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整体动作精要

 文苑书店66 2021-07-10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图片

和美太极

一、心静用意
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并贯串在练拳的全过程中。这就是说,在练拳时,思想要集中,用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并且灵活地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不能有顾此失彼的乱动、无根基的漂动、没目标的摆动、随着音乐的舞动。
(一)用意指导动作
练拳时,未动之前,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意想脐下小腹部位,摒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平气和,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之后就要全神贯注,并不断地用意识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使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不使拙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

“心静用意”就是要把全部精神用在指挥动作上去,做到“意动形随”。意不中断,动作也就不会中断,这就是用意指导动作的练法。这种练法到一定程度后,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横生,使观者觉得动作柔和优美,好象“行云流水”,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
初学太极拳时,由于边想边做,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待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容易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并且越练越宁静。太极拳功夫越深,练得就会越宁静。表演时,纯静专一,气势腾挪,开合有致,能把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专心欣赏。
(二)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
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长年坚持练太极拳,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而其它部位的神经则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开始出现热感、发胀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时饱满。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刺痒的内体感觉,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会阴、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甚至会一度出现周身气流有似蛇行极为快速的感觉。这些畅通气血的生理现象,随着功夫的继续深化,会逐渐消失,但其后练拳的兴致更好,体内融融和和,体会到:有空松圆活的意趣,时常会感到别有一番意味。这样,练拳就成为自觉的要求了。上述种种反应,不可强行追求,应该听其自然,而且因人而异,有的人没有反应,但也同样起到疗病保健的作用。

图片二、内外放松

(一)从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

肌体内外充分放松,是和心静意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贯彻“用意不用力”和“用力不当”的重要措施。练拳时,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肌体各个器官、各机能系统、肌肉、皮肤和关节放松,逐步做到全身不该用力处毫不用力,内外各部该放松处无一处不放松。

动作轻缓可以边练习边体会,以纠正全身内外有不放松之处,因此,练太极拳是从动作轻缓中逐步求得内外充分放松的。通过长期内外放松的锻炼,在快速动作中也可保持内外放松的状态,这就是通常说的在紧张情况下的从容不迫。全身内外放松的原则,对治病保健极有效果。太极拳从技击性极强的拳种而所以能够逐渐应用到治病保健,并被列为医疗体育方法的重要内容,这与锻炼原则上的“心静用意”,“内外放松”有很大关连。

太极拳的放松,不限于肌肉、皮夫和骨节,它还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各机能等全身都要放松。这种锻炼方法,好处很多:第一,可以不引起精神上的紧张;第二,可使腹式呼吸的横膈膜运动不受牵制,在治病保健和技击上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之后,气血周流无滞,能加强节节贯串的作用,使肢体产生弹性,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气,起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作用;第四,皮夫触觉和内休感觉的灵敏性,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都能获得高度的发展;第五,全身肌肉和骨节由于放松而自然下沉,增强了下肢部的支撑力,同时,胸背部的肌肉和肋骨节节往下松沉,外向前合,有助于沉气,稳定了重心,加强了合力作用;第六,能够增强发劲和加快动作速度,因为只有全身应该放松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迅速地集中到一点,动作也才能毫不滞钝、圆活地加快速度。因此,放松也有阻于做到重心稳定和动作灵敏。

(二)放松能够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

放松对紧张来说是一种休息。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有直接关系。练拳时,要求始终放松。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全身放松,是我国古代保健方法如静坐功、静行功、气功等所采用的主要修炼方法,它是跟腹式深呼吸结合起来的。因此,太极拳跟这些保健方法殊途同归。太极拳的优点是:在适当调整运动量的情况下,能分别适应于治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的不同需要,这是太极拳的适应性比较广泛的一个原因。

