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7-05

致虚极章,致虚极,守静笃。

虚极妙本,是唐玄宗对老子的道的形容。他说是人都天生禀受了这个虚极妙本,这一说法,显然又是大乘佛教所谓人皆有佛性的改头换面。虚极妙本好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所以唐玄宗说人在出生之后,由于外界事物的干扰,而使得这个虚极妙本离散了,不能自动对人发生作用。这里面有一个大矛盾。既然把虚极妙本说得那么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为什么在这里又是如此地软弱无力,对世间事物的抗干扰力如此地弱小?既然虚极妙本被干扰而离散了,所以人生的任务就是恢复它的本来面貌。这就是所谓的修道求道。但在人求道修道过程中,这个虚极妙本也是根本不来配合的,完全要人单方面努力去认识它,保持它。所以要说“致虚极,守静笃”。这里所说的“致”“守”,都是人的任务,而虚极妙本一点忙也不帮。

明太祖注:言致虚极无他,乃去妄想私欲以尽耳。守静笃,使坚守其寡欲之心。笃,至诚也,实也。

把心中的妄想和私欲彻底消除干净,就能让虚极到来。但妄想与私欲是很妗消除干净的。即使一时能消除一些妄想与私欲,它们还会卷土重来,向心灵的堡垒进攻,所以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坚守这块净土,这就是所谓的守静笃。但致与守,都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是为了个人的欲望。以欲去欲,本身就是自我矛盾,所以它是很难真正完成的任务。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万物都有生有死,生是始,死是终,到死时,都要归根。这是植物的规律。能否移用到人生上来?值得怀疑。死就是静,生则是动,生之动不去重视,反而重视死与静,这是老子思想与众不同之处。如果追求死之后的静,这对人生有何意义?人的重点,应是生与活。如果要反其本,就是返到死后的静,或者在生时就追求死一样的静,这样的生,也毫无意义。

明太祖注:君子之学道也,体天道而行四时之常经,是故处心虚极,以守静笃。其心以观循环者,故法天地也。所以云万物并作,然后观复。

天道与四时的常经是什么?难道就是所谓的虚极与静笃吗?不,绝非如此。明太祖也说以观循环,循环,是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生则动,死则静。所以应该动静兼顾,而不能只追求虚极之静。生与死,动与静,又是互相依赖的,相互比较而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了动与生,单纯的静与死,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静,应该是生动中的静,而不能是万物归根之后死寂式的静。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中国古代的思想,多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如这里所说的华叶芸芸,复归于根本,就是类比植物的生死循环,而移用到人生问题上来。植物花叶的死后归根,是自然现象,与人类生命的生死转换并无一致之处,所以这种类比是不科学的。尤其是把归根后的静叫做复命,这不是真正的人生之命,而是植物式的命。若道家的目的是要人复这种命,这种思想和认识,怎能称为常和明?若以这种常和明指导人生,其人就不必做任何事,坐等着归根的死寂就行了。而且这是最容易的事,只要不吃不喝,用不了几天就可归根复命了。

宋徽宗的注是要全其形生,全其形生,就是死后的归根,而不是生存。但他要去智,以此归于寂定。这比唐玄宗的死后归根式的静要现实一点。因为去智终究不是去掉生命,还要保存生命。智是什么?智就是用心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认识。去智,就是不关心人心之外的事物,人心根本不考虑外在事物,其心就归于寂定。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但这时的心并不是一片死寂,它还要“鉴天地,照万物”。从去智开始,到照万物结束,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循环。唯一的解释是,智是用通常的智慧观察认识万物,而鉴天地照万物的鉴照,则是用道。但道不是人心,用它如何鉴照万物?所以既照鉴万物,就不能不用心,而去智,就是不用心。这里仍有矛盾。

明太祖注:命者,以其有始有终,未常紊也。君子之守道行仁,犹四时而序之则道矣。所以复命者,物生而长,长而成,成而敛,敛则复命矣。比明年复如之,所以云常人能知常,则道明矣。

明太祖不讲寂静,他知道人的命有始有终,从始到终,是一个过程,不可任意紊乱。君子的重要任务是在生的时候守道行仁,使自己的生命符合道的原则,如此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归根之静的问题。而所谓的复命,则是完成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到长,从长到成,从成到敛,能按照道完成这一生命过程,才是复命。人来自自然,返回自然,这是生命的始点和终点。但在始点和终点之间,还有一个过程。是重视这个过程,还是重视过程两端的始点与终点,这就形成重大的分歧。明太祖是一种观点,唐玄宗、宋徽宗、清世祖是另一种观点。后三人总在强调返归自然的真静或寂静,而忽略生命本身的过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由于有了认识上的分歧,所以他们所理解的常道,也就有了不同的内容。唐玄宗认为,人心要虚静,虚静才能如空谷一样含容万物。但他所说的虚静,是排除了万物之后的虚静,为何虚静之后又要含容万物?这样一来,岂不是又不虚静了吗?唐玄宗所谓的明,也是在归根虚静之后的明,这种明的基础是对万物的拒绝认识。那么,他又要用这种明来鉴物,不是又来认识万物吗?唐玄宗推崇这种归根的静与明,但他的目的却是鉴物与容物,并且要以这种静与明为帝王之德,以此追求久享福祚和全天下的拥护和归顺。转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世俗之事中来了。

宋徽宗要追求“吉”。吉就是无患无祸,就是没身不殆。这是所有在位帝王的共同目标。然而他求吉的方法是去智之后寂静,以此寂静为常道,为真理,然后遵循这种常道与真理去行动,就能不妄生是非,不触自患。具体来说,他要实行天下为公的大道,不在治理天下之中包含一点私心,使得天下之人都乐于推戴他,顺从他的统治。这样来做帝王,就会吉而无凶了。

明太祖注:若或不知常,不知序,妄为则凶矣。所以知常者,容。知谓知常道也。容谓悦貌也。天下既悦乃公。若能执此公道而行之,则君天下也。善能君天下者,道也。既守其道,王无不善终者,故不殆。

事物都有其常理,欲治理天下,就要使自己的行动合乎事物的常理,并且符合事物本来的次序,这样才不是妄作,才会避凶得吉。如此治理天下,天下之人就会喜悦。这时帝王仍要注意执行公道。能做到这几点的,才可以君天下。这就是明太祖的逻辑。在虚极静笃的时候才能观照万物,但这也只能是观照而已,不能认识与分析它们。因为你没有任何的参照系来认识和分析所观照的万物。这就是强调虚极静笃者的内在矛盾。其另一个矛盾就是虚极静笃之时,再来观照万物,则使其虚极静笃不能再是虚极静笃。其第三个内在矛盾是观照万物而不能认识万物时,却称之为明,且自以为以这种明去行事就可终身无殆。若有这些矛盾在,则不可谓真正理解了老子的思想。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