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发育不良不孕2例 黄绳武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7-27

子宫发育不良不孕2例

 例之一 

栾某某,女,24岁,初诊:1983年9月11日。

结婚近3年未孕,以往月经周期、量、色均正常,惟夏季月经常推后。近几个月来月经推后10余天,量少,色红,有小血块,无腹痛,每经前一天头面浮肿,见红后浮肿消退。素头昏,纳差,较一般人怕冷,带下正常,二便尚可。妇检:子宫核桃大小,附件:(-),末次月经8月15日。曾到处求医治疗年余无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弱。

党参12g 白术15g 当归10g 熟地20g 枸杞子15g 菟丝子15g 鹿角霜15g 龟甲20g 仙灵脾10g 川椒4.5g 香附10g 白芍12g

二诊:1983年10月6日。

服上药近20剂,一般感觉尚好,上次月经9月22日来潮,推后近一周,这次月经还未潮,现怕冷感明显减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继服上方加紫河车30g。

三诊:1983年12月12日。

末次月经10月25日,现停经48天,无不适。惟晨起稍感恶心,嗜睡。妇检:宫颈着色,子宫近鸭蛋大,质软,妊娠试验(+),诊断为早孕。停止服药。随访,1984年7月顺产一胖男婴。

按: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其受孕机理主要是:肾气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月经如期,两精相搏,方能受孕。由此可见,不孕发生机理,关键在肾虚。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造成宫寒不孕;或肾阴不足,精亏血少,不能摄精成孕。《济阴纲目·求子篇》曰:“妇人之不孕……当求源而治之,至于大要则当审男女之尺脉”,尺脉主肾,因此治不孕症都应从肾着手或兼顾到肾。观患者两尺脉弱为先天肾气不足。子宫发育不良,黄老认为亦是先天肾气不足所致。从辨证看,月经后期量少,无腹痛之苦,并非瘀血所致,乃精亏血少之象,病在肝肾。经行浮肿、纳差乃脾虚,血之化源不足。又素畏寒怕冷,下肢尤甚,可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傅青主云:“夫寒水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胞胎寒冷,又何能受孕哉。”可见病在肝肾,以肾为主,虚在精血;以阴阳论之,又以阳虚为主。拟温润添精之法,以毓麟珠加减。方中用熟地、枸杞子、菟丝子补肾养精,熟地大补精血,枸杞子甘平体柔多汁,平补精血,菟丝子辛平,润养之中兼具通调之性,阴中有阳,守而能走,既补肾阳又益肾精,枸杞子、菟丝子二药同用具有温润添精之功;用鹿角霜、龟甲养任督,鹿角霜咸温通督脉之气舍,补督脉即补一身之阳,龟甲咸平,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补任脉,补任脉即补一身之阴,龟鹿相配,一阴一阳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正为经之所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因阳虚为主,又加仙灵脾温肾助阳。如有性欲淡漠,小腹冷痛,又非巴戟天力所能及,而应加肉桂、鹿茸等直补命门真火,但必须掌握分寸,非必要不可妄投,肉桂虽补真火,毕竟是大辛大热之品,恐有伤精耗血之弊,故在此不用,而加少许川椒温督脉,督脉起于胞中,少少与之助生少火。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然贵乎适中”,所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是也。在补肾精同时注意养肝血,以四物汤去川芎易以香附。香附亦辛窜之药,妙在香附入肝经走下焦直达胞宫,有暖胞之功,历来被列为妇科要药;又虚损之证虽宜培补,但最易壅滞,补阵中加一味香附宣畅气机,以散其壅,通其滞,促其生化,使补而能生。又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补后天以养先天,妙在补脾不用甘草,因补后天是为直达下焦补先天之肾,而甘草直达中焦。后再加紫河车,因其甘咸温无毒,禀受精血结孕之余液,得母之气血居多,故能从其类以补之,峻补营血;黄老认为人胞本人血气所生,故能以人补人,以胞补胞,用此精血所化之物,以补精血所亏之证,则精血足而诸症除。综观全方,重在养精血,温肾益气,俟阳回阴升,有如春风化雨,万物资生,即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故毓麟可期。

 例之二 

杨某某,女,26岁,初诊:1984年11月19日。

结婚4年未孕。16岁初潮,月经周期尚准,经量偏少,经行3天干净,经色黯红,每经行第1天小腹正中痛,痛时无呕吐,无大便溏泄;白带正常,平素心情烦躁、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入睡多梦、口不干、纳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末次月经11月12日;爱人检查正常;本人以往无特殊病史。妇科检查:子宫稍小于正常。曾间断服中药一年半均无明显疗效。

此肝肾不足,气血不调,兼有伏火。治宜养肝肾,调气血,兼清热泻火。

当归10g 熟地15g 白芍15g 川芎9g 菟丝子12g 枸杞子12g 山药15g 川断12g 牡丹皮10g 泽泻10g

二诊:1985年1月20日。

服上方后心中烦躁减轻,小便淡黄,大便正常,月经量稍有增多,但仍经行第一天腹痛,舌正常,苔薄白,脉细。

继服上方去泽泻加香附12g。

三诊:1985年2月15日。

末次月经2月10日来潮,已无腹痛,月经量亦增多,余症均减轻,舌正常,苔薄,脉细。

继服上方。

四诊:1985年4月24日。

末次月经3月8日来潮,现停经46天,近一周有恶心感,白带增多,色淡,质清稀,口干喜饮,舌稍红,苔薄,脉细滑。妇检:宫颈着色,子宫前位如鸭蛋大,质软,妊娠试验(+)。诊断:早孕。

按:古人云种子必先调经,将调经与种子并列。患者痛经伴不孕,痛经之因,在于冲任二脉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血滞于胞中致痛;不孕之由,亦由肾气亏虚冲任不足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若冲任不足何能有子?可见痛经不孕总源于冲任之病,而冲任由肝肾所主,肝肾之变,冲任应之,冲任损伤,亦可损及肝肾;肾主精肝藏血,肾气盛,则冲任通盛,乃有受孕之望;肝血足则气血调和,痛经何以发生?结合患者月经量少,经色黯,痛经,子宫发育欠佳,两目干涩,乃肝肾不足,气血不调之象。故从肝肾论治,补肝肾调气血。用枸杞子、菟丝子温润添精,四物汤调气血。方中当归、川芎行血气,熟地、白芍养精血;山药健脾,川断补肾强腰。妙在加牡丹皮、泽泻两味苦寒之品,痛经本应温通,使气血畅行,受孕亦应,氤氲之气,万物化育,缘何加苦寒之味?乃因患者心烦、便结、尿赤、舌红、苔黄,有热象存在,故加牡丹皮凉血,泻血分伏火;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之者,不泄之不得下也,故用泽泻利尿,使热从小便而解。此辨证用药关键在于掌握攻补分寸和温凉药物的剂量。药者原为补偏而设,不可太过,更不可顾及一点,不计其余。如一见痛经不孕,一味温通壅补,必致热势更甚;亦不能一见有热有火,就一味清热泻火,必致痛经更甚。妙在两者兼顾而恰如其分,以温通补肾为主,佐以清热泻火,既不至温通滋补致热,又不至清热太过而碍病。可见黄老用药思考精细,其化裁配伍之妙即在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