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产人清醒点,非把企业当成“家”,那是“过家家”玩多了。

 昵称60297075 2021-07-15

今天想聊一下一个过气的热点话题,就是头部房企龙湖地产吴亚军董事长在公司社群怼员工“幸福感言”的事情。


这个事情热度早已过去,那就算炒个冷饭吧。

事情经过不复杂,就是龙湖郑州公司一位员工,在公司工作社群圈中晒了一下公司各种充满“仪式感”的片段。

称自己入职龙湖两个月,幸福感满满,让她感受到了大家庭式温暖。顺道,她也表达了一下希望自己“工作中越走越高越走越远永远是龙湖人”的愿景。

以我一贯的尖酸刻薄,对这种“中央戏精学院”汇报演出式的表演历来不屑。

因为就算这位员工被“情人节巧克力、分组时的蛋糕、甜甜的奶茶”三温暖真实地感动到了,我也觉得不适合在这种工作场景来表达。

道理很简单,没有一个企业,会得到员工百分百的认同。这种秀,更适合在朋友圈嘚瑟一下,而非工作圈。

结果,这个情真意切的表达,却得到龙湖吴董事长的硬核回应:“……龙湖的文化反对把公司变成家!

因为家不论是非,没有对错,没有优劣!只讲包容、只讲温情!如果员工怀着这样的印象或期待,定是公司出了问题!

温柔乡是英雄冢!如果给了大家“家”的感觉,一定要令管理层警惕!

这个回应,不但给这位憧憬温暖大家庭的员工兜头一盆冷水,也溅了下面点赞23人一身。

“热脸贴到冷屁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意犹未尽的吴董事长还补充道:“有员工前两天见我打赏了珑珠,叫我'吴妈妈’,对不起,敬谢不敏!在龙湖你可以叫我'老吴’,也可叫'吴老师’(其实我老师都不想当,因为谁都讨厌别人好为人师!),其他'姐’、'妈’之类沾亲带故的名字就不用叫了!”

“龙湖的文化是简单直接,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粘连’和'甜蜜’了?”

看这情形,吴董事长听到员工叫她“吴妈妈”时的那份惊诧与错愕,不亚于赵老太爷家那位吴妈,听到阿Q向她告白时的感受。

这件事情惹起热议,是有一部分意见认为,吴董事长的回应太不近人情。同时也感慨,作为一名员工,真的能把企业当“家”吗?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好多年前在一个机场候机时,看到机场书店惯有的励志、成功学书丛中,有一本书《以公司为家》。

书中表述道,公司与员工是密不可分的,公司就是员工的“家”。公司的成长需要员工的推动,员工的成长同样需要公司的成就。吧啦吧啦地,就这个意思吧。

书后的结论是:每位员工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我们的能力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我们的知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有表演的空间。

这个内容不能说是错,但我觉得,这些认知和观点,就是一个人本应该具备的职业观,本应在职场上体现的正常操守。

因此把公司上升到“家”的高度,似无必要。所以,如果你问我是否应该把企业当成“家”,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职场中人,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整个职业生涯是由一个个驿站组成的。职场尚有终点,更别说驿站了。

你在某个驿站获得了片刻宁静,改变不了人在归途而非归宿的本质。非要在企业找到“家”的感觉,那是“过家家”玩多了。

相对于“家”这样极具感情色彩的表述,我更愿意用“归属感”来形容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消耗在工作中的。

有些企业,因为所在行业的特殊性——比如我所从事的建筑工程领域——你在企业里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可能超过待在家里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一个员工如果找到有归属感的企业,那对于员工,甚至对于企业,都是幸事。

那种机缘际会之下,能够职场顺遂不需辗转流离,做到择良枝从一而栖的,不管最终是找到归属感,还是习惯了,我都表示十分艳羡。

那企业所有者,或者说企业老板,需要提倡或者说营造“家文化”吗?

