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回响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7-07

01

唤醒语文灵魂  搭建精神台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进修学校

孙  红

语文是什么?仅从字面理解,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章。但是热爱语文的人都知道,这个解释太苍白,太冷静,太缺少情感的温度……语文,应该是飞扬的情思,是灵动的精神,更是流淌着鲜红血液的生命!所以,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应该能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触动学生情感的神经,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怀,进而让语文绽放出应有的生命异彩。一句话,语文课堂需要唤醒——唤醒睡在文字里的情感,唤醒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唤醒达到言语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孙鸿飞老师执教的《台阶》一课是成功的。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描写一位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从一下子能背起三百多斤重石板的壮年,垮掉为连一挑水都不能担的老人。这座九级台阶高的新屋成了父亲的人生坐标,也成了父亲生命的终点。

面对这个蕴含着淡淡凄楚与辛酸的故事,如果是偏远农村的孩子,他们会理解贫困带给父亲的艰辛;如果是有足够生活阅历的成人,他们会理解责任带给父亲的坚忍;如果是同样承担着家庭重担的人父、人母,他们会更容易与用青春和热血筑成儿女成长台阶的父亲产生情感的共鸣!可是,眼前,孙老师面对的却是一群生活无忧、生存无虑、住的是高楼大厦、走的是柏油马路的十二三岁的城市少年,要想真正理解父亲的形象,认识父亲形象的深刻内涵,谈何容易!

那么,孙老师是如何引导这些懵懂少年与文中的父亲完成情感对接的呢?

生活移情,披文入情,以情唤情,是孙老师本节课教学的突出特色!

上课伊始,孙老师并没有在课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急于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而是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理解文本的突破口:在你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父亲就是懂得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父亲就是在外边努力工作, 在家里又非常体贴我们的人。

父亲是一个很高大的形象,就像现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的主题曲唱的一样“有你在天不怕呀地不怕”,我觉得有父亲就有安全的感觉。

……

那么,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认识,来到1988年、25年前的乡村,走进文中的农民父亲——孙老师巧妙地将对生活中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对文中父亲的认识上来,对学生情感的第一次唤醒水到渠成!

没有生活体验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作品,没有生活经验参与的阅读谈不上真正的阅读!此时学生对父亲的感知虽然并不深入,但是,这宝贵的生活积累,已经为学生走进文中的父亲奠定了第一级台阶。

感受父亲的艰辛,体会艰辛背后所蕴含的自尊自强,是认识父亲形象、理解父亲形象深刻内涵的重要节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这一环节,孙老师准确地抓住了两个关键词语“漫长”和“疲倦”,品析重点,研读细节。

这两个词,承载着父亲一生的梦想,浸透了父亲半生的心血!读懂了这两个词,也就读懂了父亲的艰辛,读懂了父亲。

“哪些细节能让你感受到父亲漫长准备中的艰辛?”

“什么是很疲倦?”“生活中你有过很疲倦的经历和感受吗?”“你见过很疲倦的人的样子吗?”

问题的指向名为析词,实则悟文。“漫长”是抽象的,细节是可感的;“疲倦”是抽象的,体验是可感的。在可感的细节中,在真切的体验中,在孙老师举象、造境、铺陈、渲染的推波助澜中,抽象的“漫长”和“疲倦”开始变得生动,变得具体,变成了寒意料峭的初春,变成了烈日难耐的盛夏,变成了凉风瑟瑟的深秋,变成严寒刺骨的隆冬,变成了鸡叫三遍时出发的背影,变成了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的脚步,变成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变成了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

以词带文,披文入境,情境相融,人随情动!此时的课堂,没有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沉闷,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课堂变得活跃了,孙老师顺势启发: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请同学们以“父亲啊,您……”作为开头,跟文中的父亲说几句话,来表达你此时最真实的感受。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经过前面一系列的情感蓄势,此时我们从学生的表达中明显感受到了对父亲的理解、心疼、感激和敬重!加之受到孙老师整堂课诗一样的语言的感染,学生的发言集合起来,就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篇!

下面,就让我们重温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同学们动情发言时的感人瞬间吧:

生:父亲啊,您为我们这个家操碎了心,您在我的心中就是家里的顶梁,多么坚忍不拔,勤劳顽强的父亲啊!

生:父亲啊!您是多么伟大!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让整个家的人能够抬起头。这一忙,您不知又添了多少白发,因劳累而染白。

生:父亲啊!您是艰辛的,拖着不知疲倦劳累的身体;您是高大的,无论日子有多么的艰苦,您依旧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父亲啊!您辛苦了!

生:父亲啊!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心血,看到每天早出晚归眼里布满血的您,我心疼。

生:父亲啊!您就像一座耸入天顶的山峰,数年以来任劳任怨,甘心用自己一切的时光和汗水换来后代们的幸福;您如大海辽阔无边,关心这家人,您如铁壁,风沙吹不到您坚定的意志。

师:父亲啊!您有精卫填海一样的刚毅,您有愚公移山一样的倔强。

生:您用双手撑起了家庭的蓝天,您用生命诠释着父亲的内涵。

师生:我的父亲啊!我的巨人一样伟大的父亲啊!我的可敬可赞的父亲啊!