放松首先是“意念”的放松,并且是积极振作的,非是漫不经心,消极疲塌的。有人会把放松理解成绵软无力,把精神内敛体会成精神不振。例如,用手向前按时,不坐腕,指尖不用意贯注,结果手腕和指练成软弱无力,虚弱飘浮,特别在转动时更显得软化无力。松腰变成软塌,腰部不是松沉直竖,而是腰杆子挺不起来,以至上身转动时,左右摇晃,前俯后仰,起不到“腰为中轴”的作用。

所谓放松,是要消除拙力,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只要贯彻“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来练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由于肌肤的放松,触觉就非常灵敏。推手时,内劲的灵活运用可以达到十分精密的程度。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语,这是形容通过长期锻炼后使感觉反应灵敏的一个写照。一般人只要长期练拳和推手,都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正如徐寅生先生在《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的体会那样:“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水,打球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隔着一个球拍尚能如此敏感,难到虫蝇落在皮肤上的重量就不能觉察出来吗?

练拳和推手时注意“静”和“松”,势势用意苦下功夫,在不知不觉中会逐渐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

太极拳传统的练法是由松入柔(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至刚柔相济。按照上述传统的练拳步骤来看,放松不是练太极拳的目的,而是一种达到柔刚相济的手段。

有些人是没有耐性从“松静”中练出柔劲来,而是好鼓劲(拙力)来表示练太极拳有劲,有的甚至在外形上多加发劲和震脚动作,把柔性武术的太极拳练成刚化、硬化,这是难于入太极拳之门的,是应该从太极拳理论上来再认识,来纠正锻炼步骤上的错误。

(三)放松的检查

初学太极拳时,首先检查身体各部分的放松情况,以避免恕目、强项、挺胸、耸肩、突肘、拨腰、屏气和故意抖擞精神等毛病。先做到胸部、一部分肌肉群以及骨节放松(例如,肩肘关节 胸腰关节放松),然后逐步扩大检查范围到全身内外各部分,这是由点及面逐个解决的学习方法。发觉有僵硬不放松处,随即用意引导放松。初学太极拳时,有些部分的僵硬和不放松都因姿势歪斜和鼓劲而引起的,因此,纠正姿势是检查放松情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呼吸不顺遂,会引起胸闷和肌肉紧张,这就需要检查动作和呼吸是否协调。

(四)松与紧、柔与刚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的规律。松与紧、柔与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体的运动主要是靠肌肉的张与弛,这些肌肉大致可分为屈肌群和伸肌群,屈肌是伸肌的对抗肌,伸肌是屈肌的对抗肌,例如,握拳,是靠屈肌群的收缩和伸肌群的放松拉长,拳能握起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练拳时如果有松无紧,要做到姿势正确,动作精确是不可能的;和人的站立一样,只有一条腿紧了,另一条腿才能放松,才能自由活动,如果两条腿都放松了,人也就站不住了。全身的放松练习,由于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全身各部分肌肉群总是绞来绞去,交叉着一松一紧的,这就意味着轻重互变,柔刚相济。由于放松的主导思想在支配着,即使是绞紧的一面,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带有韧性和弹性。

太极拳的锻炼步骤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由于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寓刚”,因此,即使在积柔成刚阶段,也是放松的时间多于缩紧的时间,这和它的呼吸配合一样,一般是呼的时间稍为长一些,吸的时间稍为短一些。太极拳每势的运转过程是轻松的,到定式时是沉着的,贯劲的。《太极拳论》说:“柔化劲,刚落点”和“忽隐忽现”,正是表现太极拳运动的时间与空间的适当运用和变化灵活。太极拳的刚是从松柔中锻炼出来的,即武禹襄所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因此,它的刚仍然是柔中寓刚,这种加强了弹性和韧性的“柔中寓刚”,能够有时灵活地集中与一点,从而就能发展力量和速度,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王宗岳),“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武禹襄)。

