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虚恬静,致虚守静 ——中国画虚实与空间的探索 蒋华富

 名人百科网 2021-07-28

虚实作为绘画艺术构成中的一组相反而又相成的概念,极其普通地显现于绘画的每一个层次,乃至于一点一画之间,使得中国画在更高的艺术层面上创造出特色的写意风格,形成中国画的特殊魅力。

      “虚者空也”而“实者虚也”,画面中必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演化出笔墨之轻重,墨色之浓淡,布景之疏密,色彩之冷暖,宾主之呼应,大小之相间……产生变幻新奇、丰富多彩的画面虚实空间。

       中国画的虛实空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画作中对人对物的表现,既不受空间的局限,边不追求形似,而是通过以形写神的手法,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中国画既是抽象的艺术,又是人文的精神,既有虚实的空间,又有真善美的表达,

       在中国画中,虚不等于无,而无则一定是虚。中国画讲究留白,要气脉贯通就必须要画面上的空白形成一种互应与节奏。留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的表现方法。黄宾虹云:“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为画中之留白。

      此画描绘了崇高峻岭下的民居风光。近处屋。舍掩映在繁木杂树之下,有二三人闲居屋中,或读或茶或卧,一片悠然。由近及远勾画出起伏的山峦,远处群山影约,沉郁秀丽。山石间缀以浅赭色的秋叶及屋宇,用笔松秀,落墨有致,画面呈现丰富的墨色变化,远山以浓淡结合的水墨写出。此画构图繁缛不凌乱,虚实结合,疏密有致。山石与民居,有虚有实,以情定景,以情写景,令山水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再如方金炉在《秋风淡淡水悠悠》

      运用大面积的留白来表现河流和草丛间的水洼。画面中天、水不着墨,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留白的运用使作品更有空间感,强化了笔墨意蕴,让观者领会到境外之情,这即是画面中“虚”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学习古人笔法或者临摹范本的时候,首先是范本的图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以自己的审美取向选择了某一幅自己喜欢的画来临摹学习。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是艺术的形式美。由于初学者还停留在艺术审美认知能力的初级阶段,因而挑选学习的范本图画很重要,建议以历代名家经典作品为好。当然,不是大师名家的东西,也不能说不好,宋画中有些佚名的作品笔墨虽然没有名家精到,但图式开合或虚实大关系处理的很好,我认为可以借鉴和学习。学习中选择好范本和好作品很重要。如果要挑选好画来临,那好画的标准是什么?常有学员问你这好画到底好在哪里?一时很难对答。然而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几个重要看点。我认为好画首先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风格要显大气,第二笔墨要有韵味,第三法度要有虚实,第四构成要有空间。凡符合以上条件即皆是好画。

       我们看一幅画拿第一个标准去衡量,看它的风格是否有大气象,气象是否高华,画风是否洒脱流畅,有没有娇柔造作之处,健壮而不粗犷,细密而不纤弱,这是标准之一。第二个标准是观其的笔墨有没有精神和深度,行笔线质与形式有没有变化,墨色墨阶有没有韵味,笔笔有来历,处处有关联,密而不闷,松而不散,淡而不薄,浓而不板......笔墨变幻无法中有法,干湿浓淡中韵味无穷。这是标准之二。

       第三个标准和第四个标准是法度既严谨又能见空灵,画面空间意识和空间关系的处理别具一格,画境虚实相生。因为虚境是通过实境来实现的,没有实境,虚境就不能成立。以实境对比出来的“虚境”拓展出一片让人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包含了我们通常所称的“意境”,而中国画意境中的空间概念是指人们在脑海中对物象的空间存在形式产生间接的、概括的、并涉及个体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空间知觉以及物体印象等等......其实,中国画很多理念是难以言传的,理论家虽然做了大量的讲述,但许多习画者未必都能听的明白透彻。

       在中国画中,虚与实是相生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画面中,虚和实是相对的,无虚即无所谓实,无实也无所谓虚,只有通过对比,虚实关系才会产生。所谓实,是指画面中清楚的部分,可以是用笔之实,用墨之实,也可以是构图章法上繁密之处。虚相对实而言,可以是无笔无墨处,也可是笔墨松动清淡处,也可是构图疏朗之处。在中国画中,如果所有物象都描绘的过于细致,画面中没有虚的地方,那便太过匠气,气韵不足。如果一幅作品全是虚景没有实际的物象,那便过于虚幻,不能称之为画。