没做过老板,回答这个问题就有点儿勉强,我只能在我接触到的范围内说说自己的看法。

“家文化”这东西,在创业初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聚拢人员、保持团队稳定的手段。

创业初期,当创业者连“画饼”都无效的情况下,营造一下“家文化”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文化”里,总会有些非理性的情愫掺杂其中,创业者有闪转腾挪的空间施展,让初创团队人员能够甘居窘迫的创业环境,保持定力。

创业者在“家文化”的模式下,有许多手段、方法去体现所谓温情、人文关怀的一面。

有时可能就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个短信甚至一顿大酒,都可以让沟通的效率、效果升华。

我们回看那些现在所谓“独角兽”、“头部企业”,在初创阶段,团队人员并非个个都是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认准了行业,看到行业起飞的风口就在不远处,所以坚持了下来。

他们中许多人,就是在“家文化”的感召之下,熬得住,待的稳。最终熬过了艰难时刻,换来稳稳的幸福。

但如果企业发展走上正途,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这个“家文化”招募人员的方式,就会暴露出其不足之处。

上面说到的那些“家文化”外衣之下的法外之法,一个很大的局限在于不易被他人替代。

由他人代行,就很难做到“拷贝不走样”。而这时再要求创业者跟初创时一样去如法炮制,可能作性实在太低了。

“家文化”模式个性化很强,不易复制,也很难延续。

即便是德云社、赵家班这类以师承传袭为特色的文娱行业,都很难驾驭的住。更不消说移植到从业者甚众,动辄百亿、千亿产业规模的房地产行业。

所以吴董事长明确说“龙湖的文化反对把公司变成'家’”,从公司的现代管理角度上来说是正确的。

一个企业家,不会真把企业做成“家”。

那种企业已经做大却依然保持家长制作风、试图用“大家庭”方式管理企业的创业者,自受其累不说,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这不是合格的企业家,只是企业主。

说到“家文化”,突然想到一个企业类型:家族企业。

首先要说明,“家族企业”当然不是一个贬义词,世界500强里那么多伟大的企业,现在依然是家族企业性质。

事实已经证明,家族企业与现代化管理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我这里要说的“家族企业”,或许用“家庭式企业”指代更准确。

就是那种核心成员基本上都是以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成员,个别的“外人”,也是供职二十年以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

这样的“家庭式企业”,甚至可以“边吃晚饭边开董事会”。

看看我供职过的公司,就有类似的情况。记得当时面试时,老板曾经问过我:你对家族企业怎么看?

因为有熟人介绍在先,我给的回答还是比较理性的:只要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家族的人进入管理层是好事,有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

这不是客套,是我的真实想法,“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嘛。只要注重能力与岗位相匹配,不是任人唯亲,家族的人进入公司管理层未尝不可。

而且我要说句公道话,在企业面临一些困境之时,家族内的人表现出的抗压和忠诚度,是普遍好于所谓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的。

当然,上述情况是家族企业积极的一面。

硬币的另一面,消极的影响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那种“伙计惯坏老板,老板惯坏伙计”最终出现“巨婴双胞胎”的情况。

伙计对老板言听计从,模糊了职业底线。其表现,用愚忠来形容都不到位,说是“家奴”都不为过。

同样,老板在处理“自家人”出现工作失误时,也没了原则,“来来来罚酒三杯”了事,对公司的制度建设破坏性极大。

这样的企业,在人才遴选、制度建设、权责划分、机会公平等等方面都难言规范。说是要打造“百年老店”,结果大多被市场一锅端。

不少这类“家庭式企业”,就是在一、二线这样人才高度聚集的城市经营拓展。

可偏偏就放弃吸纳人才的高地,钻进了家族内部挖潜直至赶鸭子上架的牛角尖,说来未免有点儿遗憾。

或许,家族内部千丝万缕的羁绊,太多的理由不足为外人道,“弱水三千偏取一瓢饮”,自有他的理由吧。

这里劝言一句初入职场的同道尽量去找规范的平台,远离那些家族气息浓郁的企业。

写到这里,突然有些沮丧,难道非家族企业就一好百好了吗?恐怕也不尽然吧,家族企业沾亲带故的窠臼,在非家族企业会穿着裙带关系的马甲出现。

文章开头提到,吴亚军董事长说“龙湖的文化就是简单直接”,真让人向往,我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