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解释:阳虚则外寒及阴虚则内热。 1 阳虚则外寒 在《调经论》是指外感寒邪早期的病机与证候。如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邪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邪独留于外,故寒慄。'此即寒邪侵袭,卫阳阻遏不能外达肌肤,寒邪独留于表所出现的恶寒之证。后世则专指阳气不足的虚寒证之血产本恶寒。 2 阴虚则内热 在《调经论》是指脾经气虚的发热,脾属阴,故称“脾虚为阴虚”。如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这也就是东垣所指的“气虚发热”,当用升阳益气的甘温之品以除大热。后世医家所指的“阴虚生内热”,系指阴虚潮热的病机及证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