       在山水画中虽有疏体和密体之分,只不过是对虚实各有侧重。所谓“实是力,虚是气”,两者交融一体。实有虚的映衬,更显力量;虚有实的对比,更生意境。古人云:“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这便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着手落笔之前,要周密考虑疏密、虚实的对比,把握大的关系,然后可以大泼小收、笔笔生发。

       总之,我认为只有你画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理解一些画理和画法,你有一定的创作经验后,才能体会“法”和“理”之间各种无穷的奥妙。我的观点是在实践中寻求真知、印证画理。我曾听说一堂书法讲座,理论家在讲述书法时,说线条可以写出四维空间来,众人听得似懂非懂,我想“三维空间”还有些认识,而“四维空间”是个什么概念?有人说“四维空间”就是“四维时空”是抽象推理,是“时间加空间”,是“时空距离”,其实,有些抽象的概念是很难说明白的。后来在一篇《书论》中查到书法“线条在平面中显示出立体意味和在静止中显示出时间性的运动感”有这句话,又在物理学刊物中查到译句“运动的物质都有其时空和空间的形式存在”我才弄明白这点。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线条要有动感和节奏感。也许,专家绕个大圈子只为考证我们的思辨能力,大家也乐意去讨论猜想和推理。    

       我赞成理论结合实践,学习书画是需要有悟性的,中国画有许多画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有些理念需要我们反复在实践中去领悟和印证,古人的书论或画论都是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其技近乎于道,其艺通乎于神。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不懂就多问多学,而“学问”就是深层次的探索。

       我是一个有30年教龄的美术老师,我讲课只是讲述我的艺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我认为,讲理论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把听众未搞清楚的事理尽量讲得明白点,如果说让人越听越糊涂,还不如讲几个重点,完了让学员自己慢慢区领悟。只要书选好的读,画挑好的研习就行了。而学习要懂得“弃粕取精,去伪存真”我今天讲了,好画若有以上四个标准,我看也就差不离了。    

       学画不能急于求成,“去浮躁,善读书”这是我们在画论上读到的要领句,中国文人书画家崇尚虚静。而“虚静”二字在汉语词汇解释为“清虚恬静,致虚守静”的意思,而老子的虚静思想则有两层意思,一是讲人生的修炼,通过排除杂念,静心养性。二是虚怀若谷,虚心问道。老子认为虚和静都是我们心理应保持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和心境若保持在我们的绘画中,画面的“静气”就由然而生。读者能在一副好画面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因为好画中的“静气”能感染人,能引人入胜。读者和作者之间能产生共鸣,全凭画面的气韵打动人心,我以为中国画“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就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其中包含了虚静的意境。

       平时除了教书,我就是喜欢搞书画创作而非理论,但我喜欢读画论、书论,并乐意听学院派专家的各种学术讲座,不断端正自己的学术思想。我曾经在清华美院选修攻读“中国传统美术研究与审美创新研修班专业。记得以前在清美进修时,导师开课就讲“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一个人在家学习是独乐,大家一起学习是群乐!”因此,那时候最快乐的是,就是每次聆听导师的学术讲座,最幸运的事,就是可以直接向导师提问和零距离交流。虽然说艺术理论是绘画创作的“领航的灯塔”,而院派画家又是多新潮,但我不跟风,不盲从,唯喜独立思考,我在艺术创作方向定位是我的导师施云翔先生教导的的理念有三点:一取元人笔墨,二借宋人丘壑,三接唐人气象。从学术上认定这三个支撑点可以不变,而可变的是艺术形式之美。以上所谓“四个标准”和“三个支点”就是我的一点案头经验和探道感悟,以及自己坚持的艺术思想和学术理念,今将课堂讲座整理成文本,仅供同学们参考和方案指正。

作者简介:蒋华富 男,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

现为:

国家高级美术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艺术经历:

1991年毕业于:江苏盐城师范美术班

2015年至2016年拜张大千孙女张子嘉为师,潜心学习泼彩山水。

2016年被中国国画院聘为兼职画家

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

2017年师从施云翔导师,研修青绿彩墨山水

2017年3月应邀参加青州国际艺术小镇全国优秀中青年画家作品展销会。

2018年全国两会重点推荐书画家。

2018年“永远跟党走,文艺下基层,”大型书画艺术惠民工程重点推荐书画家。

2018年十家传媒专题宣传网页一等奖

2020年5月,国画作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20年6月,国画作品《峡江帆影》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20年12月28日,小六尺泼彩国画《绿水青山》由北京传世水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52.9万元的价格落锤成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