗争精神。他反复表示要为自己认定的理想坚持到底,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心中所认为对的、善的,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表示自己的坚决性。他又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溘死”,忽然受害死去。我宁可忽然受害死掉,或者被放逐,但是“余不忍为此态也",我也不忍和他们表现出同样的丑态,表现出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又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我惨遭不幸,受到“体解”的酷刑,我也不会变化的,难道我的心是受到惩戒就可以变化的吗?最后他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既然没有人能跟我——起在楚国实现理想的政治,那么我就象彭咸一样去死。诗人也果然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誓言,他宁可保持节操,殉于自己的理想,也决不中途变节。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认定目标,一往直前,至死不悔的精神,是屈原留给后世的伟大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为进步、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们。这是《离骚》这篇长诗中所表现出主要思想的第三点。

    《离骚》的艺术特点。《离骚》在艺术上也是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的。关于它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我们也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来说:

    一,在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众性的创作。我们在前面曾经讲到过《诗经》,《诗经》绝大部分是属于民歌作品。民歌作品就是无名氏的作品,是经过口耳相传,由集体创作出来的,是群众性的创作。一般说来,最早产生的民歌,它们内容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由于是集体性的创作,因而还缺少能全面反映诗人性格的作品。《诗经》中应当说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不能说那些作品没有作者的个性的闪耀,但是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的烙印的,却还没有。在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屈原的《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这篇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诗篇,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的塑像。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因而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诗人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屈原出现以前,中国的诗歌还基本上属于民歌的时代;只有当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开始出现诗人,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个性的诗篇。

    二,《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我们前面讲中国古代神话的时候,曾经讲到神话主要是用幻想的形式来反映现实,它是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有这样的特点:它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地表现作者由于社会现实的刺激而进发出来的激情,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的强烈的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的精神。而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正具有这样一些显著的特征。我们前面讲到,《离骚》—诗按照它的篇章结构,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离骚》的前半部分,着重于对于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的描写。但就是在这一部分中。诗人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把自己生活上的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出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地呈现出来,启发人们的认识,给人们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们向善向美的心灵。

    在长诗《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他的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周围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了诗人卓绝的苦斗精神。在《离骚》的这一部分,诗人特地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了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想象把这样一些古代的神话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的情节和美丽的画面。也就是说,诗人用神话性的想象来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对真理的追求。在诗人的笔端,出现了许多神话中的人物。在这篇长诗中,当他向重华陈词以后,由于他觉得得到了重华的肯定,他就要上下求索。下面一段就写他到处遨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戎兮,  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我们看,在这一段里就出现了许多神话的人和物。比如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及凤凰、飞龙等,这样一些神话里的人和物都是供他自由来驱使的。另外还出现了一些神话中的地名,所谓县圃(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有一个悬在空中的花园,叫“县圃”),还有崦嵫(崦嵫山),咸池,天津(指天河的渡口),不周(不周之山),这些都是神话里的地名,都是他想象中所到的地方。我们看这样一些描写,其想象之大胆、丰富,是古今少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运用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但是又不受原来故事的拘束,也就是说,它不像后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常常引到古代一些神话,但当作典故来用。可是在《离骚》中就不是这样,他不是把那些故事当作典故来用,而是把那些神说中的神和神物作为活生生的形象来参预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这说明诗人已经通过一番自由的想象加工,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情节,并且使这样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服从于他所要表达的新的抒情的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总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使幻想更加自由了。如诗歌的最后一段,写他驾着鸾皇、凤鸟飞向天空,可以说是一路车马喧阗;当转道昆仑,行经流沙,指向西海的时候,突然间驻足在楚国的上空不忍离去,因此就把全诗推向一个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操。例如诗歌的最后一段这样写: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暗蔼兮,呜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  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软而并驰,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兮,韶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晚夫旧乡,仆矢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我们看,这一段可以说把整个诗歌推向了高潮,非常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信念,这样的艺术效果如果不借助于神话,并且把神话素材加以重新改造、重新构思,那是很难以达到的。

    高尔基曾经指出过,所谓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利用幻想、虚构以至于神秘主义来歪曲现实,粉饰现实,引导人们与现实中的不合理的事物相妥协,或引导人们逃避现实。比如我们前边讲到庄子,庄子散文也是有很大的幻想性,但他是属于消极浪漫主义的,引导人们逃避现实。可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虽然同样也带有幻想、夸大和奇特色彩的,但在根本内容上仍然是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引导人正确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合理事物的反抗性。而屈原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范例,是我国文学中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个远祖,这是十分值得珍贵的。