倾心的表达,倾情的诵读,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出现了新的高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孙老师正是用他充满智慧与诗意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唤醒了文字的灵性,唤醒了文章的灵魂,也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唤醒了学生语言的生命!

绘人先绘眼,画龙需点睛。本节课对父亲精神内涵的品味与挖掘,体现了教师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认识,可谓点睛之笔!

《台阶》一文的结尾,出人意料,又意蕴丰富。建一座高台阶的房子,对于父亲来说是人生一项最重要的“事业”,但是,它的成功,不但没有带给父亲巨大的幸福和尊严,反而让父亲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天也动不了”……对于这一结尾,有人读出了身体衰朽的心痛,有人读出了追求丧失的可悲,有人读出了新屋没有换来相应社会地位的遗憾,更有人读出了中国农民们拥有坚忍、执著、吃苦耐劳等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却依旧换不来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和幸福的无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是,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十二三岁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啊,怎样解读才恰如其分、拿捏适度呢?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当勤劳善良和失意孪生,和智慧决裂,和冷漠对峙,当无数的“父亲”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依旧无法平和而安静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还成为了他人笑柄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将无法避免尴尬。”可见,对父亲形象内涵的解读需要谨之又谨,慎之又慎,如果我们对其“可悲”之处的强调方法不当,就完全有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生鄙视奋斗或不屑奋斗。

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孙鸿飞老师是智慧的。

首先,孙老师引导学生用“你曾经是那样的……”和“还记得您……”的句式,深情回顾了父亲勤劳付出的一生,一桩桩,一件件,如电影镜头般在同学们眼前闪过;一桩桩,一件件,又如刀子一样,在同学们的心上划过!

是啊,面对这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有谁能不心生悲凉呢!此时的学生跟读到此处的所有读者一样,心情滑落到了谷底……

但是,孙老师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让这种悲悯的情绪肆意漫延,而是及时因势利导:“身衰体伤、失去了劳动力的倔强刚强的父亲,无法接受自己不能担负父亲的重担、男人的责任这一事实,父亲痛苦、无奈、伤感而又迷茫。他的深深埋头让我们感受到夸父逐日般的悲壮,让我们敬重中同情,同情更加敬重……学会心疼我们身边的父亲吧,用我们的成长来回报他吧,因为终有一天我们的父亲也会这样老去。”

悲哀变成了悲壮,遗憾化成了敬重!心疼身边的父亲,更是让语文与生活对接,让原本来自生活的语文再回到生活中去,实现语文学科对人的教化功能。但是,这种教化,不是生硬的要求,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将心比心,以情唤情,润物无声,雪落无痕……

孙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同学们带着心疼,带着敬重,带着深深的感恩和祝福,反复诵读“父亲老了”这一句读得荡气回肠、读得热血沸腾的时候,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此时此刻,同学们对父亲的形象又有没有新的认识?

这一问,问出了同学们的心声,更为父亲形象的内涵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正是千千万万个父亲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才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台阶、民族的台阶,传承着生命,绵延着民族!

《宋史·张载传》中说:“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可见,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育人,通过教学,触动人的精神世界,开启人的心灵之窗,从而影响人、培养人,使之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该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吧。孙老师正在用他奇妙的唤醒艺术实践着这一崇高的追求!

有人说,文字、文章、文化的和谐统一是孙鸿飞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本节课的教学,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特色,并使之得到了发扬、光大。

02

披文入情,情动辞发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   夏黎明

在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上有幸观摩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孙鸿飞老师执教的《台阶》,感佩不已。

《台阶》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视角,叙述了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终年辛劳,拼命苦干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最后新屋落成,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的故事。小说紧紧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组材,塑造了一位既有中国劳动农民共性又极富个性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悲凉的人生画卷,意蕴丰厚。

孙鸿飞老师的这节课以品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父亲形象的情感认知为主要教学目标,凸显了本次活动“人文教育”的主题。课堂上,孙老师以铸魂育情的情怀、激越昂扬的风采和灵动深刻的语言引导学生,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起承转合之间丝毫不留雕琢痕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活动充分,濡染颇深,情感的血液始终于文本和心灵之间流动。这里,语文课堂充满智慧,富有诗意,涌动情感,跃动生命,师生共同唱出一曲父亲的赞歌,建起一座生命的台阶。



一、披文入情

“育情”是本节课的主旋律。但是孙老师的“育情”是以语言为依托的,是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涵泳、领悟、运用中获得情感体验的。

1、以“文”入情

课堂上,孙老师:

在父亲的乡村有一个特别的风俗——

家中只有三级台阶的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就认认真真读一读文章父亲准备建造台阶的阶段——10到16段,看看哪些细节表现了父亲准备时的艰辛。(生认真阅读)

……

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够扬眉吐气,志得意满。但是,我们的小说竟然有了这样一个结尾——

