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五)

 周氏纵横 2021-07-23

政治队长(五)

一转眼,已经到了19704月中旬。正是春耕时节,生产队全体社员起早贪黑忙着种田。

种地时最累的活就是刨楂子和扬粪。刨楂子就是用镐头,把去年留在土里的玉米根和高粱根刨掉,生产队不分男女社员全在一起刨揸子!

生产队的“打头的”在农田地里,给每个社员分农活时,是从一块地头的一头开始数垄;当数到当天参加劳动社员人数的二分之一时,这一条垄就是”打头的“要干的垄。

然后,全体社员分两边排在打头的两侧,在在地里一字排开,就开始刨楂子了。

一开始,生产队打头的抡起搞头,向下刨去,高举过头顶抡圆了,一个揸子刨一镐,一下接着一下,连续不断地一步一个揸子刨了过去。

紧挨着的两名社员跟在“打头的”两侧,也是一步一镐的紧跟在“打头的”身旁;然后是两侧的下一对社员,也抡起了手中的搞头;直到全体社员都像天空飞过的大雁,形成以“打头的”为先锋的人字形刨揸子的队伍。

当全体社员都加人刨揸子的行列后,田野里一时间就只见满天的镐头,此起彼伏上下翻飞!

刨揸子带起来的尘土,很快就把干活的社员都笼罩了起来;远远望去,漫天扬起的滚滚尘土中,男女社员就像一群冲锋陷阵的战士,拼命向前冲杀在疆场上!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奇怪;每个刨楂子的人,就像是打了兴奋剂,都是越刨越快;没有一个人甘心落后。刨了一会儿,每个人都开始浑身大汗,气喘嘘嘘;但是,镐头举起来的频率并不见放慢。

每一个社员和知青,一旦刨到了地头,立刻就都瘫软在地上;趴在地上半天也起不来。还没等缓缓过劲来,打头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镐头大战。一天下来,大家连上炕的劲都没有了。

给农田扬粪更累,每人八根垄。向前看去,这八根垄上,顺着垄的方向,堆着一堆接一堆的农家粪肥!每人一趟并排八根垄;你要用铁锹把粪堆扬开,均匀地撒在你分的这八根垄上。扬完一堆,再扬下一堆,直到扬到最前面的地头。这个活,生产队全是男劳力去干,妇女劳动力就去干比较轻的活了。

扬起粪来,几乎和刨楂子一样,也是越扬越快。好在粪堆间距很大,一般扬五到十堆就干完,一到地头大家就都休息一会。

接着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铁锹大战。场面虽然不如刨楂子壮观,但干完一整天,回青年点时连筷子都拿不动了。

生产队有几头草驴,平时散养着。其中有一头不到两岁的小叫驴,有一只蹄子畸形,不能干活,还光吃草料;于是队里就决定把它卖给社员,杀掉吃驴肉。

由于驴太小,社员们都怕杀赔了,没有人敢买这头驴。

于是我们青年点牵头,联络了几个社员合伙把这头小叫驴买了下来。生产队队委会按当时的价格,作价120元人民币,卖给了我们。

剩下没有入伙的社员,包括政治队长刘士忱等绝大多数人,都准备看我们的热闹。认为我们杀完后,折合的驴肉价钱一定远远地超过市场的驴肉价格。

第二天,我们请人把这只小叫驴杀掉了。

这只小叫驴看起来不是肥大,但身上的肉却很瓷实,骨头也很细,而且肉很多,几乎全是鲜嫩的驴肉!

小驴杀完清理好后,不算头蹄下水和骨头,光驴肉就出190多斤。合0.63元一斤驴肉,远远低于当时市场每斤驴肉1.5元的价钱。我们卖掉100斤驴肉,交了120元的驴钱,把剩下的30元和90斤驴肉,青年点和入伙的社员,三一、三十一的分了。

最后结果,我们知青和合伙买驴的几个社员等于一共白吃90斤驴肉;还分了点小钱,我们捡了一个大便宜!

生产队政治队长刘士忱心里很愤慨,早知道这么便宜自己也入一股多好呀!于是刘士忱也找了十几个社员,也要合伙买一个驴杀掉。但是,生产队已经没有废弃的草驴可杀了。

刘士忱就自作主张,也按120元的价格,把队里的一头怀胎的母驴杀掉。当杀死怀胎母驴后,子宫里一头三个月大的小驴驹出现在大家面前。小队长刘文彩看到后,跺着脚说到:“白瞎了!白瞎了!太可惜了!…….!”

这第二次杀的驴出驴肉109斤,合价格1.1元钱一斤。还是低于市场1.5元的驴肉价格。

一看便宜可赚,生产队里剩下没有吃到驴肉的十几户社员不干了,这么便宜我们也想杀一头驴。

于是他们就找到刘士忱,强烈要求也要买一头驴杀!

小队政治队长刘俊忱一看有他们第二伙人杀的,就得有最后这第三伙人杀的。于是便又自作主张,带着这第三伙社员来到队部,让他们挑了一个最大的母驴。这头驴当时正在拉磨,是一头肚子很大怀胎待产的母驴,外表看起啦很粗大!

这群第三拨买驴的社员,立刻把驴从磨道上卸下来,就在磨道上当场杀掉。名副其实地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没卸磨就杀驴》的丑剧。

这次杀掉的母驴,肚里怀着的小驴驹子还有20天就要出生了,小队长刘文彩知道消息后赶来,已经晚了。看着已经死掉的母驴和未出世黑黝黝的小驴驹子,眼圈红红的说道:“真是造孽呀!”(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2012912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照片是我们沈阳铁中初三四班的张滨甲同学,也是叶家村三队知青。

照片是1969年冬季在沈阳长征照相馆留影。张滨甲回城后四处打拼,先后在长春、山海关、北京等地创业,现在定居在北京。

2、照片我们是沈阳铁中初三四班的徐丽(已故)同学,也是叶家村三队知青。

照片是1968年秋季下乡插队前在沈阳照相馆留影。徐丽回城后定居在沈阳苏家屯,直到去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