    三、《离骚》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离骚》的形式是吸取和借鉴了南方楚地的民间歌曲而成功的,但是它也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的新体散文的笔法。它打破了《诗经》四言的形式,把诗句加长了,结构也扩大了,既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离骚》把事实的叙述和幽独的抒怀以至幻想的描写这样几方面交织在一起,因此它是波澜壮阔而又非常完美生动。另外。我们从《离骚》这篇诗的语言来看,这篇长诗采用了大量的方言和口语入诗。用得最普遍的是“兮”字,“兮”字古代的读音是“呵”,是一个感叹词。“兮”就是在当时民间的诗歌,特别是楚地的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的词汇。这样一个语词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另外,《离骚》整篇诗文采是非常绚烂的,比喻也是非常丰富的。全诗每一部分可以说都是非常优美动人,而合起来又是一个结构宏丽、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对人们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评论屈原《离骚》,说《离骚》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另外他又说:“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意思是说,《离骚》的影响比《诗经》在历史上的影响还要大一些。可见,鲁迅高度旨定了《离骚》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上就是我们对《离骚》这篇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我们知道,《离骚》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不朽之作。但我们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对这篇长诗从头到尾逐句逐字地进行讲解。同学们可以利用《作品选》里的注释,把全诗读一读。估计大家读这首长诗的时候会遇到两个困难。一个是语言的障碍,《离骚》中有不少生僻的词语,特别是他还用了相当数量的方言词汇(楚地的方言),这些方言词汇即使在一般的古代汉语中也是不常见的,因此它的语言障碍会大一点。另外诗中还写进了大量的植物的名称,用了许多香花恶草作比喻,作象征。那些植物的名称往往也不是现在我们通用的,也必须看注解才能知道。除了这以外,特别在诗中还引用了许多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古代历史上的故事,诗人借这些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理想,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我们必须依靠注解仔细地阅读,才能逐句逐段把它读懂。我们看,《离骚》语词方面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其次,《离骚》除了语言障碍以外,由于它篇幅长,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因此对于全诗的思想脉络有时不太容易掌握,这一点希望大家在熟读的基础上,首先要抓住全诗的中心思想。《离骚》是诗人自叙生平的一篇作品,他主要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热爱祖国的精神。但是诗中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出来的,而主要是通过两方面的具体斗争的内容来表达:一是写他与腐朽贵族政治集团的斗争,一是写他自己思想上的波折,也就是写他在严峻的环境之下,与自己思想里的脆弱一面进行斗争,简要地说,也就是思想中的自我斗争。因此,就整个诗篇的结构来看,我们必须把它分成两大部分。从全诗的开端“帝高阳之苗裔兮”,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我们把它看作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他在楚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段经历。诗中写起初他满怀信心地要在楚囤革新政治,并且为革新政治培养了人才,他一心要辅佐楚王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中兴之王,使国家政治走上正轨,走上富强康乐之路。但是,诗中写由于群小从中破坏,由于怀王的动摇,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遭到了挫折。于是在第一部分里,他谴责了楚王的反复无常,他哀伤他所培养的人才的变节,揭露了旧贵族的颠倒是非以及对他的残酷的迫害。同时,在诗中他也坚决表示,决不与旧贵族势力相妥协,他要保持自己的洁白之志,至死不变,决不同流合污。上面说的就是这篇长诗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但在政治上斗争失败以后,也就是遭到诬陷、排挤以后,他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呢?何去何从呢?于是全诗就过渡到第二大部分。诗中假设了女媭、灵氛、巫咸这样三个人和他的对话,这实际上是写他在严酷的斗争中,自己的一些心理状态。这样一些人物和他的对话,照我们看来,不一定实有其人,也不必实有其事,而是为了具体表达他的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过程而假设的。诗中写女媭用亲人的身份来关心他,体贴他,劝他放弃那种耿介,刚直的性格,采取所谓明哲保身的态度,为了怕他遭到杀身之祸。但这与屈原的思想操守是完全相反的。当女媭劝告他以后,屈原接着写到重华那里去陈词,他回顾了许多历史事实,以古鉴今,加以否定,把明哲保身的这条路加以否定,表示他自己的主张并没有错,决不能放弃原来的操守。接着下边又假设向灵氛问卜,向巫咸求教。灵氛和巫咸都劝他出走,离开楚国,他在楚国得不到信任,而且反而遭到迫害。灵氛的话是这样说的,“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地方没有芳草呢?你何必老恋念着你的故乡呢?你可以离开楚国嘛,劝他到国外去寻找出路。巫咸更劝他要抓紧时间,要快走,说“及年岁之未晏”,趁他年华还没有晚,到各处去找可以合作的人。最后就写屈原自己下定了离别的决心,于是写了一大段在想象中出走的情节。在想象中,也就是浪漫主义的幻想中,他构思了驾着飞龙,乘着瑶车,开始远行的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当写他在天空中遨游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祖国,看到了故乡。这时诗中接着写,赶车的人于是非常悲伤,为他驾车的马也扭头踏足不肯再继续前行了,诗歌写到这里骤然而止。因此我们感到那种无限的爱国深情似乎仍然弥漫于整个宇宙之间,他对于祖国的衷心的热爱,不能须臾脱离的诚挚强烈的感情,最后得到了最完满的表现。上面我们把屈原《离骚》的脉络向大家重述了一遍。因此我觉得,我们只要抓住《离骚》这篇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它构思上的一些特点,就可以把脉络理清楚,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篇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