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故事|“儒雅校长”杜勇林:办一所“爱读书”的学校

 创新杨小哥 2021-08-06

“您知道窑上小学怎么走吗?”

“窑上小学?您说的是那所爱读书的学校吧!”

走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蕴华街上,问起窑上小学,附近的居民都说“这是一所爱读书的学校”。苏轼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学校怎样的做法让周围的居民能有如此评价?带着“爱读书”的疑问,记者走进了窑上小学。

图片

01

读书成就师生的儒雅人生

走在窑上小学的校园里,正是放学时间,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带离学校,满脸阳光。但是在教室里还有一些孩子,家长虽然没有到校,但是他们不慌不忙,拿出一本书,安安静静地阅读。一位家长到了学校,站在窗外不忍打扰。她感慨地说,“没事,我再等等,儿子能专心致志地读书,我在窗外多站5分钟,也是值得的。”

校长杜勇林看到这一幕露出欣慰的笑容。

图片

刚接手窑上小学,杜勇林就提出“读书成就儒雅人生,读书志在圣贤”的理念。杜勇林说,读书使人能产生智慧,能让人心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培养。

理念虽好,杜勇林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爱玩是天性,如何能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呢?

杜勇林思前想后,还得从上而下地号召。自身就喜欢读书的杜勇林先号召老师们加入读书的队伍。放假期间,杜勇林就在工作群里号召老师们读书,写读书心得,他也会及时给老师们回应、评价。“读书这个事情,是需要互动的,你给他反馈,他可能会读得更起劲儿。”杜勇林说。这样的读书心得分享从杜勇林来到窑上小学,一做就是3年。

图片

在不断地阅读中,老师们感受到了读书的益处,认可了杜勇林的做法。杜勇林想要实现“读书成就儒雅人生”的理念就往前推进了一步。

“今天我们来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家有什么想法?”这是窑上小学每个班级的语文主题学习的必备内容——师生共读一本书。老师们带着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分析人物形象、书中道理。孩子们各抒己见,谈谈读书感受,有时候还会有观点碰撞、头脑风暴。读书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让孩子们的聊天内容不仅仅是游戏,契诃夫、高尔基、李白、杜甫……都是他们交流的话题。

杜勇林说,不仅是语文课需要阅读,窑上小学的阅读是开展到全科目的,涉及到数学、英语、道法自然、信息技术等各个学科课程。

图片

多年的坚持,窑上小学的“读书”取得明显的效果,老师们心静了,学生们更专注了,有事儿干了。不仅如此,杜勇林还发起了亲子阅读计划。家长们每天晚上早早关掉电视,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和孩子们共享美好的阅读时光。因为一本书,串起了学校、孩子和家长,杜勇林经常刷家长们的朋友圈,看到其乐融融的亲子共读场景,心里踏实了几分。

02

“读书学校”书从哪里来?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学校对读书这么多的要求,家长会不会承受很多的压力?窑上小学有自己的方法,在杜勇林来到窑上小学前,窑上小学就引入了新华书店。前一任校长这一的举措给办一所“爱读书”的学校做了铺垫。在校园新华书店里每个孩子都可以办一张借书卡无限次地借书。老师们开展全科阅读课程,全班要读哪一本书,就在新华书店里查找,看好库存足够,可以联系店员调书,供学生们使用。

杜勇林说,“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一个孩子一年最多借276本书,放假期间可能会借两三本,给孩子们设定一个规定时间,新华书店的书就够用了,很好地促进了师生的阅读。”

图片

巴罗说:“一个爱读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在窑上小学,每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都身处在幸福的氛围里。

杜勇林说,读书能够为终生服务,在小学培养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成就孩子们未来的人生。

03

用“祭孔”启蒙,将传统文化学习融入生活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大国,在杜勇林看来,国家能够发展到今天,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关联很大。所以,从2005年开始,杜勇林就着手在校园里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工作。他在当时的学校,带着全校的孩子们读《弟子规》;利用早读午读,把国学引入到课堂,引入到校园。

杜勇林说,教育工作者是文明火种的传递者,就应该把这个火种在学校散播下去,让孩子们从小在心灵里种下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图片

杜勇林来到窑上小学后,带着老师和学生开展“祭孔”活动,为一年级的学生举行“开笔礼”。“端正衣冠、参拜孔圣、朱砂启智、学写人字、击鼓明志、全体吟诵三字经”,每年的9月28日,盛大的“祭孔”活动开始了,老师为一年级的孩子们亲点朱砂,开启智慧,希望同学们从此“眼明心亮,智慧聪明”,成为国家栋梁。

“何为人?大家看'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才能立稳。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在“祭孔”活动上,杜勇林开笔示范,写下大大的“人”字,给孩子们讲解“人”字的内涵。

图片

生活在山西这片土地上,从尧舜禹开始就有人类活动,文明古迹更是众多。杜勇林说,传统文化就在孩子们的身边,而老师们要做的就是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学校组织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去博物馆感受山西文化的发展轨迹,参观乔家大院,看木雕、砖雕、石雕,发现古建筑的美。窑上小学还抓住传统节日,让孩子重新了解民俗,了解文化起源,追溯古代灿烂的文化。

图片

“你是哪儿人?你的家乡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你们村里的名人有哪些?你们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呢。”这是一年级孩子们的作业。杜勇林说,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刻意为之,它就藏在孩子们的身边,想要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落到实处,就要从爱家乡开始。

“今天参观了博物馆,我觉得我们生在中国真幸运。”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道。杜勇林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04

经验丰富的校长,都是被“逼”出来的

在很多人看来,杜勇林的工作干得风风火火,但是他却坦陈,“很多时候我都是硬着头皮上。”

1991年,杜勇林从师范毕业,上班的第一天就当上了校长。“说实话我有点懵,从小学到师范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杜勇林调侃道。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他说,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作为一个校长,一定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公道正派的人,给学校办事,给老师们办事。老师的绩效工资,奖金分配、职称聘用,都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产生。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杜勇林,学校的事情越放到太阳底下,校长才越能立得起来。

图片

每年开学初,窑上小学都会举行一个“1+2教师互助”仪式,将一名党员和两名群众结成互帮互助互学的互助组。党员老师每个月都要对群众老师进行听课辅导、谈心谈话。在学期末进行汇报总结。老师们积极性也提高了,也更团结融洽了。

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杜勇林说,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学校事情多且杂,经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作为一所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果敢,有担当,敢担责任。

从2018年开始,窑上小学确立了“党建凝聚人心,文化引领发展,体艺创建特色”的理念,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个好”:读好书、教好书、传好道。学生发展也要达到“六个好”:健好体、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作好文、做好人。杜勇林希望能把“读书成就儒雅人生”真正在学校落实下去。

图片

校长也是有血有肉的,在工作困顿的时候,杜勇林会将自己置身于书法的世界里,寻求静心之道,近两年他还学起了古琴。杜勇林说,想要孩子们爱读书、学校有文化底蕴,自己就先要以身作则,给大家立好榜样,自己先做一位“儒雅校长”。通过培养这些兴趣爱好,杜勇林说自己也能够滋养精神和灵魂,让他更加睿智、更加成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读书成就儒雅人生,读书志在圣贤。我觉得这个学校嘛,它就是一个有文化、生产文化和培养文化人的地方。”带着读圣贤书,培养儒雅人的理念,杜勇林和窑上小学不断前行……(文/贺苗苗 图/窑上小学)

图片

贺苗苗 | 作者

窑上小学 | 图片

滕闻轩(实习生)| 排版

中国网教育频道 | 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