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竹洛坝(外两篇)

 淮阴语文 2021-07-05


风雨竹洛坝(外两篇

□陈静

       风雨竹洛坝

竹洛坝水利工程气势恢宏,是淮安市乃至江苏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由渠首泵站、翻水闸、总干渠等新旧设施组成,交替使用。新工程规模宏大,旧工程沧桑斑驳,是五十年前建造的。它调度中运河水入总干渠至淮阴枢纽,全长22.2公里。2004年7月,自竹洛坝到淮阴枢纽全域被省水利厅划定为中运河淮安调水保护区(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总干渠北岸的旧翻水闸是50年前通往上游泗阳的唯一通道,后来两县用水发生矛盾,泗阳县不给用水,切断了通道,翻水闸就堵了,如今旧址还在。为彻底解决矛盾和后顾之忧,淮阴区就新建了竹洛坝水利工程,为民造福一方。


 竹洛坝灌区水利管理所里的水杉高大挺拔,总干渠河塘边垂钓者悠然自得,通往大运河的水有点浑浊,向东汩汩流淌。初秋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堤坝上的梧桐树主干树围足有两米多,树冠浓荫蔽日,树下三五老者在聊天小憩。
      梧桐
在古代诗词中代表相思,梧是雄树,桐是雌树,同根共生,同荣共亡,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梧桐树也叫凤凰树,取“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相信竹洛坝水利工程讲世代造福淮安人民。

站在凤凰树下留影纪念,期待来日再游故地。

                        李口古银杏

拜访过姊妹银杏树后,在老朋友的带领下,嗅着沁人心脾的稻香,披着明媚的秋日阳光,又马不停蹄前往泗阳李口镇芦塘村七组,再去拜访一棵慕名已久的古银杏。也就30分钟的路程,说到就到了。
       远远地就看到一棵高大的枝叶婆娑的古银杏。刚到树下,只见一群男女老少在采摘银杏果。一位四五十岁的男子手拿竹竿,伸向树梢间,轻轻一抖动,噼里啪啦,银杏果漫天落下,男女老少一阵紧忙。看我们在观望,其中一人喊,你们也拾啊。我俩这才醒悟,赶忙拿来塑料袋也跟着捡拾起来,不一会儿,就捡了一小袋子。真是民风淳朴,大方热情。这是神树赐给我们的礼品啊。
       劳动过后,才有空虔诚地欣赏,准确的说应该是觐见神树。这棵神树在高台之上(原是大堆的一部分),被栏杆围住,南面有出入口。树龄有300多年,主干树围足有三米多,要两个男人合抱,树高有30多米,树冠直径有20多米,浓荫蔽日,郁郁葱葱,挂满果实。
古树从叶到果,惠泽世代乡邻,每每给人以“金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的感觉。在树丫上还系着很多红绸,那是善男信女的爱情宣言,患难夫妻的美好祈愿,晚辈对老人的幸福期盼,也是老人对儿女的殷殷祝福。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白果象征多子多福,白头到老,寓意吉祥。所以淮安民俗:儿女结婚除了红花生、艾叶、万年青,白果必不可少。
       和当地老人聊了些银杏的故事,听他们说这棵古树的白果不像其它白果树,结的果子不苦不涩,口感好。这也许是老树吸收300多年的天地精华所致吧。抚摸老树,感怀至极,留影纪念。感谢上苍!愿老树庇佑善良的百姓风调雨顺,如意吉祥!

刚刚觐见过神树,再环顾四周。真是神树的子民,得天独厚。神树旁的一户人家房前屋后一共有十几棵白果树,树上密密麻麻挂满白果,据说每年都要收获上千斤白果,吃不完就送亲朋好友或者卖掉。

       我们是远道而来,不能大大方方地捡拾,只能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拿好战利品,没忘记对这些大方善良的村民说声谢谢,打道回府。


 
八堡人家

拜访过古银杏,在回家的途中,经过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一群鸽子从蓝天飞过,刚一抬头,霍然见一牌坊,上书“八堡人家”四个大字,带着一份好奇,进去逛一逛。原来一个自然村落经过精心打造,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成片的意杨林,弯弯的木栈道,别致的草亭,碧绿的荷塘,悠闲的垂钓者,玲珑的客栈,便利的超市,整齐的白墙灰瓦的小楼,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国旗飘扬的社区服务中心等等,错落有致,匠心独运。加上时不时从头顶飞过的鸽子,处处氤氲着祥和宁静的气氛,让人流连忘返。
      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是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全村新建绿化广场5000平方米,公厕、路灯等各种公共设施齐全,全村完全是在原有的地形上加以建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势风貌与特色,成为一道亮丽的新农村建设风景线。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沿着原路返回,经过大运河三桥,看着略显浑浊的运河水,两岸葱绿的意杨,就像镶嵌着翡翠的银色丝带向北方飘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