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翠竹明月 2022-05-18 发布于四川

【细读《道德经》系列之第一章】

都说《道德经》第一章是最难懂的。确实,历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老子”。其实,这种情形是不正常的,根本来说,是不允许的。因为,老子只能有一个。我认为,只要先明确下面两个问题和联系全书解读第一章,就会大踏步靠近真实的老子。

文章图片1

第一,《道德经》的定位是什么?

给《道德经》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解读不偏离其主轴主旨。我把它定位为“侯王的治国守则”。

1、春秋末期,社会严重失序,战争频仍。老子究其根源在于统治者膨胀的欲望所致,因而提出了以“道”为终极依据的对治统治者私欲的道家学说,以图为改变国家昏乱的状态提供至治方案,具体落实为统治者的一些言行规范和守则。

2、全书的主题明显是治国理政,论述宣扬的对象是诸侯级别的侯王,而百姓的状态是治理结果的呈现。

3、书中确实有相当篇幅在论述哲学范畴“道”。但它只是作为治国理政的原理依据而出现的,不能视为主体。所以,《道德经》不能定位为哲学论著。老子思想为什么历来给人谈玄说妙的印象?就是很多人把它当作纯粹的哲学论著来看的流弊。原始道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翘楚,同样是经世致用的,特别讲究实际效用,与之相应的是其目标读者侯王的现实需求。简单地说,老子说的是积极的、正能量的人话,而不是消极的、不知所云的玄话。

文章图片2

第二,为什么第一章开篇要讲“道”和“名”?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举止都是以自己认知的道理作为依据和出发点的。而问题的关键是,所依据的“道理”,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预想的正向结果?现实里,人们依据自以为恒定不变的道理来为人处事,往往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所以,依据什么道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名,即名称,是人们基于对相关事物的认知及观念所形成的概念,可以说是最简短的道理,也是人们行为的根据,其导向是否正确,也至关重要。所以,第一章开篇第一句就要谈“道”和“名”的问题。

但凡中国古代成熟的社会学说,一般都会以四大层面的论述来构建其思想体系。四大层面是,第一层面的人,第二层面的事,第三层面的德(理)、第四层面的道(理的理)。在《道德经》里,“人”是统治者侯王。“事”是治国理政。“德”是无为、不争,等等。“道”是自然(不自生故能长生;无私故能成其私;无为而无不为,等等)。

这样看来,“道、名”在治国理政方面所涉及的道理,以及上面提到的“侯王的治国守则”的定位,直接对应的都是第三层面的德(理),是整部《道德经》的主要议题。如果不明白“道、名”是作为行为依据来论述的,解读时就会错乱百出,甚至不知所云。

文章图片3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译】

(人们往往以自己认定的道理和概念,来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我这里所讲的道理【道】,是可以奉行【可道】的。但是,我说的道理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非常道】。而概念【名】,表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知及观念【可名】,但是,我要指出的是,人们根据此概念采取不合道的行动之后,往往会得到与此概念相反的结果【非常名】。

(无和有,是我用以认知万物的两个基本概念。)无,我把它的含义界定为万物【天地】的开始状态;有,我把它的含义界定为万物的母体。所以,认知万物时,要一直保持“无”的观念,是想用以仔细观察和发现万物的精妙之处;也要一直保持“有”的观念,是想用以仔细观察和发现万物的界限所在。

这“无、有”两者,其实是同出一处而名称不同,并一同处在一种深奥无比的互动状态中,我称之为“玄”。“无、有”的这种深奥无比的互动作用,一再叠加,是生发万物众多奥妙的源头。

文章图片4

【道可道,非常(恒)道。】

我把这句话理解为:“我这里所讲的道理【道】,是可以奉行【可道】的。但是,我说的道理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非常道】。”

众所周知,通行本是把“恒”字全部置换为“常”字的。我们现在解读时,要把“恒”字恢复回来。毕竟“恒”说的是恒定不变,百分之百的事;而“常”说的是经常,大概率的事而已。两者不同。

“道”,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所以“道可道”,就相当于从本义上来使用“道”字,“可道”不是“可言说”。我们知道,老子是用“道”(路,具体的事物)来比拟“道”(抽象的哲学范畴)和“道理”(道的应用)的。先看第五十三章说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它的意思是,我们要到某个地方,老子指明的是大道,与人们平常认定和喜欢的捷径(小路)不同。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从具体事物的层面来理解“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路(道)是可以走的(可道),但我说的是大路,并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却到不了目的地的路(非常道)。”把比拟例子的含义弄清楚了,其确切的象征意义也就不难把握了。

