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之回娘家【读书课堂】

 丁丁读书会 2021-08-07

周南 葛覃

葛之覃(tán)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jiē)。

葛之覃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chī)为綌(xì),服之无斁(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hé)澣害否?归宁父母。

覃(tán):延长。

施(yì):蔓延。

维:语助词,无实际词义。

萋萋:茂盛的样子。

刈(yì):割。

濩(huò):将葛煮后取其纤维,用来织布。

絺(chī):细腻的夏布。

綌(xì):粗糙的夏布。

斁(yì):厌弃。

言:语助词。

薄:语助词。

污:搓揉着洗。

私:内衣。

澣:洗。

害:何,哪些。

历来有《葛覃》为后妃所自作的说法,但有驳之者认为:

后妃后处深宫,安得见葛之延于谷中,以及此原野之间鸟鸣丛木景象乎?

即便后妃勤劳,哪里会亲手“是刈是濩”;

即便后妃节俭,亦不至归宁尚服澣衣呀!

如果后妃真有这回事,“亦属娇强,非情之正,岂得为一国母仪乎?”

所以,《葛覃》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关雎》咏初婚,《葛覃》赋归宁耳(回娘家探亲)。

而古时候女子出嫁有专门的“家庭教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回娘家需告诉家庭教师,还要请示公公婆婆,同时要洗干净自己的内衣和外衣。

因要归宁而澣衣,因澣衣而念絺綌(想起粗细不一的夏布),

因絺綌而想葛之初生(在山谷中蔓延,维叶萋萋,那时候还有好多黄鸟在丛木中“其鸣喈喈”,相互应答着和声鸣叫呢),

至于刈濩(到了夏天,葛覃成熟了,“维叶莫莫”,便可以收割回来用于织布。其中,“莫莫,成就者,其可采用之时。”

回忆从阳春到盛夏,那是诗人半年的辛勤劳作和收获喜悦)。

回娘家的女子这样想来,“知其成之不易,”无论是粗布还是细布,得来太不容易了,与“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心路历程一样,

所以,“服之无斁”,即“心诚爱之,虽极垢弊而不忍厌弃也。”

与《关雎》相比,《葛覃》开头不是起兴,葛覃就是诗人要描写的对象,且葛覃初生点名了季节即万物复苏的春天,除了视觉,听觉上还有叽叽喳喳的一片鸟鸣声,让人不觉想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盎然春意。

诗歌最后一段,三“言”字,两“薄”字两“害”字,何等从容不迫,“的是大家闺范贤媛口吻”。

现在回娘家都干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