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良楨先生臨廣東英德南山暨碧落洞刻石四品

 新用户8422sPw0 2021-07-1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潘良楨先生臨

廣東英德南山暨碧落洞刻石四品

------------------------------------------------------------------

請將手機横放觀看(可點擊放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潘良桢先生跋

图片

潘良楨先生跋

----------------------------------

右橅《湞陽果業寺開東嶺洞谷銘並序》,唐元和十一年書刻於廣東英德南山定光室近處之崖壁。通高三尺四寸,廣五尺二寸,三十六行,行二十五字,“登仙至岩壁”一行二十七字,真書,而位置略見參差。金石著錄如歐、趙二公未及。而宋人王象之《輿地碑記目》載有差同之題二刻,謂一在南雄州,一在英德府,考之實英德一刻耳。陳思著《寶刻叢編》亦載之。計有功撰《唐詩紀事》卷廿四錄銘並序全文。姚鉉自《文苑英華》輯纂《唐文粹》以轉錄,而字句有出入之誤。清孫星衍、邢澍合撰《寰宇訪碑錄》未之及,趙之謙作《補錄》猶無之,及羅振玉《續寰宇訪碑錄》載之卷上。王昶《金石萃編》堪稱詳博,亦未載。陸紹聞纂《金石續編》依《金石萃編》體例載之於卷九,考據精審,略謂:湞陽即今之韶州府英德縣,並述其沿革;刻石作者元傑因從兄昭肅官湞陽並同遊果業寺,寓居精舍,乃與寺僧智捷開此洞谷;起事在元和十八年八月,竣工在十二月,而勒銘石壁,故有“時不更稔”云爾;此銘前題傑撰,而書者無徵,而攷之南山絕壁又有元傑題“飛霞嶺”三字,與眾樂亭外“傑”與“昭肅”、“智捷”等題名相與為校,則可斷此銘即傑自書未署名耳;洞谷地當鳴絃峰下,序所謂“鳴絃北趾,果業之東阜”是矣。峰之名“鳴絃”,《英德縣誌》載,傳古舜帝南巡過此,喜其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泉流錚淙,百鳥啼鳴,彩蝶紛飛,而休憩北咀,命隨行樂官奏《望鵝曲》,歌《薰風詞》九遍,民因命之也。視序與銘所述與此地傳說,蓋為道家神仙事也,釋子與其事,則道、佛未必盡如水火耶。

英德為嶺南歷史文化名城,三處摩崖刻石尤為聞名,即南山、碧落洞、觀音岩摩崖刻石群也。南山為數最多,自唐以還達一百一十餘品,或謂原有百四十品,今存百餘。二〇一四年當地編印出版《英德摩崖石刻》一書,鮮為人知之。廣東古刻石書法影響擴展,今年嶺南美術出版社影印《嶺南石刻精品墨本》系列,埋玉重光,得一睹真面目焉,此刻即其一也。自印本後附刊諸局部圖,南山摩崖尚多好書佳刻,不啻又開一刻石書法之寶藏也。

前所《龍龕道場銘》,或稱之以唐之六朝南碑,以《谷朗》、“二爨”方之,實則非如上三南碑可範圍矣。而此刻字勢則近“二爨”,“二爨”原有區別,此則似兼得其趣,而又有自家作法,放達過之,或以摩崖書刻之放膽揮灑甚於碑版書丹歟?蓋漢三頌之別於漢碑亦以此乎!

庚子中秋佳節,更值“十一”國慶,惜猶以疫情未除而宅家耳  良楨 
 
南山摩崖題署,未留名耳。

英德南山摩崖, 宋旅行家張俞題刻。史載稱其六召不應,喜弈棋,樂山水,遇有興雖數千里輒盡室往。遂浮湘、沅,觀浙江,升羅浮,入九嶷,買石載鶴以歸。此刻古意似出唐人以上哉。

英德碧落洞摩崖,張景賢留題。

庚子中秋夜再選臨《湞陽果業寺開東嶺洞谷銘並序》印本後附圖於卷後  楨

图片

潘良楨



潘良楨先生,别號函三樓主,中國滄浪書社社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虹口區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1947年生,上海市人。復旦大學哲學係畢業,先後執教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六歲學書,初規模唐宋名家,後學馮摹蘭亭。弱冠得識來楚生先生,乃上溯秦漢。負笈復旦而入王蘧常先生門下,獲識書道沉着痛快之理,遂搜羅古金石題刻、簡牘殘纸與法帖墨蹟,取其心儀之佳者力學不輟。數十年上下求索,硏求筆法,探其流變,其書以循寐叟、明两二翁相承之學脉,重新檢視新舊材料,再探如何鎔碑帖於一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