“非常道”即“非恒道”。当把第一个“道”,理解为老子表述的“道理”时,那么,“恒道”就是人们认定为恒常的道理,其显著特点是人们以为其中的因果是必然的,是恒定不变的。比如,老子说的是“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人们认定的却是“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的道理,人们认定只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因,就必然有“成器长”的果,而且是恒定不变的,并据此而行动。老子称之为人们以为的“恒道”,老子断然指出,“舍后且先,死矣!”即一般的“恒道”是不合道的,是非常危险的。

文章图片5

类似的“非恒道”与“恒道”相对应的有: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有事可以取天下。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而无尤。

以智治国,其民难治-以智治国,其民易治。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伐者有功;自矜者长。

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则无余怨-有德司契,可以和大怨。

等等。

类似以上这些对应的“道理”,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在我看来,“非恒道”就是老子要宣讲的主打内容,同时也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恒道”进行了批判。

当然,如果把《道德经》定位为哲学书,就会把这句话解读为“道,如果是可以言说的,就不是永恒的道。”显然,这里把前后两个“道”字都作为哲学范畴来用了。其实,单就一句话来说,怎么解读都行,都能说出符合各自认知观念的道理来。如果你认同哲学意涵的解读,请联系全书,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表达出老子原话的用意是什么?

2、向侯王宣讲“不可言说的永恒的道”,能适应侯王的治国理政的现实需求吗?

3、“永恒的道不可言说”,那“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不是在言说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是不是在言说道?“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不是在言说道?老子是自谓“以此”而“知众甫之状”的,是不是在言说道?道不仅可以言说,而且还可以把握和依循,并落实为“侯王的治国守则”,老子干的就是这个事。

文章图片6

【名可名,非常(恒)名。】

我把这句话理解为:“概念【名】,表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知及观念【可名】,但是,我要指出的是,人们根据此概念采取不合道的行动之后,往往会得到与此概念相反的结果【非常名】。”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第二章提到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其中,“美”是赞美,“恶”是厌恶。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天下人都赞美同一种东西并都去追求时,就会出现令人讨厌的结果。”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全国人民都“东施效颦”的话,是一种怎样令人厌恶的景象?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事物有了好感的想法(赞美)之后,是有后继行动的;而推动其行动的逻辑“赞美-追美-得美”自认为是恒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美”在赞美者那里是“恒名”。如果只是少数人的行为,或许问题不大;如果多数人一致行动的话,就会出现与先前想法相反的结果,即厌恶。这时回看,原先的“美”,就“非恒名”了,变成了“恶”!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天下皆知”?因为,这意味着是国家管理层面有所导向导致的,显然与“不言之教”相悖,是不合道的。老子的意思很明白,在治国理政层面不合道的举措,导致“恒名”不恒,这才是“恒也”(非常奇妙,本来没有“恒”字的通行本,在第二章里,居然有“恒也”!可见,第一、二章的语意是紧密相连的)。

人们平常以为是“恒名”,但因为不合道而结果又是“非恒名”的情形还有以下这些:善转为不善、多则惑、福极转祸、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后三者参阅细读系列之第五十八章)

其实,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为:“名如果可以称呼,就不是永恒的名了。”这显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作解读的了。我一再试图去理解这句翻译出的话,说真的,不知所云!我还是想问:向侯王宣讲“永恒的名”,能适应侯王的治国理政的现实需求吗?如果“名不可以称呼”,那“道 、夷、希、微、大、小”是什么?如果“名不可以称呼”,那“始制有名”说的国家管理体制里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可以称呼的、明确的“名”,那怎么做到“知止不殆”呢?

文章图片7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无”来定义万物【天地】开始时的状态;用“有”来定义万物的母体。

这里谈到“无、有”,是第二章“有无相生”认知模式里的基本概念。这里先简略说一下。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自然”的;当人不起心动念时,世界即处于混沌的状态之中。那万物是怎么有的呢?老子不谈进化论,不涉科技,只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谈万物。比如,你看到面前有一个“杯子”,这意味着你从“生”的角度看去,同时看到有个“有(实体)”和有个“无(实体之外)”;也可以说,当你同时看到相应的“有”和“无”时,一个杯子就“生”出来了。

可见,有和无,是同一个具体事物同时生、同时在的两个组成部分。万物,不是具体的物,是总称。这句话是概括地说,“无”是万物(通行本作“天地”,应改回“万物”)“生”之前的状态,“有”是万物“生”之时可感知之共性。这是典型的形而上的抽象表达法。