当随时迅速集中力量与某一点的一瞬间,称作“刚”,也就是“放劲”时的刚,在杨、吴、武、孙式拳中,到定式时才作想象式地将隐于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这种发劲在形意拳中叫做“暗劲”。而在陈式拳中,却有许多动作则是到定式时将显于外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这种显于外的发劲在形意拳中叫做“明劲”。

练太极拳进入“柔刚相济”,“忽隐忽现”阶段,高度的放松和高度的紧张,始终是交叉着进行的。放松与紧张,柔与刚始终是对立统一的,练太极拳初期特别强调放松,以致近于忽视了刚的一面。但是,即使在高度集中,迅速发劲,由至柔转化为至刚时,也须有放松的感觉,并且一发之后,立即放松。这和用力经济,变化灵活有关。因此,放松的原则,贯串在各式太极拳运动的始终,也是保证练好各式太极拳的基础。这是人们把太极拳称作“柔性武术”的由来。久练纯熟,刚柔互用,虚实渗透,愈练愈精密细巧,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斯为得太极拳之真谛。这在形意拳中称作“化劲”,凡是主张偏柔或偏刚的,都不能称作太极拳。

(五)轻缓与重快的辩证关系

练太极拳要求在意识引导下动作轻缓,不徐不疾。在动作过程中处处保持姿势端正,使动作正确,要深入锻炼到肌肉内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使内脏和肌肉的活动达到高度协调,“意动形随,。内外合一”。同时,每个姿势和动作符合技击作用的要求。

动作轻缓,是治病保健的有效方法,但同时也是增强体质,提高武术技巧中快与重的特殊训练方法。

练太极拳从动作缓慢着手,是为了使“运劲须无微不至”;开始就用快速练法,必然处处滑过,做不到处处都能恰到好处。只有练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后复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

轻是保证全身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灵,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敏感的“灵”,将来在“忽隐忽现”中兼练沉着的功夫时,也不致于妄动拙力。如此反复锻炼,始能做到快慢轻重,随心所欲。

太极拳理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彼微动,已先动”。可见,练太极拳并不是单纯要求缓慢的,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的。太极拳的轻灵,正是为了求得重快。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慢则内劲逐渐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轻缓有了功夫以后,即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

太极拳动作缓慢,是一种平稳中正的缓慢,肌肉的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而是用许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缩和旋转,因此,能发展骨骼的支撑力和肌肉的弹力和韧力,从而能增强力量和耐力,并能适应各种不同姿势而始终保持平衡和稳定。

动作缓慢,腿部特别需要大力支撑。因此,缓慢的练法实际上是大运动量的练法。练过长拳多年的人练太极拳,开始总是感到腿力不够,腰背酸痛;练过摔跤的人再练推手,划圈子时间久一些便会感到肩关节酸痛,这是因为推手时肩关节活动的密度强而又是对抗性运动。因此,对初学者,特别是体弱者来说,开始不能强调缓慢。所谓练太极拳的初期要求越慢越好,是指练过一段时间,腿力增强以后说的;所谓越慢越好,是和长拳类型拳种的速度作比较而说的,决不能象静坐功那样强调时间越长越好,而是应该以慢动作没有断续和停顿,气势不散漫为标准。按照前辈太极拳家的传统练法,陈式老架为八分钟,杨式大架原为八分钟,现为二十分钟,吴式小架为十五分钟。总以呼吸自然,不感觉呼吸紧促为标准。如果过慢,不但呼吸与动作不易协调,不能“一气呵成”,精神也不易贯注,动作不灵活,有呆象。容易形成懒散松懈的神态。

