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痰止嗽汤

 昵称G3qL5 2021-07-15

组成:法半夏12克,橘红12克,茯苓15克,枳壳15克,桔梗9克,浙贝15克,竹茹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功能:化痰降气、清肺止嗽。

  主治:内伤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兼有郁热,或痰热郁肺者。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黄或白,或痰黏而少,咳吐不利,胸闷,气短,舌红,苔厚,脉滑。

  服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慢煎,头煎30分钟,二煎40分钟,2次煎液混匀,分3份,早中晚各服1份,饭后半小时服用。

  方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咳嗽治疗当从肺、脾着手,内伤咳嗽尤是如此。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湿生痰,上储于肺,痰阻气机,肺失宣肃,气逆而咳。方中法半夏、橘红苦温燥湿,化痰止嗽,用为君药。痰嗽日久,气郁化火,痰热蕴肺,咳痰黄多,痰火煎熬,痰黏不利,故臣以茯苓健脾渗湿、竹茹化痰清肺、浙贝润燥化痰。内伤咳嗽,痰阻肺气,胸闷气短。《活法机要》云:“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枳壳、桔梗,一升一降,理气宽胸,且重用枳壳,配合君药,以降气化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生姜辛温,与半夏相伍,和中化湿,除痰降逆,此三者为佐药。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与茯苓同用,又杜生痰之源,为佐使之用。诸药同用,脾湿祛,肺气调,痰热清,咳嗽愈。

  加减:痰湿较重,胸闷脘痞,苔白厚者,法半夏、橘红加至15克,茯苓加至20克,再加石菖蒲15克、砂仁9克理气醒脾、燥湿化痰。受凉易咳,舌苔薄白满布,或舌两边有黏沫苔者,加羌活9克、防风9克、淡豆豉9克祛风散寒、升阳化湿。痰热郁肺,舌红,苔黄腻者,竹茹加至20克,再加枇杷叶15克、胆南星9克、连翘20克、酒大黄6克清泄肺热、化痰止嗽。顽痰胶结,咳吐不利者,加海浮石9克、青礞石12克清肺化痰。胸闷气短,下肢浮肿者,加葶苈子15克、桑白皮9克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久病入络,胸闷气喘,唇甲发绀者,加蜜麻黄6克、水蛭3克活血通络、止咳平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