文章图片8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意思是:认知万物时,要一直保持“无”的观念,是想用以仔细观察和发现万物的精妙之处;也要一直保持“有”的观念,是想用以仔细观察和发现万物的界限所在。

接着上面谈到的杯子,现实里人们看到的只是杯子的实“有”部分,而没有看到(其实是没意识到)其虚“无”的部分,以为前者是杯子的全部。这就大错特错了!万物都是各自“有、无”的对立统一体,加上第十一章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世界一直是它本来的样子,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错了,才有问题!所以,老子在这里说要“恒无、恒有”,就是强调“有无相生”认知模式的重要性。老子的重点是,通过“有无相生”认知模式运用到人的身上,重新认知自身的“有、无”,特别是让统治者升华自我认知,从而对治欲望、升华欲望,以图从根源上解决治国理政的问题。(参阅细读系列之第七章、第十三章)

文章图片9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无、有”两者,其实是同出一处而名称不同,并一同处在一种深奥无比的互动状态中,我称之为“玄”。

联系第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认为“一”是事物的整体性;“二”是事物内部的二元对立性,如有无、阴阳,等等;“三”是事物内部的二元及其互动性,可以称之为“玄”。为什么说“三生万物”呢?是因为“有无”的对立统一方式无限不同,而“生”出万物来的。比如,同样的陶土,可以制成碗,也可以制成盘子。这是通常的说法。但按“有无相生”的认知模式来看,两者的实质差异是“有无”的实际构成不同,也即“有无”的互动关系,稍有不同,所组成的事物即刻不同。这种情形显得神秘莫测,深奥无比。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子所谈的只是基于“道”来认知万物及其逻辑必然性而已,并不涉及万物具体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我相信,很多人是转不过这个弯的,还在自豪地宣称老子早就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了。等细读第四十二章时,才展开来谈相关问题。

文章图片10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无”的这种深奥无比的互动作用,一再叠加,是生发万物众多奥妙的源头。

这意味着,“玄之又玄”(“有无”的二元互动作用一再叠加)是因,“众妙”是果。很多人把这句话译得真是天花乱坠,说什么“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我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先说“众妙”是什么?老子是明确说了的,但几乎没人知道。大家看,“无为而无不为”,妙不妙?“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妙不妙?“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妙不妙?等等,“众妙”啊!不就在眼前吗?

再看,“玄之又玄”(“有无”的二元互动作用一再叠加)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历来没人知道,老子学说之所以被视为玄学,是因人们对此不得甚解而来。

我们要知道,老子讲“有无相生”的认知模式,重点是要以全新的“有无”来认知“人”的,特别是“统治者”。人为什么有问题?重要根源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以为可感知的、实“有”的自身,是自己的全部,而忽略了自身之外的“无”也是自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算认知到了自身之外的“无”,而“无”到什么程度?也是随着认知的不同而不同的。

就拿读书来说,一个人说:“我要为光耀家庭而读书”并付诸行动。这意味着,他对自身的认知是:“自身的有 及于家庭的无。”他的理想实现后,他又说:“我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读书”并付诸行动。这意味着,他对自身的认知提升了:“自身的有 及于天下的无。”最后,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正像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通过读书不断精进,突破自己(徼),提升自己(利),为更广大的集体做出了贡献(妙、用)。在他身上表现出的不断升华的境界,也可以说是他不断地叠加、升华自己的“有无互动关系”,从而使自己实现了巨大的、神奇的人生价值。从这个事例,大家就可以理解“玄之又玄”的具体意涵,它不但不玄乎,而且还极具正能量。

我在已发布的“细读系列之第七章”里提到,老子思想有两个硬核,一个是“以身为天下”的欲望升华模式,侧重于回答统治者自身保全的关切。另一个是“有无相生”的认知升华模式,侧重于回答实现统治者个人生命价值的关切。简单来说,老子要说服统治者“为天下”,理由之一,学习道,升华私欲,无私故能成其私;理由之二,认知“天下”就是自己(的无),前置私欲的升华,完全消融公私的界限,达至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境界。就拿“众妙”之一的统治者“无为而无不为”来说,无为的实质是没有源于私欲的妄作有为。当统治者体认到天下也是自己(的无)时,害百姓就是害自己!自然依道而无为,不会妄作有为;“为天下”与“为自己”是相互的,自然是大作为,甚至是“无不为”。这样,“玄之又玄”与“众妙”的因果就建立起来了。

【细读《道德经》系列。大家看,我这样解读第一章,是不是很清楚明白?而且整章语意与全书主轴、主题和主旨都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把它弄得很玄乎而不知所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