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tjboyue 2021-08-07
《脉学心悟》“涩脉”质疑

金栋按:涩脉脉象由晋代王叔和《脉经》首创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宋臣林亿等《新校正》增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成为后世涩脉脉象指下诊断之标准,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精炼为“参伍不调名曰涩”,至今仍沿用。验之临床,涩脉即是房颤脉,王叔和《脉经》所首创及《新校正》《濒湖脉学》等所增补的涩脉脉象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临床之事实。然而由国医大师李士懋、田淑霄夫妇合著的《脉学心悟》,在对“涩脉”脉象的论述时却否定了王叔和等的说法,并认为“参伍不调者病”不是论述脉象的。鄙人在文中质疑并反驳了《脉学心悟》的观点。不当之处请拍砖!

李士懋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与妻子田淑霄教授合著《脉学心悟》。关于“涩脉”脉象的论述,可谓“不苟因循沿袭”“不避标新立异之讥,不惮背经杜撰之贬”(《脉学心悟·前言》),的确如此。

首先,《脉学心悟》通过与《内经》《难经》《伤寒论》有关“涩脉”之比对,认为《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之论述是“王叔和改为”,临床不可能同时出现此等脉象,即否定王叔和之说法。

其次,《脉学心悟》考证了《内经》中“参伍不调者病”不是论述脉象的,从而否定了“三五不调名曰涩”之论述。

就上述观点,不揣浅陋,辨疑如下。

无论今本《内经》,还是《难经》《伤寒论》等,虽皆有涩脉之名称,但未见有具体脉象的描述。规范并确立24种脉象指下诊断标准,首见于晋代王叔和《脉经》,至今仍沿用。而李教授夫妇却用唐代王冰的注释“往来不利而蹇涩也”,来否定晋代王叔和《脉经》对涩脉的诊断标准,说“王叔和改为”云云,显属不当。因为涩脉脉象的确立和指下诊断标准是王叔和根据自己的临症经验并结合前人的脉学著作所确立,王叔和说“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脉经序》),当是首创,这怎么能说是“改为”呢?

据《内经》《难经》等所论涩脉,有病脉与平脉之分,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涩则心痛”之涩是病脉,《难经·四难》所说“浮而短涩者肺也”之涩是平脉,而《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所论涩脉是病脉,不是平脉。《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可为后世脉象诊断之标准与法则,至今仍遵循,因《脉经》之前,无脉象之法,无脉象的指下诊断标准。这怎么能说《脉经》所论涩脉是错误的呢?故若以《脉经》之涩去律定《内》《难》及《伤寒论》之涩,有张冠李戴之嫌,显属不妥。同理,若以《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之涩(无指下诊断标准)来律定《脉经》之涩(规范并首创指下诊断标准),既无案可稽,亦非同日而语。

《脉经》关于涩脉脉象的指下诊断标准,论述的非常清楚,它本身是一种复合脉象,即“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宋臣林亿等《新校正》又增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新校正》增补“浮而短”,采纳了孙思邈《千金翼方·诊脉大意》“按之促数浮短”之说。促数浮短,四脉夹杂,当是散涩之脉,即快速房颤脉,故《新校正》又云“或曰散也”),但未见有王冰注“往来不利而蹇涩也”之“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文字化术语。涩脉有“往来不利而蹇涩也”之说法,当是晋代以后医者或王冰增补,然此说法并未被宋臣林亿等《新校正》采纳。《脉经》及《新校正》所论涩脉指下诊断标准,皆为后世所宗,如施发《察病指南》、滑寿《诊家枢要》、李时珍《濒湖脉学》、李中梓《诊家正眼》、林之翰《四诊抉微》、李延昰《脉诀汇辨》及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等。由此可见,涩脉并非如网上所说“是千年难明之脉”,亦非“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验之临床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此等脉象正是心律失常中心房纤颤所表现的脉象(房颤脉),涩、短、散、止等诸脉象可同时并现,而且迟与数、细与大(粗)、长与短等相反之脉也同时并见,李教授夫妇却说“涩脉当无迟、细、短、散、虚、止这些条件”,显然与临床及事实不符。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叔和能将涩脉脉象说得如此规范,是难得可贵的,再加上《新校正》所言甚为合理、完善。现今看来其论述基本正确。感兴趣者,可用房颤脉去验证《脉经》及《新校正》对涩脉论述的是与非,验证涩脉迟、细、短、散、止等混杂复合脉象,验证涩脉位、数、形、势的四大要素,验证涩脉是如何“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的文字化术语!从而更好的体会如“轻刀刮竹”“病蚕食叶”“三五不调”等历代脉学著作的论述。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