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一名55岁男性因咳嗽伴痰、胸闷、呼吸困难入院,无吸烟史及相关肺部疾病史。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左肺下叶有一个肿块,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左侧额叶和脑岛的脑转移。 2018年11月19日,经皮肺活检确诊为腺癌。临床诊断为IVa期肺腺癌(cT1cN1M1b),伴有EGFR 19del突变。通过下一代测序(NGS)检测到EGFR 19del突变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为19.6%。 2018年12月3日,患者开始接受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治疗。 2018年12月31日,在吉非替尼治疗约1个月后,胸部CT扫描显示原肺肿物明显减少,脑转移灶几乎消失。按照实体肿瘤缓解评价标准(RECISTv1.1)评价,肺部病灶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脑部病灶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 在继续吉非替尼治疗期间,患者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胸科医院接受培美曲塞1g +卡铂500mg方案化疗6个周期;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单次培美曲塞1g化疗5个周期。定期随访显示治疗效果为PR。 不幸的是,2019年12月3日,脑MRI发现新的颅脑转移。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耐药后出现EGFR突变的NSCLC中枢神经系统(CNS)少进展或仅进展,可以继续进行原EGFR-TKI及局部治疗,重新活检确认耐药机制。 因此,该患者通过血液学检查对其非穿透性肺部病变进行了基因突变研究,未检测到EGFR突变。最终于2019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31日,患者继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并联合脑强度调节放疗(IMRT)(DT 3000cGy/10F全脑)。 患者持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至2020年3月3日,脑MRI显示脑内多发转移瘤呈爆发性发展,胸部CT显示肺肿物明显大于基线。疗效的总体评价为进展性疾病(PD),建议活检后根据指南改变治疗方法。 获得再活检和NGS的结果需要时间,而颅内肿瘤巨大的肿瘤负荷和快速的进展使等待变得漫长而艰难。最终,从2020年3月20日开始进行厄洛替尼靶向治疗(150 mg / d),暂无贝伐珠单抗联合活检的准备。 2020年3月24日,行CT下经皮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腺癌,NGS 鉴定了 c.2240_2254delp.L747_T751del(13.8%)、TP53(28.98%)、MSS、PD-L1(-)的分子谱,没有T790 M突变。 2020年4月22日,复查脑MRI时奇迹般地发现,脑转移呈PR状态。因此,患者继续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并定期随访。在随访期间,颅内病变被评估为CR以及肺部病变评估为PR。 图注::EGFR-TKI治疗的时间和效果。(A)诊断时的CT和MRI基线图像;(B)经过6个周期的PC(培美曲塞1 g和卡铂500 mg)和1年的吉非替尼治疗后,脑转移完全缓解(CR)和原始肺肿块部分缓解(PR);(C)脑转移瘤进展期采用吉非替尼治疗;(D)厄洛替尼治疗前CT和MRI图像;(E)厄洛替尼治疗后脑转移瘤为CR,肺肿块为PR;(F)治疗时间表。 印塔健康旗下公众号【全球好药资讯】和【家属说】定期发布一线新药资讯、最新临床招募、不良反应处理策略…… 您愿意帮助我们转发和推荐这些资讯给需要的朋友吗?欢迎加入转发有礼群,群里除了有红包,还能享受我司各项业务优惠价哦!进群扫描下方二维码!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