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伤性脑病治法述要

 柴桂苓 2021-07-30

1通窍活血法

暴力作用于颅脑,致血脉受损,瘀血停留,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能荣于头目; 或迷闭心窍,心神飘摇不定,临床常见头痛头晕、失眠、或舌謇、语言不利,或鼻塞,或口眼歪斜、偏瘫,舌质暗红,脉弦。治以活血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麝香、琥珀、地龙、老葱、绍酒、生姜、红枣等。

陈某,女,63岁,1997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自约1. 2米高处跌下,面部着地,当即意识丧失约10分钟,醒后恶心,无呕吐,头痛、头晕、鼻塞、鼻部疼痛,即来本院就诊。经X光拍片检查,提示鼻骨骨折,头颅未见异常,予对症处理后回家。20天来头痛头晕未减,伴失眠,鼻塞、纳差,刻诊: 痛苦面容,舌质淡暗,苔白,脉弦。证属瘀阻脑络,清窍不通,治以活血祛瘀,通窍,方拟通窍活血汤加减。处方: 桃仁、当归、川芎、地龙、红花各10g,麝香0.5g(冲),琥珀3g(冲),红枣4枚,3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患者头痛头晕已见减轻,能入睡,鼻塞及鼻痛减轻。3剂服完后头痛头晕已减大半,随后原方化裁再服10剂,患者头痛头晕消失,鼻道通畅,鼻痛基本消失,睡眠正常,病情好转出院。 

2熄风通络法

颅脑外伤,瘀血停留于脑窍或肝经,经脉失养,引动肝风; 或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之气不连接,临床常见伤后神昏不醒,或谵狂、烦躁、抽搐、角弓反张; 或伤后头痛头晕,时有神昏与抽搐、口吐白沫,牙关咬响,移时苏醒,舌边红紫,脉弦。治以平肝熄风、开窍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或定痫丸加减。药用: 龙骨、牡蛎、龟版、牛膝、白芍、玄参、天冬、代赭石、竹沥、珍珠母、菖蒲、胆南星、天麻、琥珀、全蝎、远志、郁金等。

唐某,女,26岁,1996年6月28日入院。患者7天前因车祸外伤,当时意识丧失约20分钟,醒后头痛头晕,干呕,抽搐,急诊留察予脱水,镇静、输液治疗,神经内科门诊按“外伤性癫痫”治疗,服西药罔效。刻诊: 痛苦面容、频频干呕,时有抽搐,牙关咬响,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脑电图检查示: 轻度异常伴临床发作,治以平肝熄风,通络开窍。方用定痫丸化裁: 天麻15g,远志、胆星、郁金、地龙、钩藤、栀子、黄芩、法夏各10g,菖蒲、牛膝各12g,珍珠母30g(先煎),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后干呕减轻,再进7剂干呕消失,抽搐减轻,原方去黄芩加琥珀,续服25剂抽搐基本消失,后以陈夏六君子汤调理半月出院。

3化痰降逆法

颅脑外伤之后,瘀血停留,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致水液代谢失调,滋生痰浊,蒙蔽清窍,常见于颅脑外伤急性期过后。临床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痰涎,咽中有痰,纳差,或口苦,不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以燥湿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偏痰热者用温胆汤。药用: 天麻、法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竹茹、枳实、黄芩、石菖蒲、胆南星等。

周某,女,7岁,1995年5月13日入院。患儿于6天前因车祸伤及头部,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及二便失禁,曾呕吐2次胃内容物,觉头痛头晕,送来本院急诊,经查头颅CT、B超、脑电图、胸片未见异常。诊为:①脑挫伤,②全身多处软组织伤。在留察室予输液、营养脑神经及对症处理,患儿头晕头痛未见减轻,时有呕吐、纳差,舌尖红、苔薄黄。中医科后予桃红四物汤口服,10剂后患儿头晕头痛有所减轻,但仍呕吐,纳差,儿科会诊认为有颅内高压存在,建议静滴甘露醇及能量合剂,中药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处方: 法半夏、白术、天麻、橘红、石菖蒲、茯苓各6g,黄芩、胆南星各5g,生姜3g,红枣3枚,日1剂,水煎服。3剂后患儿呕吐基本停止,仍有恶心,原方再服10剂,诸症消失出院。

4滋养肝肾法

素体肝肾不足,脑髓空虚,复遭头部外伤,瘀血停留,本虚标实; 或颅脑外伤之后,经多方治疗,瘀血已去但肝肾渐虚,精髓不充,不能上充于脑。临床常见头隐痛,或刺痛,眩晕时作,视物不清,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沉,治疗以滋养肝肾为主,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用: 枸杞、菊花、熟地、龟板、菟丝子、鹿角胶、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牛膝、郁金、百合等。

苏某,男,52岁,1996年4月24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骑自行车时被汽车撞倒,当时有短暂昏迷,无抽搐及二便失禁,觉剧烈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作CT检查示: 右侧额颖区脑挫裂伤,经脱水、营养脑神经及服中药、高压氧治疗,患者头痛有显著减轻,但隐痛时作,头晕目眩,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沉。证属肝肾亏虚、脑髓失养,治以补肝肾、益脑髓。 

处方: 杞枸、熟地、淮山药、茯苓、核桃肉、郁金各15g,菊花、丹皮、泽泻、远志各10g,山茱萸12g,龟鳖甲各30g(先煎),水煎服,日1剂。服7剂后眩晕略减,睡眠改善,口干减轻,但仍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原方加肉苁蓉15g,丹参20g。服20剂,患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基本消失,记忆力、注意力有改善,睡眠安稳,CT复查未见异常,病情好转出院。

5健脾益气升阳法

颅脑外伤后期,或由于瘀血未净,清阳不升; 或由于过服活血祛瘀之品,损伤脾气,致脾气亏虚,清阳不振,清气不升。临床表现为反复头晕、目眩,长期不愈,多在早上发作,活动则甚,伴乏力、气短、纳差、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以补脾益气,升阳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 黄芪、党参、当归、柴胡、白术、陈皮、茯苓、升麻、枸杞、淮山药、炙甘草等。

陆某,男,17岁,1991年8月13日初诊。患者于半年前被砖块击中头部,当时有意识丧 失,醒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往某部队医院急诊,经CT等检查,诊为“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治疗3个月,CT复查提示: 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吸收。但出院后仍经常出现双太阳穴隐痛,头晕目眩,晨起多发,活动后加重,发作时有恶心感,伴乏力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清阳不振,清气不升,治以补中益气、升阳。处方: 黄芪30g,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各10g,党参、枸杞各15g,炙甘草6g,首乌20g,日1剂,水煎服。共服用35剂后诸症消失,面色红润,精神体力充沛,病情好转,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此外,根据证情需要,还可用通腑泻下法,利水渗湿法,平肝潜阳法等,总之,外伤性脑病虽然证情危重,但只要辩证准确,中医亦能取得显著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