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圃苏20 为了旅行,苏轼自己造了五处风景

 无犀之谈 2021-07-29
圃苏20 为了旅行,苏轼自己造了五处风景

熙宁九年(1076)九月,距离苏轼离开密州,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了。
从熙宁七年末到任,一晃已经近两年时间,苏轼已经逐渐适应了这座风景匮乏、食物匮乏、朋友匮乏的三匮之地。
苏轼是如何应付这三匮的呢?
他的至交或同僚大都在江南为官,于是,书信往来非常频繁。
中央用于宴会应酬的拨款越来越少,又赶上连年旱蝗之灾,州府衙门的可造之食太少,况且这胶西之地,实在没法和江南的珍馐美味相比,于是,苏轼乐得借此大行养生之道,拾野菜嚼菊花,竟然将这身体调养得有些顺畅了,头发转乌,眼疾渐去。
以上这些,我在前文中都有详细记述。
而在风景匮乏方面,苏轼做得更绝——没有风景,那我就自造风景。
从各种史料记载和苏轼自己的文章笔记中查阅,我们可以非常惊讶而又不得不心悦诚服,这苏子瞻着实是一位360度的全能之能,诗词歌赋丹青笔墨自不待言,治水治灾也是一把好手,谁成想,他竟然还是一位建筑师。
从熙宁八年的冬天超然台落成之后,苏轼对盖楼造屋这事儿愈加有了兴致,短短九个月间,他一手策划了五处亭台楼阁,依照时间顺序依次为:
超然台、雩泉亭、快哉亭、山堂、盖公堂。

超然台和雩泉亭的背景故事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快哉亭其实并非密州独有,在苏轼之后的漂泊中,在徐州、在黄州,都曾建过以“快哉”为名的亭筑,却以密州之亭为始。
关于密州快哉亭,今天无论在史料上还是实地遗址方面,都已经无从考证了,哪怕是亭主本尊,也似乎没有在这里留下什么记录的文字,苏轼所有与“快哉亭”有关的诗词,都送给了徐州和黄州。
但是,不要忘,苏轼有一位同样博学的好弟弟,而且与苏轼之间的书信非常频繁,大概已经到了有闻必录、鸡毛蒜皮也要写一写的程度。
于是,当密州的快哉亭落成之后,想来苏轼一定是在某封信中向弟弟提了一嘴,弟弟听了之后很喜欢这个名字,也为哥哥又有了一处赏弄风月的好去处而开心,便作了两首诗送给哥哥,即为《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
苏辙
其一
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追陪。
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户牖( yǒu)就是门窗,兰台是泛指书房。
这第一首的字里行间都写满了兴奋。苏辙告诉哥哥,你这座新亭的位置好啊,把门窗都给凿穿了,视野开阔,眼前这些花花草草都在为你盛开,改天我一定过去陪你登亭观景。我之前刚写的《超然台赋》已经很好了,现在我还要在书房里专门为快哉亭再写几笔。

明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苏辙写给哥哥的另一首诗作,其中更多了一些豪迈的气势与鼓舞的意涵。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