图片

三、连贯圆活

练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因此,始终要求保持上下相随,节节贯串地连贯圆活。要做好连贯圆活,先要把每个姿势和动作做正确。第一势的如何起落?手足的协调如何能做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都须仔细揣摩。当每势定式时必须意识贯注十分满足,在似停非停,停而不停的一瞬间,也即在动作极缓,运用折迭时,即引动下势之机。这种势与势之间的承接转换,就称作连贯,也就是动作保持绵绵不断。连贯就是要求上一动作和下一动作折迭地衔接起来,转接处微微贯劲,不滞不僵,不使有停顿或断续之处。重要的是意识要绵绵不断地指挥动作,使所有动作也能绵绵不断地无限制地象曲线一样转来转去,神气贯串,毫不间断。练拳时起势极为重要,头开的好,起势得势,以下也容易得势,起承转合便觉机、势灵活。因此,练太极拳时,预备式即须精神集中,全身安排妥当,把开式练好,为整套拳的连贯圆活创造良好开端。

圆活是圆满、活泼的意思,在一连串无限延长的螺旋式弧形动作中,圆满地不凹不凸,没有缺陷,没有断续,不起棱角,变动又非常轻灵活泼。圆满、活泼运用到推手上,要求达到中正不偏,不越界线,不被压扁,走化粘随不丢不顶,处处圆活无滞,这要在意识指导下,呼吸和动作十分协调,这是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做到。

创造太极拳的人,懂得圆的运用最灵活,圆的力量最大,所以求圆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但是它必须通过螺旋式的弧形动作来完成圆的动作,才能起到“边化边打”的“不疾而速”的技击性特点,否则仍然是直线的圆运动,直线的弧形动作还没有脱离直劲性质。这种直劲碰到来力只能起到“化而后打”的作用,但仍容易形成顶撞的相持局面,也就容易形成“引进落实”的被动局面。因此有人说过:“打和美太极拳须明缠丝劲,拳中必用缠丝者, 粘连之法,全在于此,引进之法,亦在于此,不可忽也。”

图片

四、身法中正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处处不使身体各部散漫失中,要表现出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中正”非“垂直”,是要求“中道和合理”。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时,四肢动作不论如何转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直线(上下一条线)。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点。两肩与两胯、两乳与两肚角的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是做到身法“上下相随,上下一条线”的关键。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领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许多著名书画家,不论在工作或平时,都是“正襟危坐”,躯干笔挺的。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虚领顶劲”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太极拳身法的轻灵、空松、圆活,全凭腰、胯、胸部的运转,使在任何角度上能够保持全身的平衡,最忌头、身前倾,弯腰屈背。身法的中正,“尾闾正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重视了身法端正,但如果没有“含胸拨背”的配合,上身的胸部就会直僵僵地得不到运动,练拳时如果刻刻留心“意注丹田”,腰部松沉直竖,骶骨有力、带脉自然充实,下部自然有稳重的感觉;胸、背部分肌肉和骨节用意识控制尽量松舒下沉,自然就会有“含胸拨背”的姿势,“松肩沉肘”可以帮助“含胸拨背”姿势的形成。

“含胸拨背”不同于弓背凹胸的病态姿势。“含胸拨背”时内部横膈向下舒张,自然地形成横膈式的深呼吸,可以帮助气沉腹部,使上体轻灵,下体稳重,它不同于挺胸的上重下轻。胸膈的一张一缩,一升一降,使膈肌有力,腹腔和肝脏也受到有规律的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有利于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的活动。相对的使胸腔和肺部也获得舒张的锻炼,加强了肺活量。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虚实变换,脊椎在中正的状态下,得到微微的屈伸运动。这样一开一合,一呼一吸,可使胸背部的肌肉、骨节和韧带得到锻炼。“劲贯脊中,力由脊发,牵动往来气贴背”,即指“含胸拨背”而言。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

陈、武两式拳家在讲究身法时,主张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

身弓以腰为弓把,脐后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贯注,中定而不摇摆,动作时以命门穴为原动力,两腰肾旋转抽换,带动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变换虚实。开呼放劲时,重心下降,劲往前去,而命门穴微往后撑。合吸蓄势时,命门穴先微往后撑,躯干和四肢都有松沉之意,使重心稳定下降,在推手运化时做到“让中不让”的作用。哑门(颈椎第一节)和尾骨为弓梢,上下对称,调节动度,加强其蓄发之势。身弓备,则腰部柔韧、中定而下沉,上于“哑门”虚竖,大椎鼓起(即拨背的作用);下于尾骨前送,起到舵的作用而内劲有上翻之意。

