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的乘数效应

 秦淮明月河畔升 2021-07-04
图片
    财务硬核知识 / 财务管理思维 / 财务实操应用
软技能打造 /格局视野提升
自严自语
自严自语
价值创造,智慧分享。专业洞见,细节精炼。
4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巴菲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用公式表达一下:

V= V×(1+X%)t

V0是此刻的价值,大到一个公司的市值,小到你刚存进余额宝里的一笔零钱。Vt是未来某个时刻的价值,t是时间跨度,若以年为单位,就是t年之后。X是增长率,假设增长率为8%,那么9年之后价值会翻番;若增长率提高到12%,则只需6年就可以翻番。这里有个72法则的定律,有兴趣的可以读我以前的介绍。

扩展阅读:72法则

如果你在30年前,以每月100美元定投的方式买可口可乐的股票,那么今天的股票市值将会超过25万,年化收益超过10%,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复利背后的魔力是时间,时间可以带来财富的倍数效应,由此我想到了那个表示“倍数”的英文词“times”,它恰恰是“time”的复数形式。仿佛英文造词先生早已知晓这条定律似的: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只要持有一定的“时间”,必定会带来“倍数”增长效应。
 
我曾参加过很多并购案的尽职调查与公司估值测算,其中最常用的企业估值模型,就是DCF现金折现模型。一个公司的企业价值,60%以上来自它的Terminal Value(终值)。

比如模型中有10年的预测现金流,前10年的折现值为300亿,第10年的现金流假设是40亿,若给定一个3%的复合增长率,在加权资金成本为10%的情形下,那么它的终值就是40亿/(10%-3%)=570亿,占到总值870亿的65%。
 
最近Tesla的股价疯涨,从感性层面,是一堆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故事在激发想象空间;从理性层面,还是这个以时间复利为逻辑的现金折算模型在作怪。半年前美国长期国债接近为0时,它的资金成本非常低,低到与增长率基本持平时,上面的终值计算的分母无限接近0,终值接近无穷大。

也正因如此,当美国长期国债(等同于无风险收益率)上调1.6%时,这个模型的脆弱性被彻底放大了,于是Tesla的市值在1个月内缩水三分之一。国债100多个基准点的震荡,会带来如此大的估值修正,背后就是时间的复利力量在起作用。
 
时间的力量之大,在商业上体现为竞争壁垒的门槛,所有的竞争壁垒,归根结底都是时间壁垒。刘润老师在他的商业通识课里,将构成竞争壁垒的护城河归成了以下四类,为方便大家理解,我做了一张简图。
图片
I(Intangible),诸如专利之类的无形资产。每一项专利都是长年累月的不断试错积累出来的,像制药行业的专业保护长达20年之久,可见其之前投入的时间有多长。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C(Cost Advantage),成本优势。这里指的是体量大到极致之后产生的规模效应。像沃尔玛能打出“方圆三英里最便宜”的承诺口号,靠的是它对供应链的深耕,别的不说,建立一支庞大的贯穿全美的运输车队,这需要花数十年的耕耘布局。同理,美国想把制造业迁回本国,却发现中国的优势,特别是以深圳为基地的电子产品快速量产的供应链基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S(Switching Cost),迁移成本。像微软这样的产品,bug再多你也不会换,为什么?其实微软在与大学的合作项目中,早早地将它们的语言嵌入到计算机实验室中了,将来想换就难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越难迁移。

N(Network Effect),网络效应。淘宝、微信这些做平台的。一旦成为用户的共识平台,竞争者想进入的门槛大到不可想象。但是做平台是要花时间培育共识的。阿里巴巴花了十年时间才让他们那个面相长得有点像外星人的创始人看上去不像个骗子。
 
可见,这构成竞争壁垒的四大利器,无一不是构建在时间要素上的。
 
时间的威力如此之大,那么作为个人或组织该如何用好这个强大无比的杠杆呢?我根据个人的探索实践,在此提供一条参考的思路:早早启动。
 
在《如何学习》(How We Learn)一书中,作者揭示了一条隐秘的大脑工作原理。一旦我们的意识给潜意识发布一条指令,我们的潜意识便会用它独特的方式悄悄工作,比如梦中会用白天背过的单词与人交流。

图片

我们在做一项大的计划时,常常会觉得还没准备好而推迟行动,但根据这条原理,不管准备到什么程度,先启动起来,因为启动的信息一经发生,潜意识就开始工作了,我举一些实例吧。
 
  • 写回忆录,不要到退休后,现在就启动。这样在遇见事情时,潜意识会冒出一条推送信息给你:这条可以成为某个篇章的某个素材。不然,别说等到退休,去年你见了哪些人,遇见过哪些有趣的事,恐怕你都回答不上来

  • 公司项目,不要等人员到位系统上线之类的外界因素,现在就启动。十年前我做过一个将关账从8天降到3天的项目,因为年初我向部门做了宣告,于是总账会计们会带着这个项目视角来观察日常的改进机会。比如,在算折旧费用时是以估算的方法,突然会冒出一个念头,最后一天的加班工费核算为何也不用估测呢?这样可以免去2天的等待。

  • 跨界学习,不要等公司给你一个转岗的机会,现在就启动。当你将“我要跨界”这个念头“叮”的一下传给潜意识时,潜意识就会为你悄悄留意各种可能性。比如在一个讲座上听到某个大咖讲他成功的跨界经历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在茶歇期间与他互动,你以为你是有意识地自主发起这场交流的,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在后台给你推送了一条信息:去,上洗手间时跟着他的脚步一起与他聊上几句。


荣格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若不干预,我们的一生将由潜意识控制。我写这组英文词系列就是用的这个“早启动”方法。五年前,我在斯坦福学习时,在与项目Dianna教练交流时,谈到我做培训课时常用一个自制的礼物:用52条“成语新说”做公众号扑克。当时Dianna看了精美的图片,不经意说了一句:要是英文的就更好了。受此启发,我当下启动了一个项目:做一副英文双义词词条释义的扑克。
 
这个念头一经开启,我的潜意识便像一只八爪鱼到处抓取相关联的信息。比如,美国大选之时,看着美国总统难产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了“Deliver”这个词的“快递”与“生产(婴儿)”两重意思,就写了一篇文章:英文话热点 | Deliver:美国政府,原来只是一个送快递的!(点击蓝色字体阅读)
 
五年后的今天,写完这篇,正好凑齐了52个词条可以做成一幅扑克了。我会与“成语新说”扑克一起推出,下次朋友聚会开打“拖拉机”,可以嘚瑟一番:来,用我的扑克。
 

做扑克,算不上什么成就,顶多是将灵魂经营得有趣一点的小摆件而已。但是时间这个强有力的杠杆,却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对待,早早确立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然后马上启动,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