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谈“全面发展的人”之二

 三驾马车1966 2021-07-19

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全面发展的人”之二

刘向军

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最基本的特征是自主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切努力最终都在促成这一点的实现。如果说健康生活是一个人自主发展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学会学习就是一个人拓展自己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学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学习本身成了一门科学即学习学。学习在很多时候不再是一种无师自通的能力,而成了一种需要专门教授的学问这就是所谓的学会学习对于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宏伟目标来说尤其如此

学会学习的第一个要点是乐学善学

乐学善学,看似稀松平常的四个字,却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中难以实现的“伟大”目标,或者说难以解决的巨大难题。普遍的情形是学生们不是乐学,而是厌学不是善学,而是不会学。学生们在厌学的态度下,不会学习的方式去努力学习这是我们当代教学的巨大灾难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乐学善学的方面但当学生进入校园之后关进课堂以后所谓的乐学善学普遍就神奇而迅速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让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知识的魅力不吸引学生们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面对着学习束手无策呢?是教材知识本身的原因吗?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原因吗?是考试评价单一尺度的原因吗?是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脱离的原因吗?是学无可用学无所用的原因吗?是所有这些原因的种种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乐学还是善学”,一定有学生自主的影子。一定学生自主的精髓。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逐渐异化,失去了自我学习就只能以反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就只能以痛苦拒绝排斥的方式进行

只是为了取得下一次周测的好成绩而学习算不上乐学和善学只是为了避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呵斥学习算不上乐学和只是为了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学习也算不上乐学和善学。真正的乐学善学一定是学生自己带着满腔的热情全部的智慧不尽的兴趣走进知识拥抱知识融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师要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或者点火者的作用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从而让学习的所谓痛苦变成一种真正的快乐。因为中间有真正的自主思考而这正是善学的最核心的标志也是学习快乐的几乎唯一的源泉

会学习的第二个要义是勤于反思

反思同样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在后天的学校教育中这种能力普遍的被弱化而非强化。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给学生留下反思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甚至没有给学生留下反思的权利

勤于反思首先指向于学生自我。学生要勤于这样自问我所学习的内容是正确的吗?我所接受的真理是真的吗?老师教授的学习方式是科学的吗?老师所讲的道理是唯一的吗?我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是科学的吗?我的学习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如何发扬优点?我如何纠正缺点呢?我如何有效地提升自我

勤于反思必然同时指向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对教材的反思对知识的反思对教师的反思对同伴的反思对学校环境的反思对教育管理的反思等等。因为对于一个勤于反思的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依托于环境自我反思的内容就必然地包含着对学习环境的全方位的反思

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自我发展的人要培养勤于反思的人就必须在我们的学校课堂和教师的心中真正植入民主平等科学的理念——这些在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教师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但他不能是知识和真理的主宰者否则既不利于知识和真理的传播更不利于知识和真理的创造

学会学习的第三个要义是信息意识。

从许多年前无书可读的时代到今天书籍泛滥无人愿读的时代,再到此刻人人被多媒体的海量信息淹没的时代有用的知识无用的知识,真的知识、假的知识正面的知识负面的知识精品的知识垃圾的知识原创的知识复制的知识……重重地包裹着每一个人而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不是营养,而是毒药。

与人性的弱点相匹配,海量信息中的垃圾信息和负面信息极容易诱惑人性中懒惰邪恶的一面疯狂滋长。误入信息歧途中孩子,越是乐学善学越是勤于反思就越是可怕——他可能在邪恶的方向上发展成为一个天才

学校教育要指导学生驾驭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做信息的主人而非奴隶学会做信息的利用者创造者而非拙劣的复制者机械的用者照搬者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这三者可以看作学会学习的三个支柱而本质上都建立在学习的目的目标动机这个基础之上。当这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得到个性化的确立和认同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学习的主人,都会成为学习的高手,都会越学越会学。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理想目标并不是要培养每个学生成为全才式的人物因此所谓的学会学习一定会有主次轻重先后多少的区分与取舍只有这样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才能实现并且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在充实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已经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巨大享受

2021.7.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