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3 为何学《黄帝内经》?

 木丹园 2021-07-26

《黄帝内经》成书至今已两千多年了,为什么两千年后的今天,还要学习《黄帝内经》呢?学习内经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八点:

(一)可以提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品位

中医基础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人们逐渐受西方教学影响,在西方思维基础上,将《黄帝内经》中的主要学术立场进行规范,梳理成为相关内容,写成中医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并没有完全涵盖《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

如“气街”理论。

气街是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人身体所有经脉在循行过程中的四个侧支旁路,故又成为四气街。

在人体受到病邪侵害时,经络的主要通道受邪气阻碍时,四气街这个侧支旁路就可以打开,起到代偿替补的功效,使人身体受到阻碍的前方相关组织继续得到相关气血的营养,为治疗赢得时间。

(二)可以校正后世医学家对相关中医理论的错误认识。

如“气虚发热”理论。

在上世纪60年代,及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两次全国大讨论,但气虚发热这个命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气虚不可能发热。

无论是《黄帝内经》的质疑,还是历代医学家的研究,或者从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都证明气虚与发热之间不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直线关系。中间一定存在一种因虚致实,因虚致郁,阴虚感邪等复杂的病理环境。

如果简单认为气虚可以导致发热,这个命题有严重缺陷。因为,从《黄帝内经》开始就认识人身体的气具有明显的温煦作用,即给人热量的功能。而气虚,气不足,无论是量的减少还是功能的减退,它给予人的热量一定减少,因此不可能直接导致发热。

只有深入学习《黄帝内经》才会发现这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伪命题。所以说,学习《黄帝内经》可以矫正后世的错误认识。

(三)通过索本求源,提升个人学术品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谈到阴阳学说,阴阳理论在医学上的重要性后,黄帝提出了如何调理人身体的阴阳呢?

黄帝问:“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七损八益是一种养生方法,掌握这种方法,就可以调理人体阴阳,防止早衰。

但七损八益这一术语,从唐初杨上善在《太素》做了解释后,一直到现今,都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什么叫七损八益。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天下至道谈》论述房中术中分别论述了七损和八益的性保健知识公之于众,到现在,人们便以为它是解释七损八益的标准。

这个解释是有严重缺陷的。用性保健知识来解释七损八益是严重不通的。

缺陷一:既不能指导耄耋老人的养生,更不能指导青少年养生。

缺陷二:《内经》全书162卷,并无专门论述“性”的内容。

缺陷三:《内经》全书凡涉及“性”时,都将其列为致病因素,若唯独此处以“性活动”解释都显得不协调。

缺陷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阴阳理论论述人的全身活动,用“性”知识解释与其内容不符。

假如用溯本求源的方法,把它放置在《河图》,《洛书》,尤其是《洛书》的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它,就文通理顺。

因为《洛书》的内容,完全体现在《灵枢·九宫八风》中,可以看到七损八益是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阴阳消长规律的科学内涵。

“七”表达的是西方,时当秋分。进入下半年,阳气渐少,阴气渐增,气候一天天变凉,日照时间一天天减短,所以七损是说这一阶段中,阳气在逐渐消损。 “七损”正好表达此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规律。

“八”表达东北方,时当立春。此时为一年的上半年,阳气渐长,八益指代立春这个节令阳气渐长。“八益”表达此时阳气渐盛,阴气渐衰的规律。

这样解释七损八益,既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相关知识,也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门论述一年四季养生的理论完全吻合。

(四)可以启迪临床中医辩证智慧。

作为一门经验特色鲜明的医学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临床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内经中许多有关病证的内容,完全是临床经验的实录,是具体病案的讨论。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以脾胃有病出现四肢萎废不用的病证为病案讨论,论述脾胃和四肢的关系,脾胃和全身的关系,脾胃和人体经脉肉皮骨的关系。

《素问·热论》讨论热病和伤寒的关系,讨论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问题,

《素问·评热病论》讨论四种疾病,阴阳焦,风厥,劳风,肾风,每一个病都是临床实录的一种实际的记录。

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可以提升临床医生在临床辩证的智慧,所提供的防治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到今天为止仍然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断拓展它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

