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观止》精读Vol.001:《郑伯克段于鄢》精读①

 含谦 2021-07-30

001

《郑伯克段于鄢》精读①

郑伯克段于鄢

【翻译】郑伯在鄢地战胜共叔段

【注释】(1)郑伯:就是本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春秋时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郑国国君属于伯爵,故称郑伯。(2)段:就是本文的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他的名字叫段,因为后来逃亡到共国,所以称“共叔”。(3)克:战胜。(4)于鄢:在鄢地,介宾短语后置;鄢,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

【批注】标题出自《春秋》,仅用六个字,就描述了一场春秋时期兄弟之间争夺国君君权的斗争。“克”的意思是“战胜”,往往用于你死我活的两个敌对的国家之间,而郑伯与共叔段本是亲兄弟,作者却将这两个字用于他们之间,这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在作者看来,郑伯与共叔段早已经不是兄弟,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敌了,暗含着对两人的批评。这种用特定词汇来隐含作者的褒贬和评价的表达方式,叫“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翻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夫人,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二人。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到姜氏,所以起名叫“寤生”。姜氏于是厌恶庄公,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一直不答应。

【注释】(1)初:当初;是《左传》中追叙往事常常使用的说法,表示把时间往前推;“郑伯克段于鄢”发生在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武公娶姜氏”是在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2)郑武公:郑国的第二位国君,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父亲。娶于申:从申国娶妻,介宾短语后置;申,当时的一个诸侯国。(3)武姜:“武”是丈夫的谥号,“姜”是自己的姓氏;将贵族女子丈夫的谥号加在该女子的姓氏前,这是古代称呼贵族女子常用的一种方式。(4)寤生:难产;一般解释为“逆生”,就是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5)亟:屡次。

【批注】一个“初”字就将时间倒回到过去,不得不说《左传》叙事之高明。郑庄公出生的时候因为难产,惊吓到姜氏,就导致姜氏不喜欢他,甚至极端厌恶他,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一个孩子难产往往会导致母亲丢掉生命,姜氏受到何种惊吓我们不知道,但是想来也必定九死一生,所以才会如此厌恶长子郑庄公。次子共叔段没有难产,所以博得了姜氏的喜爱,姜氏便想立共叔段为太子。姜氏多次向郑武公请求这件事情,但是郑武公不答应,这是正常的。在当时,尽管周王室已经逐渐衰微,但是宗法制还具有很高的地位,还没有像后来战国时期那样瓦解,所以宗法制中以嫡长子为继承人的规矩,郑武公显然不会因为姜氏的个人喜好而破坏。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翻译】等到郑庄公做了国君,姜氏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郑庄公说:“制邑是一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不适合分封给段),若是分封给他其它城邑,我都可以唯命是从。”姜氏于是请求分封给共叔段京邑,(庄公答应了),让共叔段住在京邑,称他为京城太叔。

【注释】(1)请制:请求分封到制邑;制,郑国的一座城邑,原是东虢国属地,东虢被郑国灭亡的时候,东虢国的国君虢叔死在那里。(2)岩邑:险要的城邑。(3)佗:同“他”,其他的。(4)唯命:“唯命是从”的省略形式。(5)京:郑国的一座城邑。(6)大叔:同“太叔”。

【批注】郑庄公当了国君后,姜氏仍旧还是不死心,她请求把共叔段分封到外面去,目的是让共叔段发展自己的实力,好日后让共叔段夺取郑庄公的国君之位。姜氏首先为共叔段请求制邑这个地方,是因为制邑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方便共叔段造反。但是聪明的郑庄公又何尝看不出来呢?他用“虢叔死焉”反驳了母亲的请求,这一招可谓高明。这让姜氏看来,郑庄公就似乎真的是爱护弟弟了,所以才不会给共叔段一个死过国君的不祥之地。不仅如此,郑庄公的高明还表现在紧接着他说的话——“佗邑唯命”,这更让姜氏感到自己这个儿子对自己的百依百顺,没有头脑。郑庄公这些话真是既说得合情合理,又消减了母亲姜氏对他的警戒心啊。《左传》短短数句语言描写,就将郑庄公的虚伪狡诈显露无遗,着实高明。

End

林含谦:通识学习爱好者、语文与思政教育研究者、心理咨询师、业余作者、新课标读书会发起人之一。闲来写点随感、评论和故事,愿陪你发现未知的美好。个人公众号:含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