手弓以肘为弓把,以意贯注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颈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关节柔而不软,称作“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手弓备,则听拿化发,处处能整而不乱。

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足弓备,则膝关节有力而微前挺(膝关节不可超过足尖),胯骨松沉而后撑,臀部与足跟齐,臀部之劲要贯到足跟,两足跟(足趾、足掌、足跟)下沉而又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上下、左右、前后相反相成,对拉匀称。使能做到劲起脚跟,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五弓合为一弓,以身弓为主,臂弓、腿弓为辅,以腰为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能相随,中间自然相随。每站一势,须检查是否五弓俱备,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蓄势待发。

太极拳全身的总虚实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于腰脊命门穴。腰脊一转而周身全动,缠绕运转,无不顺遂。内外合一而主从不乱,上下相随而贯串协调。腰脊命门穴是“身弓”中关键之关键。

五弓合一在推手时表现为一搭手即五弓俱备。源动腰脊,周身劲整,能够“机有己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劲,动之至微,发之至骤,蓄发相变,滔滔不绝。所谓“全身都是拳,全身无处不太极”。

五弓合一是全身内外整体劲练法的一种具体规定,练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练拳即为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一站势为静,静中触动;一变势为动,虽动犹静。处处时时能“五弓俱备”,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图片

五、动作正确

(一)步法

步法中的几个基本姿势称为“步型”。步型经过移动转换才称作“步法”。

步型是下肢固定的姿势,步法是下肢变化的动作。步型和步法如果没有规律性,上身就会出现歪斜别扭,浪费体力,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呼吸不能调节顺遂。因此,学拳必须首先把步型和步法辨别清楚,练得正确,为开始学拳和练好拳套奠定基础。太极拳是短打类型的拳种,更着重步型步法的研习,使能“迈步如猫行”那样轻稳敏捷。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左实则右虚。前进后退时,身腰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不可重滞;落步要稳健,不可摇摆、颤动和笨重。

步法是平衡和支撑全身的根基,动作的灵活或迟滞全在步法的正确与错误

太极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样地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腿部的动作又须和手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只有“手随足运,足随手动”,才符合“上下相随”的原则。迈步时先须将一侧的胯根微内收,这一侧的腹部充实,坐稳在一腿,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但膝关节须微屈,保持膝关节的蓄势和灵活性。落脚的方向、角度和转变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脚跟的左旋右转,其主次先后,都须辨别清楚,虚实主次,条理分明。

太极拳步法的虚实变换,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这是为了动作做得细致,为了“运劲须无微不至”。这种渐变地分清虚实的练法,轮换以一条腿支撑全身的重量,似乎得到轮替休息的好处,但因动作的缓而匀,一条腿的持续性支撑力很大,因此运动量也是很大的。所以久练太极拳的人,腿部肌肉特别发达。

两腿虽然分清虚实,还应该虚中有实,实中的虚,“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只有虚实互相渗透,才能变化灵活。

凡前进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脚跟,足尖斜向下垂,再由屈而伸,缓缓踏出,足尖由下垂渐变为上翘,脚跟先落地,然后足掌和足尖落地,全面落实。做云手动作时横行前进的腿则须先落脚尖,然后足掌、足跟落地,全面落实。凡后退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脚跟,足尖斜向下垂,再缓缓后伸,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全面落实。

