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泻严重,可能是肠胃炎,患者得留意和预防脱水问题的出现

 Akirichin 2021-07-28
肠胃炎,顾名思义是指肠胃出现了炎症反应,是一种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胃黏膜炎症,具体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肠胃炎出现时,肠道自然容易出现异常,如炎症刺激到肠胃中的痛觉神经,自然会引起腹痛出现。

而当腹痛持续,体力不支,肠胃负荷过大的时候,肠胃自然会向大脑提出“减负”的请求,即让肠胃出现呕吐的的指令。

肠道在炎症的刺激下,还会过度分泌黏液,令原本消化能力被大大减弱的它难以去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脂肪,这也是为什么腹泻经常会出现水样大便、黏液的原因。

与此同时,肠道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加速肠道蠕动,令肠道中因肠胃中不消化物质“喷射”出去,于是乎就出现了腹泻症状。

频繁的腹泻、呕吐,会令人体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使人出现口干、少尿等脱水症状。

但重点除了脱水之外,还有电解质紊乱这个常人不为所知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水做成的,而水里面还溶解了许多物质,比如钾、钠、钙等多种电解质,它们可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参与者。

在身体机能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电解质会维持则一定的水平,以维持器官的正常运行。

但是当体液大量流失的时候,其中的电解质也会随之消失,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的问题。

电解质紊乱,轻则导致心慌意乱、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器官衰竭、休克等问题。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腹泻、急性胃肠炎会夺走生命的原因,其主要在电解质紊乱的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