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墟 · 商朝人长啥样

 与照耀同行 2021-07-06

商代人有多高?

这个简单,通过对殷墟出土遗骨测量,商朝人男的平均1米62左右,女的平均1米5左右。

那商代人长啥样呢?是如这个妇好像一样清秀美丽和双眼皮吗?

这本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回答。作为我们的祖先,商人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是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起码孔子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商人后裔,跟鲁国人长得没什么不同。

不过,曾经对殷墟出土的遗骨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就是DNA,却遇到了麻烦,分析结果发现竟然偏向西方人种。

这当然太不科学了,事后分析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殷墟人骨来源复杂,很多是从外面俘虏来的,当然不是本地人。另一是遗骨经过三千年,可提取的分析物残缺厉害,因此受外来污染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从对殷墟遗骨体质人类学分析上,还支持商人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那么商朝人的服装打扮是什么样呢?这太难了,因为服装这类的有机物很难在北方保存三千年。

好在1976年发现了妇好墓,出土了13件人物玉雕和2件石雕,通过这些人物雕像就可以看到三千年前商人的样子。

商人大概分成五部分,第一等是神人,是商人心目中的祖先神灵和鬼神。虽然是商人想象出的,但神人的雕像也能反映出商代的服饰风格。

妇好墓出土的这件双性玉人,编号为 M5:373,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是妇好墓玉像中唯一的直立人像。玉人为阴阳合体,一面为男性,直身耸肩,双手放在胯间,膝盖略内屈,胳膊和腿上以细线刻划出肌肉,雕琢手法细腻。

另一面为女性,形象与男性近似,但眉较细弯,双手置于腹部,有阴部的刻划。

阴阳玉人为浮雕人像,只刻划出发髻的轮廓,可以看到发髻位于头顶左和右两侧,髻角向外,左右对称,或为插入的笄状装饰物。可见,商朝人那会的头饰已经很复杂了,这也算是云鬓花颜金步摇的老祖宗了。

第二等就是商王室和高级贵族了。这件引发学术界无限联想的圆雕跪坐玉人,被认为是一个上层贵族的形象,甚至很可能就是妇好本人。

圆雕跪坐玉人,编号M5:371,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不过是在夏商周单元的经济展厅作为反映纺织物的文物展出,本身不大,位置又偏,如果不仔细找还真看不到。

玉人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双手抚膝而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戴圆箍形冠,冠前例卷成筒状。身穿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膝”。两肩饰臣字眼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

小小的一件玉雕,竟然把如此复杂的服饰都刻画出来了,难怪要放到纺织品展柜里。

和其他人像相比,此玉人确有特殊之处,腰部近左侧佩一卷云状宽柄器,妇好墓出土的人像中,仅此件腰部有宽柄器,在殷墟出土的人像中也是独一无二的,难怪专家猜测此人或许就是妇好本人的造像。

这件玉人像还表现了中国先秦时代的坐姿。那时中原气候温暖,地面很暖和,也还没发明椅子一类的坐具,人们就用小腿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的姿态坐在地上。看着跟跪差不多,但跪姿是小腿着地,臀部与双脚分离,是表示虔诚或尊敬的礼节性动作,而坐是一种比较正式的休憩姿态。

玉人脸形偏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气度雍容

在严禁使用闪光灯的博物馆的幽暗光线下,玉人正面拍出来就是一团漆黑,只有不断补光,才能看到她的容颜,绝对标准的中国北方女性形象。


第三等就是普通贵族。史书中对商人的族群和社会结构没有什么记载,通过近些年的考古发现,逐渐了解到商族是由众多具有共同或相近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的,最顶级是商王和王室,其次是由称为族尹的族长统领的各族,从出土的很多家族的青铜器上能看到很多家族的族徽,商王实际上就是这些大大小小家庭的大族长。

在商族之外,是其他与商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族群,商族通过与他们联姻而使他们承认商的王权。著名的妇好应该就来自于一个方国,而商王的妹妹也曾嫁给过周族的首领。

这个玉人编号为M5:372,现藏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曾经长期秘不示人,不过近几年随着到各地举行妇好生平展,而有机会与公众见面。

从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到殷人服饰,一种为交领,窄口长袖,衣下缘至踝,腰束宽带,衣上有云纹。371就是这种服饰,可能这是商上层一种很正规的穿着。另一种为后领较高,长袖窄口,衣下缘至臀部,衣上有云纹。372就是这类短打扮,可能是贵族日常的生活服装。

M5:371不同,M5:372没戴冠,因此能看到商人很有特点的发型。与后世汉族男子留长发不同,商人男性是留短发的,自头顶向四周下垂剪齐,而且372的头顶中心还梳有一条小辫,垂在脑后,他也是出土玉人中唯一留辫子的。

还别说,我还真见过现实中有男士留着这样发型的,说不定是穿越过来的吧。

这件浮雕玉人编号M5:987,也收藏于考古所,在老先生的抽屉里放了四十年。

这件玉人虽然只由浮雕表现了侧面,但也可看出衣着华贵,特别是突出刻画了头上前高后低的大冠,应该也是一名贵族的形象。

第四等是平民或家仆了。这是个石雕人像,编号M5:376,也收藏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他的衣服很简朴,没有贵族衣服上特有的纹饰,只是在腹部悬着长条形“蔽膝”,一直到膝部,因此他可能属于家仆一类。

他也是短发,头发向后梳,在脑后编成一个辫子,再上盘到头顶,戴着一顶较宽的圆箍形冠,应该是承担某种职责的小官员或侍者。

376保存的比较好,面部五官刻画得很精致,面部下凹,高颧骨,前额窄小突出,臣字型大眼睛,蒜头大鼻子,鼻梁深陷,大嘴凸出,厚嘴唇,显得浓眉大眼,一幅吃苦耐劳的北方汉子形象。

这件看上去不大清楚的浮雕玉人编号为M5:357号,也收藏于考古所。

他身上的服装也没有纹饰,而且头上的冠前低后矮,类似汉代乐人的冠型,因此也应该是个身份不高的小官或仆人。

第五等就是最惨的奴隶或人牲了。在妇好墓出土的著名的虎纹钺上,就有双虎噬人首纹,那个倒霉蛋应该就是最低等的人牲了。

这个纹饰图案在著名的后母戊鼎的双耳上也有。

看图可知,这个最低等的人,留着光头,一幅或恐惧或无奈的表情。看来商贵族自己喜欢短头发,所以奴隶或人牲就干脆别留头发了。

看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商人,再看电视里的各种《封神演义》,觉得也就90年代初傅艺伟版的在造型上上心了,比较符合历史形象,其他的都是穿越吧,反正许仲琳本来也是明朝那会儿的了。


欢迎搜索ID:walkingwithshin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