两足开立,凡后腿稍向前移动而不向前迈出的,都是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脚跟,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足跟落地,全面落实。如“手挥琵琶”、“高探马”等动作,都是后腿向前移动而不迈过前腿,这种步法称为“跟步”或“垫步”;后腿迈过前腿的为“上步”;前腿向前迈出为“进步”;前腿向后退的超过后腿为“倒步”;后腿向后退的为“退步”。由于前后足间距离不大,前后足跟也可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动步进退时较为直接稳键。劈剑、刺枪的步法即是,以便于前足进时后足随即跟进,后足退时前足随时后退,这种步法称为“击步”。前进时的弓箭步,后退时的丁八步都应有接近于肩宽的间距,这样,在动势与停势时站得稳妥。

双人对练或竟技时,一但被对方牵动需要动步,向前动要动前腿,因为前腿向前最多“两步”即可站稳,并能调整身法迅速反击对方。反之则最少“两步”稳定身形,却不能做出反攻。需向后退时应先退后腿,这样,最多“两步”能调整身手反攻其身。否则,最少“两步”站稳,甚至一退而不可收拾,直到无法变化而落败为止。

(二)手法与眼法

太极拳的手法,手臂须松柔圆活,动作螺旋式地旋转作大小不等、方向不一的弧形或环形,横直顺逆,直落伸缩,应走弧线,使关节圆转如意,筋肉纤维得到舒松的运动。“沉肩坠肘”,就是要求把肩关节、肘关节放松而下沉。这样操作,可以帮助胸部宽舒,气不上浮,更有利于手臂引伸、回缩时力量的加大。肩肘关节的放松,须在每次练拳时对每个动作用意识引导,起到伸筋拨骨的作用。

练拳时用意不用力,动势时要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停势前要以肩摧肘,以肘摧手;腕关节应圆活,手指宜松柔微曲,前推时要坐腕,掌跟微微着力,手指微曲而不犯硬,至不太曲也不太直,意贯指尖,以达到“劲贯四稍”的目的。这种劲贯四稍的锻炼方法,能够使周身之劲力集中于手指尖、足趾尖,极符合“运劲须无微不至”,气血周流全身,达于尖端的运动生理。

眼法要随着主要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内部(内脏)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向预定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这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的细致锻炼方法。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习,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要动周身俱动,说到一齐俱到,“神形合一”。

“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练拳时目光应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凝视,既能使眼的动神经和视神经获得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而有些人在练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无精打采,神气不足,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半开半闭以及专视手掌的练法,除了对养静有益处外,对锻炼视力是没好处的。

在花草树丛多的绿化环境中练拳,既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也有利于目力的恢复和增强。每天有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对患病者大脑神经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每天在公园练拳者比在室内练拳者在疗效及健身方面效果要好的多。

练拳时能够婉曲匀称,气势相连好象风中杨柳,摇曳生姿,富有节奏的情趣,是练功日久后,身手步协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表现,因为思想上有情有景,外形上才显示出气象万千的“神气活现”,而“神气活现”,主要从眼法上透露。太极拳在眼法上要求“神如捕鼠之猫”,即“目光如电、目光四射、威而不猛”,用眼法先慑服对方,做到先发制人;在艺术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使演练富于生命力。

目光经由前手食指尖或中指尖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眼神须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大方、舒展、严肃、沉静的神气。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劲似乎贯足而尚未贯足的时候,下一势的动作就接着变动。每势完成时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极拳“势势相承,着着贯串”的必要条件。“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顿,而意识仍然贯注,内劲仍然运转。

(三)腰裆劲

太极拳所强调的腰裆劲,实际上是腰胯联合所发的整体劲。

太极拳的四肢动作,是以腰为中枢,为轴心。腰脊命门穴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力的来源。腰脊控制着腰的左右旋转,并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和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的时候,时刻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腰部的运动须轻柔灵活,松沉直竖,万不可摇摆失中或旋转幅度过大。腰力运用得当,既可保持全身的平衡,也有助于内劲运转的充足和集中。

