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见青黄 2021-07-20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世间万物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因此,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那是谁创作的博大精深的《易经》呢?

《易经》的创作可追溯到伏羲氏推演的八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到了商末,据司马迁《史记》所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他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至此,《易经》才真正系统化。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发现其为'圣人之作',有'古之遗言'、'得易以群毕',于是他便为易作传,即著成《易传》又称《十翼》。这才使易学真正成为经典中最权为经典的著作。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由此可见,《易经》能够流传至今,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易经》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若我们要知道《易经》的精髓是什么,则要从周文王的家训中寻找。

周文王一生深研《易经》,以他对《易经》的理解与把握,是超乎寻常的。

在他在位的第50 年的时候,感觉来日不多,于是临终前,将姬发叫到跟前,对他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后来被记载为《保训》,此段训诫,堪称《易经》核心。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据说当年《保训》书简出土时,专家们专门进行过研究,但是专家都没有真正地琢磨透。

可是,其中有一个字在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便是《易经》的精髓和核心,那就是'中'。

  • 何为'中'?

北京的故宫中和殿就有一块十分显眼的匾额,上书'允执厥中'四字,说的是,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先贤的理想境界,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中'所包含的意义。

  • 在《易经》中,'中'其实代表着一种最佳的状态,这个状态可以理解为道家的'道'之本源,一切事物都是来自于此,一旦脱离了这个状态,那么必将走向衰落。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周文王的《保训》,其实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偏离'中'的状态,才能让江山一直传承下去。

  •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中'就要让我们做到适可而止、把握尺度、不可越界,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易经》值得每个人读一读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而中国智慧的源头则是《易经》。

我国后世众多名人如孔子、鬼谷子、诸葛亮、王阳明等都深受其影响,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有过不同的功绩,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25岁之前熟读《易经》。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孔子曾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鬼谷子'这三个字就是卦象,对应的是《易经》的坎卦,鬼谷子智慧就是坎卦智慧。

马云:得益于自己比别人读得早。

易经讲的就是天地之间的法则,是一门穷究天人之际遇的学问。易经传承几千年,有很多的易学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从来也没有人能全学完的,全部解开易经,但是有些学习易经的人却更容易成功。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人生在世,真的应该花时间去看看《易经》感受里面的智慧,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如今,不管是商人还是从政者,不管是学者还是为人父母,面对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是都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周文王临终前留下告诫,寥寥300字,是《易经》的精髓却少有人懂

人的命运能改变吗?《周易》正是要教我们怎么改命!

《图解易经》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将大家看不懂的文言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样即使是看不懂文言文,也很容易就能读懂。

最关键的是,它用图解的方式,放64卦每一卦背后蕴含的智慧讲解给你。

更关键的是,易经的智慧可以轻松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职场中,生意场上,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体会到古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