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和解少阳法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7-03

邪踞少阳,是指邪在少阳三焦半表半里,引起津气逆乱,筋膜失柔,胆流不畅的病理改变。

和解少阳,是根据邪在少阳病机拟定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为主证;常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为其辨证依据。由于甚广,很多证候,均无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亦可选用。

【病理分析】上述众多征象,就其病变本质来讲,大约分为四类,反映了基础物质和组织结构同病征象。

①卫气病变:或气郁化热,或升降失调,或气滞作胀;

②水津病变:津凝为湿,阻于三焦,随气上下,侵犯五脏;

③胆液病变:胆汁流通受阻,壅滞而呈胁下疼痛;

④组织病变:膜络受其影响失去和柔,出现疼痛、眩晕,干呕、项强等证。其基本病理,可用气郁津凝,筋膜失柔赅之。

【立法组方】少阳病变,每因受邪途径不同和津气凝滞微甚而有不同治则。

邪从表入,应和解表里之半;邪从上受,当分消上下之势。

先就邪从表入言之,多因正气不足,邪气才得乘虚而入。此证有正邪相争征象,理应助正祛邪;有寒热往来等半表之邪,又有口苦心烦等半里之热,须表里同治;有阳气郁结化热之象,也有津凝为湿之征,应当寒温共用;有清阳不升,也有浊阴不降,又宜升降并调。

根据这一治则,常常选用柴胡、青蒿、黄芩、青黛、半夏、生姜等药祛其外邪,清其郁热畅其气机,通其津液;人参、甘草、大枣等药补益元气,柔肝缓急。只有扶正与祛邪共用,表证与里证同治,清宣与温化并行,升清与降浊同施,才能兼顾病变各个侧面。这种配方法度,不同于汗、下、温、清诸法,所以称为和解少阳。方如小柴胡汤。

次就温邪上受言之,邪随呼吸之气而入,由肺传入少阳三焦,影响津液流通,阻碍卫阳外达郁结化热,每呈湿热征象。湿为阴邪,治宜温化;热为阳邪,法当清透。温化湿浊是调理自身生理功能;清宣热邪是消除外来致病因素和发越自身阳气郁结所化之热。只有寒温共用才能兼顾湿、热两种性质不同病变。

治疗少阳三焦之方,多呈寒温共用配方法度,这一治法有上清下渗之功故又称为上下分消法。如蒿芩清胆汤既用青蒿、黄芩、青黛等药清透热邪,展其气机,又用半夏、陈皮、茯苓等药燥湿、芳化、渗利以祛其湿即是。

综合上述邪从表入,则和解表里之半;湿阻三焦则分消上下之势,一经一纬,反映了三焦病变的一般治疗规律。

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二方,按照传统认识都以为是治足少阳胆经主方。其实,两方均应着重联系手少阳三焦分析,才能扩大应用范围。由于两方所治征象涉及五脏六腑,只从胆经分析,有些征象的确很难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