裆指的是胯跟,胯跟须松开撑圆。腰与胯的旋转要求是一致的,动势时裆须开,停势时裆须合。裆不开动作不灵,当一腿迈出时,两膝盖分向相反方向前挺,为开裆,可起到伸筋拨骨的作用。停势时裆须合,不合则骨节松而力不聚,两膝盖微向内扣,是合裆,而两胯跟仍须松开撑圆,谓内开外合。有开无合不算开,有合无开不为合,亦合亦开,是真正的开合。

停势时,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沉着合住,胯跟撑开、撑圆,脊柱节节松沉,骶骨有力,随着呼气而膈肌下降,气沉丹田,自然小腹充实,重心下降;臀部之力要贯到足跟,手臂之劲前送,腰脊命门穴后撑,两腿前弓后蹬,腿劲植地生根。上下左右前后,对接匀称,周身劲聚,劲力集中,姿势定可沉着稳固。动时腰裆劲由松沉转为弧形微转向各方辐射,自然地摧动劲力达于四梢。劲力前伸时,要“扣裆拧腰”;转换时,须“松裆塌腰”;发劲时,应“合裆撑腰”。此为历代拳家所说的“三裆劲”。

图片

六、弧形螺旋

太极拳的弧形动作,是在意识指导下的内劲作旋绕运转时的外形,“意动形随”地缠绕绞转,在大小不等的无数螺旋式的发展劲路上进退屈伸,形成了圆形动作,是太极拳练法的精华所在。上行为“旋腕转膀”,行于手指;下行为“旋踝转腿”,达于趾端。螺旋形地缠绕绞转,形成一系列延伸而又复杂的空间螺旋运动。无论内外、顺逆必依次渐变。凡攻击的动作,为动分,多用是离心力,劲由丹田运达四梢,以摧发为主,引发为辅,以根摧梢,以梢引根。凡防御化解的动作,为静合,多使向心力,将四梢之劲引归丹田,以引为主,以根带梢,逐节领动地转为蓄势待发。这种练习方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地在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骨胳、肌肉、消化等系统的锻炼。是在人们最宝贵的时间上最为经济而又有效体育运动方法。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这种练法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

太极拳的圆形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的,而是螺旋式的曲线弧形动作组成的,称“S型曲线”,它是从“曲中求直”,处处是曲线,处处又随时能转化为直线,为曲直两者的统一。运动中内劲的运作和旋转,象螺旋式的缠绕进退,好似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要不断地自转。因此,才分出一年四季的寒热温凉,不然就只有昼夜没有四季,既要分阴分阳,又要阴阳统一。不能用纯阴纯阳的二分法,如果圆形运动没有螺旋缠绕贯串其中,就等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只有公转而无自转,这种圆形运动仍然是走直线。

直线的弧形动作在推手实践中,易犯顶劲之病,很容易造成“引进落实”的状况,并且只能做到化后再打,不可能象螺旋劲那样边化边打,边打边化,即化即打。而螺旋劲的作用则能使对方的来劲,成为我方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其继续加力,则会离开着力点向前延伸,并且产生出“惯性”力,自会影响其身体的平衡稳定,而我方则不会受到影响。此时,我则“屈中求直”,避实就虚地越过对方的防线,使用恰当的手法攻击其身。

太极拳每一动作的开合虚实,起承转接,都是由一个个圆圈构成。每一个圆圈当中,都必须含有阴和阳两种力量,刚柔相济,虚实渗透,才能称为“妙手”。凡偏刚或偏柔,只是从不同的两极有所发展,不能达到亦刚亦柔之“妙手”。

图片

七、对称协调

太极拳的连贯圆活,是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全身肌肉群在意识指挥下作精确、严密、有组织、有规律的统一性运动,不使各关节拉力所产生的分力破坏平衡,而是在节节贯串中求得每一动作的合力点。这在太极拳中称作“对称协调”,或“气势团聚”。力学上说:“一但求得合力,就可以替代无数分力”。处处求得合力点即能避免“气势散漫”,从而达到对称协调的要求。太极拳的连贯圆活,必须具有对称协调的内在质量,才不至于空洞无物,徒具形式。先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求得两两对称,继而达到周身之协调,方可求得合力点。

