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星 | “风”吹稻花香

 昵称37581541 2021-08-03

图片


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农技员指导村民们种植杂交稻稻种。农技员中等个子,常穿着一件白衬衫,卷着裤脚,骑着一辆“二八杠”,每天早出晚归。那时,没有网络,村民们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不了解,只知道种植杂交稻稻种的收益要高于普通的杂交稻。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到了插秧时节,大人小孩齐上阵,满眼望去,水田里都是人们弯腰忙碌的身影。栽种秧苗得分两次,村民们在水田里先栽上一种秧苗,这种秧苗俗称公稻,每栽两行间隔一米多宽,以此类推。到了公稻长高长壮时,便在空的行子里栽上母稻秧苗。母稻秧苗矮,但根系发达,再加上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秧苗渐长。
  
六月的乡村最迷人的就是稻田,彼时,已是水稻抽穗扬花时节。一望无际的稻田,风一吹,就涌起绿色的波浪。人站于田间,随手握一束清风,便是一手的清香。但有一种“风”声势浩大,吹得稻花四处飞扬。
  
一天,农技员说要借助人工造风让水稻传授花粉。村民们种了一辈子庄稼,人工介入给水稻传授花粉还是头一次听说。中午是水稻扬花盛期,于是乎,稻田里便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农技员头戴草帽,卷着裤脚,脖子上挂着口哨站在田头指挥。妇女们头扎方巾,站在田埂上围观。男人们个个精神抖擞,双手紧握着又粗又长的麻绳,光脚踩在泥泞的田埂上,他们的脚就像巴根草一样深扎在泥土里。我们一帮小孩也前来看热闹。
  
男人们兵分两路,一路站在稻田的东侧,另一路站在稻田西侧。中间横着一根粗大的麻绳,约有百米长,如同一条巨蟒横亘在田头。两边的人一头抓“蛇头”,一头握“蛇尾”。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哨声直冲云霄,两边的人便拉着绳子由北向南朝前跑。瞬间,那条“巨蟒”在宽阔无边的水稻田里“呼哧呼哧”地扭动着身子。绳子所到之处,“嗖嗖”生风,稻穗与稻穗之间发出“沙沙沙”之声,花粉四处飞扬。此时,烈日下的一切都给“风”让路。男人们拉着绳子跌跌撞撞地在田埂上跑;女人们笑弯了腰;我们追着风跑,身上落满了稻花香。
  
终于拉到头,大家稍歇片刻,又继续往回拉。这块稻田拉完了,接着再拉另一块稻田。水稻扬花期短,起初关键的几天是大人们拉,后来到了收尾阶段就交给了大一点的孩子,并关照中午去拉。他们似接到一件了不起的任务,断不敢偷懒,便按时去拉绳子,生怕误了时辰,被大人责骂。
  
十月开镰,人们享受着稻谷归仓的喜悦。村民们把杂交稻稻种卖到粮站,公稻留着自家食用。脱粒过的稻谷粒粒饱满,用它煮饭满屋子生香。那应是我吃过的最香的米饭,至今难忘。
  
如今“风”吹稻花仿若陈年的旧事,那些细小清丽的花朵在逝去的时光里并没有远去,它们依旧在故乡的田野里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48627418@qq.com  yzwb250@126.com(择一即可,请勿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