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神奇的图,看懂也就明白了凝血五项代表的意义

 伟大周 2021-07-09

凝血五项的结果,与其他检验报告的解读是一个道理,我们不可能单纯只去分析某一项为何异常,而是要综合分析。

凝血五项

PT(凝血酶原时间)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FBG(纤维蛋白原)

TT(凝血酶时间)

D-二聚体

非常关键的示意图:

一张神奇的图,看懂也就明白了凝血五项代表的意义

一、PT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原因是患者刚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存在轻度的维生素K缺乏。

缺乏造成涉及的VII减少,PT时间延长,

因VII半衰期短,所以最先表现为PT时间延长,其他四项正常,

通常情况下PT延长不会超过34s(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11~17 s)。

二、APTT单纯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种存在出血

最可能的原因是先天性缺乏

包括VIII、IX、XI因子缺乏(也就是先天性血友病)。

也有可能存在VIII因子抑制物(也就是获得性血友病)

第二种不存在出血

原因是存在的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当然还有一下罕见

(包括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缺乏),可忽略。

三、FBG升高,其余四项正常

原因:一些炎症、创伤和妊娠

四、PT和APTT升高,其余三项正常

原因:维生素K缺乏

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肠道菌群混乱,维生素K吸收不好,一些老鼠药中毒(如溴敌隆)、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

五、PT、APTT和TT升高,FBG偏低,DD正常或稍升高

原因

1、肝病(如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各种凝血因子合成不足。

2、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非常罕见)

六、PT、APTT和TT明显升高,FBG偏低,DD明显升高

原因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常见于产科意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等患者中。

上面讲的要么是PT延长,要么APTT延长,要么FBG偏低

那么出现PT、APTT缩短,FBG偏高情况

原因:凝血因子活性增加、加了促凝药物、凝血因子增多、抗凝因子排泄过多。

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比如:

1)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丢失,利尿剂应用排泄,抗凝因子排泄过多,

2)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可以增加凝血因子活性,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临床上肾病综合征使用肝素抗凝。

比如:

3)口服避孕药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剂,对凝血的影响主要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通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Ⅳ、Ⅹ、Ⅺ等)的增多,抗凝血酶(ATⅢ)的减少,使血凝功能处于高凝状态。

比如:

4)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较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说明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

比如

5)促凝血药使用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5.促进血小板聚集药-矛头蝮蛇血凝酶

6.对抗肝素药-鱼精蛋白

可增加止血效果。

而理解这些凝血功能内容及意义,可以通过这种神奇的表清晰表达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