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日课018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新用户7922tYMY 2021-07-28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18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坏时,才能彰显仁义。仁义确实是值得赞赏的行为,然而当大道当行之时,社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何须提倡仁义。

一旦仁义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被标榜,就说明现实中的仁义已经缺失了。而仁义的缺失正是大道废坏所造成的。

仁义意味着文明,文明每进一步,离自然就远一步。文明办事,双拳不打笑脸人,话很感人却难有真情,做事很文明却了无结果,人如生活在无物之阵中。

智慧出,有大伪

人心本敦朴,智巧出现,各逞其智,自矜其能,才会产生诈伪。崇尚智慧的社会,也是诈伪厚黑横生之世。大伪,伪君子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即父子、兄弟、夫妇。父慈子孝,兄弟手足,父亲恩爱,都是正常的天伦之乐,六亲和睦,孝慈不显。

倘若提倡将孝慈作为一种价值加以宣扬,就说明六亲不和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昏乱而后方有忠臣。国家太平,君臣各司其职之时,何须文死谏武死战,想尽忠也没有表现的机会。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即使交友,不经患难,亦不可轻言至交。

  鱼在水中,感知不到水的存在。价值是相对的,仁义、孝慈、忠臣,虽然是值得肯定的行为,老子也没有对其否定,然而这些道德价值一旦被彰显,说明这些道德价值已经在现实中缺失了。苏辙言:

 六亲方和,孰非孝慈。国家方治,孰非忠臣。尧非不孝也,而独称舜,无瞽叟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独称龙逢、比干,无桀纣也。涸泽之鱼,相呴以沬,相濡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加入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道德经日课017丨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道德经日课016丨人生路漫漫,出发太久,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道德经日课015丨不追求完美,才是生活的真谛

道德经日课014丨学习经典,是为了传承,而不是回到过去

道德经日课013丨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日课温故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