图片

八、开合虚实,配合呼吸

太极拳的内外协调动作有“屈伸、开合”,“虚实转换”的特点,始终贯串着“运动如螺旋”这一独特的运动方法。在做这些内外协调动作时,应该使动作与呼吸自然地、有节奏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强健内脏,气与力合的作用。开和合,都是由内导外,以外引内,内外统一的。开和合都必须先有内动而后外形随着表现出来,内脏器官与机能的锻炼,为历代拳家所特别重视,太极拳家认为:如果只有外形的开合,没有内动的开合,不论练拳或推手,都会降低它的治病、保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的作用,也不称内外统一的太极拳。太极拳一直被称为“内功拳”的一种,那是因为,在意识指导下,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同时进行。所谓动作,必须包括肌肉、骨节、内脏器官以及机能的内部运动和身躯四肢的外部运动,只有“内动导外形,外形合内动”,才称得上动作的内外合一,如此方称太极拳。

开合着重在内部的变动,不重于外部形式。开为伸展、放大;合为收敛、缩小。太极拳由于动作程螺旋,劲气走S形曲线,故能开时不顶撞,合时不躲闪。练习内外统一的开合时,应揣摩“里不动,外不发”这句话的含意。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外动”。逐渐做到一动内外俱动,神形合一。开合虚实是渐变而非突变,其变换过程,与动作变换运行的起止、方向、速度等应相适应。这种动作舒缓均匀的练习方法,在治病保健上有其优越性。但在推手练习时,突然的化劲和发劲是必要的,渐变与突变是“因敌变化”的。因此,竞技性的推手方法不是一般性治病保健者所需要的,但它对强身健体有特殊的功效。

开合虚实的动作要自然地与呼吸结合起来,一开一合,即一呼一吸,一呼一吸称一息。关于虚实,不能仅仅理解为手足要分清虚实,实际上胸、腹、背部肌肉、骨节、腰胯、内脏器官和机能都应分清虚实,并且这是动作的主要部分,如果只有手足的虚实,没有胸、腹、背部、腰胯的虚实,那就是没有内动支配的外动,称不上是整体劲。如果认为单凭一呼一吸的内动,配合四肢的运动,就算作是内功拳,还不会全面,因为呼吸运动仅利用横膈膜的一上一下来带动内脏的轻微按摩运动,还不具备在意识的引导下,胸、腹、背部肌肉、骨节、内脏器官和机能作运动。只有“运劲似螺旋”,“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螺旋式划圆运动的练法,才能使内脏、肌肉、血管、经络、脊髓部得到运动。

太极拳的开合除了“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还应有“开中有开,合而再合”。“开中有开”是螺旋劲的延伸;“合而再合”是后退螺旋劲的连续。在呼吸的配合上则为呼之再呼,吸而再吸。应用在推手上,前者是不断地粘逼,后者是继续走化。都是在“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原则下,运用螺旋劲的核心作用。

练习日久可调整内部运动的“内动”,“内动”是以外引内,由内及外。逐渐地把每一个姿势结合腹式深呼吸,使腹部的膈肌升降活动和胸部的呼吸活动协调进行,胸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在弧形松沉的转动中获得更加细密的自我按摩式锻炼。凡有动作趋向,先将内脏器官作好动向安排,以带动外形得以实施。通过“内动”以达到“内气”潜转的效果,进而提升“内劲”的形成。“内劲”是能量的别称,外形上全身柔和、轻灵、圆活,体内和手臂有一种浑厚沉重的力量,而变换又极为灵活、迅速,并可随意转换和集中到某一点。这种体内能量的流动能听从意识的指挥。它的特点是:柔中寓刚,刚中有柔,非刚非柔,极富韧性,象水银那样的沉重,而流动性又特好。此为拳家所称之“内劲”。

图片

图片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