……

孙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生对父亲的不甘人后、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倔强伟岸、身衰体伤等的认识和感受都是在对具体文本以及文本中诸多细节描写的阅读、品析、体味、感悟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的情感是在捕捉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中生发并逐步升华的。

2、以“读”入情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品味气韵、体会感情、把握意蕴的不二法门。课堂上,孙老师引导学生对文中描述父亲艰辛漫长的准备以及最后人老体衰的语段“高声朗读”,“密咏恬吟”,“喉舌相习”,“因声求气”,父亲的形象在课堂的有声语言中渐趋明晰,最终屹然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孙老师还指导学生围绕“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怎么了呢,父亲老了”等语句,反复咏读,涵泳品咂,并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读出不同的情味,读出不同的意蕴,富有层次感,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量,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在诵读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濡染。

3、以“体”入情

小说反映的那个年代的农村文化和农民的生活境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相差甚远。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孙老师一方面以自己深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文本吻合的特殊的情境:“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来到1988年,25年前的乡村,一起走近文中这位农民父亲……”一方面不失时机地将文中情境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相链接,积极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和情感获得设身处地的体验。如:

在你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活中,你有“很疲倦”的经历和感受吗?

生活中,你见到“疲倦”人的样子吗?

……

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体验移植到作品中的人物上来,对文中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的状态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内心潜在的感情脉搏和情感力量。



二、情动辞发

经过“披文入情”的“育情”阶段,学生心中已经蓄满了沉甸甸的对父亲的崇敬、感佩和怜悯之情,“情动辞发”,这种情感自然要发为言辞,且是“情到深处文自工”——

师:以“父亲啊,您……”作为开头,跟文中的父亲说几句话,来表达你此时最真情的感受。(生聚精会神地写)

生:父亲啊,您为我和妈妈还有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心血,我一直以为您是一个严厉不讲道理的人,但是看到每天早出晚归,眼里布满血丝的您,我在心里狠狠地甩了自己一个耳光。您做的一切全是为了我,您这样每天努力,您给予了我一个美好的未来,谢谢!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会用行动证明,您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生:父亲啊,您是艰辛的,不知疲倦地拖着劳累的身体;您是高大的,无论日子有多么的艰苦,您依旧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父亲,您辛苦了!

生:父亲啊,您就像一座耸入天顶的山峰,数年以来,任劳任怨,甘心用自己一切的时光与汗水,换来后代们的幸福;您如大海,辽阔无边,关心着家人;您如铁壁,不管多大的风沙,也永远吹不倒您坚定的意志!

……

师:我的父亲啊,您怎么了,您曾经是那样的……

生:倔强,坚强

生:要强,不甘落后

生:高大魁梧

……

师:还记得您连续三趟背回三百多斤的青石板;还记得您……

生:还记得您每天鸡叫三遍时就出发去砍柴吗?

生:还记得您用那坚定的话语说要建高台阶的新屋吗?

……

文中父亲的形象已冲破文字,烙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的心中充盈的情感喷薄而出,又把这种情感用语言文字化作一串串律动而深情的音符。这分明就是学生对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身边无数的父亲发出的心声,吐露的衷肠。一句句尚显稚嫩的话语,却让人触到学生们内心澎湃的情感,嗅到他们情感之花绽放的芬芳。

《台阶》的意蕴丰厚而深刻,不乏有多种解读:歌颂父亲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说,渴望改变中国广大农村落后面貌说,奋斗是为了赢得尊重的“需要层次”说,不应该为名利地位所累说,“应该学会栖居”说,有物质条件的改善不能替代精神攀升的“人物精神原色”说等。孙老师这节课面对的是济南五中初一的学生,没有在小说主题上过分纠缠,而是选择从人物形象入手,挖掘诠释“父亲”形象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情感,这种选择无疑是正确而有效的。

回顾整节课,孙老师着意于精神的铸造和情感的熏陶,但又绝不“轻慢于语言文字”,以语文的方式“铸魂育情”,把人文精神和人间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坚持从语言文字中来,到语言文字中去。伴随学生的始终是仔细认真的听,清晰洪亮的说,声情并茂的读,凝神静气的写。披文入情,让课堂尽显人文精神;情动辞发,使教学回归语文本真。

孙老师的课堂,让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步成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以致孙老师说“同学们再见!下课!”时,全班同学竟然个个浑然不觉,直至孙老师第三次说“下课”时才意犹未尽地向老师回礼道别。那是一个值得定格的时刻。



三、题外话:“辅导班让我很疲倦”

听课过程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让笔者思考良多。孙老师问:“生活中,你有'很疲倦’的经历和感受吗?”两名学生的回答居然都是因为上课外辅导班,作业多,睡得晚,让自己感到很疲倦,就想倒头睡下。本次活动以“人文教育”为主题,寄托着一批怀着教育忧思的人们的人文情怀。在此,笔者也想向所有的教育人包括家长们呼吁一下:别让分数遮蔽了双眼,别让读写算淹没了精神,别让辅导班“疲倦”了孩子们。



原载于《智慧 教法 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1)》,陶继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