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论—何为阴虚内热

 呵呵8909 2018-01-16


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四肢困倦。

人以胃气为本,粗工不解,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译文

凡病生于内的为内伤,得病与饮食过饥过饱,起居冷热失调,过于喜乐、可是心气变缓而伤阳;过于愤怒,可是肝气上逆而伤阴。

又说,阴血亏虚便产生内热,原因是疲劳过度,以致形体和胃气衰弱,食欲减退。

上焦的宗气来源于胃中的营养,胃气弱,于是上焦的宗气不足。

营气亏少不能输精于脾,津液不能下达,于是下焦的胃气不通。

胃中营气虚而生热,热气熏着胸中,不能上下流畅,所以感到内热。

因为脾胃虚了,中焦营气失运,反映清气在下,浊气在上的''五乱互做''的病理状态:

1、乱于心,表现为默默不语,低头静伏,心中烦闷;

2、乱与肺,表现为咳喘痰鸣,俯仰不舒;

3、乱与肠胃,表现为挥霍缭乱,上吐下泻;

4、乱于臂径表现为四肢逆冷;

5、乱于头,表现为头重眩仆和昏厥。

开始发病,症状多语乱语头。正常多余。多有身发高热、头痛、目玄、沉重无力、懒于行动、好睡等等。

因为脾胃被热邪所伤,元气不够运用,所以四肢极端困倦。

整个机体活动,最根本是依靠胃气的旺盛,浅识的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妄用克伐之剂重伤胃气,本来医药是治病救人的,克伐太过,反而害人。

总结

病只有要从内向外发的都是内伤引起的。

主要是饮食失调和护理及居住,而且小儿生理上阳多阴少,这样就更加造成阴血不足,导致阴阳失调形成热病

另一方面,小儿脏腑娇嫩胃气尚未健,稍有不注意就会损伤胃气这是核心,主要矛盾脾胃失和。

这时人体三焦不通出现三焦不同的临床症状,在上为热,在下为寒,寒热交错。

但是要有一个重点:

1、寒为主的病有何表现

2、以热为主的病又有何表现

3、更重要的是分清假热,真寒

4、无论以上是何证都有规律

5、根据中医医理久病必虚,所以最后都是虚证。

6、人以胃气为本不可轻易克伐法胃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