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一高生用“实力”验证:“走捷径,才是最致命的陷阱”

 木子默 2021-06-29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文/签约作者:酒窝郭春

01

多地高考已经结束了,很喜欢一句话,努力过了,不管考得怎样都是成功。

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一辈子美好的回忆。

然而今年的高考现场却有了这样一件不光彩的一幕,湖北一位高考生用“实力”验证了“走捷径,才是最致命的陷阱”这句发人深省的话。

事情经过,简单复述一下:

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下午的数学考试,该高生自作聪明,在进入考场前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接受考场安检时高举双手,就避开了安检,蒙混过关,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

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然后拍题,于开考46分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上,试图寻求答案,被小猿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

事情曝光后,网传截图可以看到,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了该考生名字与座位号。

或许这位考生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可他忘了这一点,任何心思不纯,徇私舞弊最终都难逃火眼金睛。

你以为的捷径其实都是死胡同。

02

不走正道,歪门邪道,最终都要用翻倍的代价买单。

高考这样全民关注的重大场合,惩罚更是来得快和更加严厉。

湖北这位考生作弊事发之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考试办公室连夜迅速处理这件事情。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清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第九条规定,该违规考生被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还会作出进一步处理。

监考人员也难咎其责,当事监考人员高考监考资格当时立即被停止,区纪检监察机关将对相关人员失职行为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为什么考场还能联网,这也是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在的说法是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导致该考生能用手机上传考题。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组成专班调查此事,如果确定是他利用无线电设备发射作弊的话,会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该考生也承认了自己的作弊行为。承认、接受处罚这是当下他该做的正确事情,人生很长,认识错误。

以此为诫,人生到此不是终点,依然是起点。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为了高考,所有考生都不易,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经历过和没经历过的人都感同身受。

因此对于湖北作弊考生的处罚,网上也有很多议论。

的确,我个人认为他是个可恨,又让人心疼的孩子。

十年寒窗苦读不易,所以有人心生怜悯,所以说只取消他当科成绩就好了。

有说就应严惩,他们还举例说,这点处罚和历史上的科场考试舞弊案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有网友举例说,康熙年间,辛卯科场舞弊案。主考官被流放,副主考官被处决,作弊考生被处决。雍正年间,俞鸿图舞弊案,考生被腰斩。咸丰年间,戊午科场舞弊案,主考官和考生都被处决,其中主考官还是两朝元老的一品大员。

普遍的说法是任何作弊都不被允许,作弊严重影响教育公平,不仅是对别人努力的亵渎,也是对自身人格的错误引导,万万不可取。

03

对于从严从重从速处理,绝大多数人都是赞成的。高考涉及公平公正,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网络上对这名湖北考生的谴责和判罚量刑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因作弊毁掉了多年来的努力,对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这样的代价太沉重了。

而且作弊直接会被记入个人档案,这个档案是要跟随自己的一生的,有了污点,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名誉坏了,现在人尽皆知,被人诟病可想而知。

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教人怎样做人。

人生不只一场高考,步入生活处处都是考场,真正的考场不在学校,而在社会。

人生没有捿径可走,投机取巧是死路,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你有多大碗就能盛多少饭,你有多努力,才有多少收获,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就是成功。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做任何事都应遵守规则。耍小动作、欺骗……都是伤人害己。

优秀不只有成绩,更是人格!

本文话题:人生没有捷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欢迎留言说说你对高考带手机进考场作弊这件事的看法。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