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诗: 序者射也.夏代曰校,殷时曰序,周朝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所以,明人伦也.上明人伦, 小民下亲.有王者起,必来取法,为王者师.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 子力行之,亦新子国.有情有义,伦常不废. 使毕战问,井田之地.孟子答曰:子君将行, 仁政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 污吏也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 可坐而定.滕壤褊小,将有君子,将有野人. 无君子则,莫治野人;无野人则,莫养君子. 请将郊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也. 卿以下者,必有圭田,田五十亩;余夫也者, 二十五亩.无论死徙,无出其乡,乡田同井,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百姓亲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中为公田.而八家皆, 有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后,敢治私事, 以别野人.此其大略;若夫润泽,在君与子. 【原文】 “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人民。'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教射箭的意思。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学’这个名称,三代都这么叫。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明白人的伦常。诸侯、卿、大夫、士都明白了人的伦常,小老百姓自然会一团和气亲密无间了。这时如有圣王兴起,也一定会来学习效法,这等于做了圣王的老师。《诗经》说:'岐周虽然是古国,国运却焕然一新。’这是赞美文王的诗。你努力实行吧,也来让你的国家气象一新!” 【原文】 我请求:郊野用九分抽一的助法,都城用十分抽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吏一定有圭田,每家五十亩;如有剩余的劳动力,每人再给二十五亩。无论埋葬或搬家,都不离开本乡本土。一井田中的各家,平日出出进进,互相友爱;防御盗贼,互相帮助;罹患疾病,互相照顾。如此一来,百姓便亲爱和睦了。每一里见方划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划为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田,八家都各有私田百亩。这八家共同耕种公田,先把公田料理完毕,才敢去干私田的农活,这是区别官员和农夫的办法。这不过是一个大略,至于如何去充实完善细节,那就在于你的国君和你本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