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在下不敏 2021-07-25

第四十九章 德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之心得。

在分享之前,我先就本章的“圣人”、“百姓”、“天下”这些概念做一个说明。

首先古圣先贤们留下的经典其主旨是为了帮助人类拿掉困扰身心的认知障碍,让人类从烦恼罣碍中解脱出来,让人类的生活更幸福更自在,因此如何修身才是经典所要传授的主轴。正如《大学》所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确定了经典的主轴,我们就可以知道,《道德经》中诸如圣人、君王、百姓、天下等都只是借有形有相的“道之用”来比喻无形无相的道,换句话来说,圣人、君王、百姓、天下等是老子给我们指向道的手指,是要我们依指循道,而不是将手指认着道。

因此本章的“圣人”是指一个已经体悟大道的人,一个“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人。

“百姓”,从外来理解是需要救渡的众生,从内来理解是我们的心。

“天下”,从外来理解是有圣人、有百姓的世间,从内来理解是我们的人身。

好,概念说清楚了,我们进入本章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常”不变;“无常心”心不执着的意思。

“圣人无常心”是说圣人不会对外在的人、事、物有好与不好的好恶分别,心不执于相。

圣人没有贪嗔好恶的分别,不会执着于好的感受,也不会执着于不好的感受,内心不被外境所捆绑,自由自在,所以叫“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是说圣人能够以百姓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圣人能洞悉百姓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并且为之感同身受,所以叫“以百姓之心为心”。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深爱一个人时,我们的感受仿佛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我们所深爱的人身上,他(她)快乐我们也快乐,他(她)烦恼痛苦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其实这种状态与老子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状态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一旦我们的感受发生变化,爱就消失了,而圣人的爱是不执着于感受的,圣人对感受没有任何贪嗔好恶,因此圣人对百姓的爱是永不消失的。

这里为什么要将“心”理解为感受呢?因为“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感受,而对感受的好恶分别,又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等七情,而喜怒哀乐等七情又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是否幸福自在,所以感受才是我们修身的着力点,这也是儒释道均强调往内觉知的原因所在。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这里的善者、不善者不是好与坏、善与恶的意思,而是是否有为人为己好的存心,有一个为人为己好的存心,那他(她)就是一个“善者”,没有为人为己好的存心,那他(她)就是“不善者”。

也许有人会不了解,为人好是善,为己好为何也是善呢?现代社会不就因为人人都为己好而导致众多矛盾冲突吗?

其实这是因为对“好”这个字的意义缺乏了解。现代人常常以为自己的欲望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便是好,但古人却不这么以为。古人所说的为人为己好,说的不是去满足他人和自己的欲望,而是护养他人和自己生生不息的生命造化,简单的说就是养他人和自己的生才是真正的好。所以对现代人来说,吃不健康食品,熬夜,沉迷游戏,或者长期焦虑,恐惧,怨天尤人……等等就等于是在杀生,杀自己或者杀他人的生,就是不善。

因此,对于百姓的这种无明,圣人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巴不得百姓能尽早去除遮蔽和染污,恢复善的本性,也就是说圣人存的是护养“善者”、“不善者”的生,所以叫“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里的“善之”是指以慈悲之心待百姓,而不是说以具体怎样的方法来待百姓。

德善矣”,“德”通“得”,从而让“善者”、“不善者”都能不同程度的获得(恢复)善之本性。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信”将善的存心落实到生活中时时处处,就是“信”。

对于能在生活的时时处处落实善的,圣人勉励他(她),对于不能在生活的时时处处落实善的,圣人也同样勉励他(她),从而让“信者”、“不信者”都可以获得落实善心的动力。

这里为什么将圣人的“信之”理解为勉励他(她)呢?因为圣人的勉励就是善心的落实,就是“信”。

为什么圣人能做到“善之”、“信之”呢?因为: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怜悯体恤天下众生,所以以尽力帮助众生去掉内心的好恶分别,使其恢复本来的善、信为己任(“怵怵”,戒惧、警惕,引申为怜悯体恤)。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众生因为习气使然,总是被外境(耳目比喻外境)所捆绑,导致心的遮蔽和染污,而圣人却并不因此而嗔厌众生,相反圣人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们,教化他们。

以上这是从外来理解,如果我们从内来理解的话,那么本章的意思是说一个体悟大道的人,不执着于内心的感受(“无常心),什么感受来了就观照感受的实相——只是胸中起起伏伏的一团气的实相(“以百姓心为心”),气有动(“不善者”)有靜(“善者”),不对气的动静加以分别(“善之”),不对因气的动静而产生的感受加以分别(“信之”),(对感受有贪嗔分别就是“不信者”,没有贪嗔分别就是“不信者”),因此无论气的动静,无论感受的好与不好,都只是如实内观觉照(善之、信之),内心便自由自在没有捆绑(德善矣,德信矣)。圣人以戒惧、警惕之心向内观照(怵怵焉),其目的就是为了拿掉内心的贪嗔分别(浑其心),收摄向外追逐的心(注其耳目),以此返本还原,回归赤子之心。

好了,本章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