如《素问·奇病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高粱是通假字,高通膏,粱通粮。丁是通假字,是疮疡的意思。指精微饮食,富含营养的饮食不能长期,大量进食。吃的过多,足以使人产生疔疮。足也可以解释为下肢,导致下肢皮肉感染患疮疡的病症。这和糖尿病足的发病原理完全一致。

(五)可以训练中医思维方法。

所有青年学生,接受的基本都是西方的思维模式,而通过五年的中医大学的学习,走出中医学院大门后,仍然不会应用中医的思维方法。中医思维的方法是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活动当中的核心,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的中医思维对这些影响十分深刻。中医思维也是中医学明显区别于西方医学的内在原因之一。

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涉及到众多思维方法。可简单归纳为: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

这些思维方法虽然并没有在中医学中取得独立地位,但是可以通过学习《黄帝内经》相关原文得到感悟和训练

(六)可以推动中医学术发展。

纵观中医学发展之路,处处显露着《黄帝内经》运行的轨迹。如《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又是伤寒病症六经辩证体系的奠基之作,仍然受到《黄帝内经》思想的启迪。

金元四大家的李杲重视脾胃和“甘温除热”理论,完全遵循《黄帝内经》中重土的思想。刘完素主火论完全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解释基础上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所以治病的时候主张用寒凉药。朱丹溪提出“相火论”,是在《内经》中论述相火的内容上加以发展。张从正“攻邪论”采用汗吐下三法,遵循《内经》中因势利导的思想。他们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

明清时期的温补学派,温补学派,吴鞠通提出的三焦理论,唐容川等人创立的瘀血理论,均是遵循《黄帝内经》的观点。

现今而言,陈竺运用三氧化二砷,加以改造,从三价砷,改造成五价砷以后,可以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是《黄帝内经》中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这一学术立场中得以发挥。

可以看出学习《黄帝内经》接受它的思想以后,可以不断推动中医学说的发展。

(七)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黄帝内经》要求医生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医疗实践过程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珍惜生命。

要求医生为病人诊治疾病时要全神贯注,万分谨慎。用针刺治疗疾病时,要做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是说,在持针治病时要非常小心,非常谨慎。手如握虎的虎是指古代兵符中的虎符,是黄帝调兵遣将的信物,要战战兢兢,有敬畏之心。

2、要求医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如《素问》中《疏五过论》、《惩四失论》就是对违反诊疗方法规范的实际举例。《灵枢经》所说的《官针》、《官能》等都是对诊病技术操作技术规范的一种要求。所谓官针,就是官方公布的针具的制定,每一种针具的适应症是什么都有规范标准。官能,是官方公布的哪些人的知识结构,悟性适宜掌握哪些诊疗手段。能是医生的技能。是官方公布的,就要严格遵循医疗的规范。同时也对违反诊疗原则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

3、《黄帝内经》认为医生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病疗伤,更要对人关爱。

《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不单要开方用药治疗他肉体上的病痛,还要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进行规劝。充分体现了医生不仅仅是治病疗伤,更要对其人文关爱。

4、《内经》还强调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道德水准。

《素问·方盛衰论》“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要求医生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晰,病人与你交流过程中要慎之又慎,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和他进行交流

5、要求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

《素问·方盛衰论》“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妄言妄期,此谓失道。”要求医生全面审察,审慎的分析病情,同时要求医生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一切行为必须严肃认真,不能粗糙。

《素问·至真要大论》严肃批评了不良职业作风。如“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水平很差的医生,自认为对病人的病情掌握了,他认为病人是热证,用寒凉药可以治疗,但话还没说完,病人寒性的病症特点又出现了。否定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就否定了他前面的粗糙随便的判断。

(八)可以成就时代名医。

名医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要担当病人的身家性命,要担当普通医生医治不了的疑难病症的责任,担当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创新的责任。所以名家发展了医学,医学的发展反哺成就名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