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雪泥鸿爪”臆解

 丘山居士馆 2021-07-16

肖旭/文

    成语“雪泥鸿爪”,常用来比喻往事所留的痕迹,象征虚飘不定的人生。它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我们乍看此诗,并找不到美丽的言词,不过平淡的几句。但如果我们可以真正了解到当时的背景,就能感悟到其中的深刻哲理,这份深刻或许就是这首诗的真正引人之处吧。

这个典故就是苏轼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年轻时所作。诗中所说的“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苏辙曾作过一首《渑池怀旧》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轼写此首诗是为了和他,因此题了如此的诗名。苏轼和苏辙曾一起去过渑池,并在那里的寺院住过,寺里的一个名叫奉闲的和尚殷勤地招待了他们,临走前,他们在寺内的壁上题了诗。而后来当苏轼再次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时,奉闲却已经过世了,连壁上的诗也早已不在了。于是苏轼感叹:“人的一生,飘乎不定,来到这里,又到那里,只是偶然的留下一些痕迹,就好比鸿雁飞来,偶然在雪地里停了一下,留下一个指爪印,然后又飞走了。”

    纵观苏轼的一生,真可谓是坎坷与曲折。虽然在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考取到了功名,可在他后来的仕途上,却更多的不能溶于现实。一生之中,几经升迁与贬谪,辗转于做官与流浪之中。但幸运的是,苏轼有着天生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并不因为这些而消极悲观,而是在逆境中豪放旷达,平静地对待一切。也许正是由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能够如此深刻地感悟人生,从而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哲理佳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了解了这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禁产生共鸣,其实在人生中所遇的很多事情,都带有一种偶然性。想想我们曾经偶然的到了那个小学,又偶然的去了那个初中,接着就又离开了,飞向高中,走进大学。昔日的课堂,曾经的同窗,一起的欢笑,一起的拼搏,如今也已只剩下了记忆。就拿我自己来说,大学毕业后到了大庆油田,后来又去了吉林油田,在后来又调到了华北油田,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但又离开了许多老朋友,如今这成为了我生命中的“鸿爪”。

    在诗的最后一句,又能看到诗人的积极乐观:面对亲人的离别,苏轼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崎岖山路上的艰辛已经成为记忆,眼前兄弟分别的伤感也会很快平息,不过成为“鸿爪”而已。看看生命,或许就是一个必然与偶然的结合,生命的过程是必然的,但连接这个过程的各个点,却充满着偶然性。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无数的人,无数的事,开心的,不开心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恩恩怨怨,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鸿雁飞翔中留下的小小的“鸿爪”而已。或多或少的得失,我们又何必去过份的在意。只要我们心怀自己的理想,向着它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前进,坦然地面对一切,积极地看待人生,我相信我们定能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绚烂人生。事实正是如此,如今我已是耄耋老人,但快乐舒心,身体没有什么大的疾病,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心情舒畅,平平淡淡看人生,山高水长,享受着人生风光的怡然极致。要想活长久,精神先富有,富有是快乐,快乐助长寿。如果我是顽石,春秋七十年可磨一剑。如果我是宝剑,春秋七十年穿过了九重天!前提是:自己要有“卧薪尝胆”的毅力,“围魏救赵”的心智,“负荆请罪”的胸襟,“一鸣惊人”的锐气!还有更重要的:“不服老”的勇气。那么,为百岁的到来,续写春秋八十岁、春秋九十岁……我要再活三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