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嘴说濮阳:走近街头剃头师,可能再无接班人

 濮上新语 2021-06-29

走在城市的街头,我们偶尔会碰见正在为他人理发的路边摊。他们的设备很简单:剃刀、推子、剪刀、脸盆等;他们的顾客也很有特点,一般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收费不高,洗头、刮脸加一块才不到5块钱。他们就是街头剃头师,也被称为“剃头挑子”。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他们的世界:一群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却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古老职业。

剃头挑子正在为顾客理发

文 | 洪博 夏喃

大嘴说濮阳微信号:hb-talk

仲夏之日,阳光灿烂,濮阳街头,车水马龙。

在老城某社区的院墙外,马路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用一些简陋的工具在为老年人理发。这些老年人穿戴很整齐,语言表达很清晰,看来都不是经济困难之人,更不是进城打工族,但他们为什么选择在街头理发?他们为省钱吗?他们不怕热吗?不是。他们真的只是图个方便,几个老人异口同声:方便啊。

康师傅正在为老人剪发

正在为老人理发的剃头师傅姓康,今年62岁,祖籍内黄中召。儿女在老城做生意,买了房,安了家,康师傅也就跟着到了濮阳县老城。

人民公社时代,老康是生产队里唯一的理发师,他不用下地干活,主要职责就是为大家伙儿剃头。他靠剃头赚取工分,他靠剃头养家糊口。30年时光荏苒,老康也记不清为多少人理过发、刮过脸。

老康说当年他的手艺在公社里面是最好的

小编是一个80后,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理发店,父母都是在逢集市的时候给带到集上,硬摁在座位上。那时候,哭是没有用的,因为当剃头师傅把你摁到水盆子里面的那一刻,你就不当家了。爸爸小时候吓唬我们说,谁要是不听剃头师傅的话,剃头师傅会拿剃刀割我们的手,这种诅咒一直伴随到我20岁。

不逢集的时候,剃头的师傅会用自行车驮着煤火炉,走村串乡剃头——“剃头喽”,声音洪亮悠远。那时候的人们都很单纯,到饭点了,一看剃头师傅还饿着,就顺便给剃头师傅端一碗饭。大家你说我笑的沉浸在剃头的快乐中。逢年过节,剃头师傅都会很忙,周边的群众对他们也很尊重,大家伙儿排着队,一个一个来,根本没有人插队。剃头也都是先紧着老年人,最后才轮到小孩儿。

康师傅的工具箱

康师傅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只有几把剃刀,2个剪刀,2个推子,一小瓶机油,两个梳子。这些工具伴随了他30多年。老康说:用着顺手,不舍得扔,所以就一直留着。

现在装修豪华的理发店遍地开花,类似老康这样街头巷尾的剃头挑子的生意也渐渐没落了。前来理发、剃头的也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不愿意上理发店的老人。

老康正在给客人洗头

老康说别看理发刮脸很简单,其实这是一个技术活。现在很多理发店的年轻人,只会剪头发,大部分都不会刮脸。为什么现在老年人都不愿意到理发店?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理发师理完发之后不给他们刮脸、刮胡子。

老康说,在过去,剪完头发,你不给人家刮胡子、刮脸,是要被骂的。这是一门营生,谁也不敢粗心大意。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大家都学会了”偷工减料“了。

老康在给客人刮脸

老康的儿女很不愿意老康出来理发,但是老康却闲不住。老康说:”我在这里定点剃头,很多老年人都养成了习惯,万一哪天,我不来了,他们找谁理发去?“

老康今年62岁,干起活来手脚没有以前那么麻利了。的确现在剃头挑子的师傅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年轻人估计没有人愿意站在街头等客人,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给人理发。街头理发人,这也是特定时代下的特定产物。用不了多少年,街头的剃头挑子势必面临消逝。

老康给客人洗头中

小编在老康的摊位前待了30分钟,不停有老年人过来理发。他们好像和老康很熟,都是插科打诨的在聊天。路上的行人聪聪而过,不时会有年轻人瞟上一眼。马路对面的理发店门口,一群年轻的理发师正在伴随着歌曲跳舞。

理完几个头发,老康累的满头大汗。他停下来,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拍摄照片?我说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了解你们这个行当。他有点羞涩的说了一句:”谢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会淘汰一些曾经风靡的行业。“剃头挑子”这个古老的职业正在现代化社会的浪潮中消失殆尽。然而,在小编看来,古老的职业被历史淘汰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职业背后的行业道德、历史人文,却需要我们当代人好好学习,好好继承!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陈小喵


主要业务:软文营销、危机公关、话题传播、文案策划、公众号运营、新媒体辅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